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05篇
  免费   4999篇
  国内免费   2776篇
电工技术   202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499篇
化学工业   14651篇
金属工艺   1228篇
机械仪表   2918篇
建筑科学   1941篇
矿业工程   1069篇
能源动力   2235篇
轻工业   13942篇
水利工程   376篇
石油天然气   19735篇
武器工业   105篇
无线电   13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1篇
冶金工业   1865篇
原子能技术   80篇
自动化技术   3211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738篇
  2022年   1639篇
  2021年   1923篇
  2020年   2032篇
  2019年   2033篇
  2018年   1674篇
  2017年   2000篇
  2016年   2174篇
  2015年   2033篇
  2014年   4469篇
  2013年   4360篇
  2012年   4506篇
  2011年   4402篇
  2010年   3171篇
  2009年   3249篇
  2008年   2634篇
  2007年   3366篇
  2006年   3627篇
  2005年   3175篇
  2004年   2807篇
  2003年   2614篇
  2002年   2405篇
  2001年   2225篇
  2000年   1676篇
  1999年   1337篇
  1998年   1117篇
  1997年   902篇
  1996年   746篇
  1995年   549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石化分公司胜利炼油厂第二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总体情况,分析总结了装置在2000-2005年期间停工闲置及开工运行过程中设备腐蚀情况和防护中所做的工作,可供相似类型、相似状态的装置借鉴。  相似文献   
102.
高酸原油脱酸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原油脱酸工艺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对高酸原油脱酸的影响,脱酸温度大于 260℃,脱酸反应较快。分析了高酸原油脱酸前后馏分酸值的变化,脱酸反应对130℃以上各馏分酸值降低都较多,180℃以上馏分脱酸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内燃机油的红外光谱信息与其高温清净性能的相关性。根据内燃机油的红外光谱信息,采用量化自组织神经网络数学模型预测内燃机油的高温清净性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内燃机油高温清净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误差都能够满足对内燃机油高温清净性能测试的要求,红外光谱分析为快速检测内燃机油的高温清净性能提供了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对几种加氢裂化、加氢异构脱蜡及溶剂精制基础油作为CF-4 5W/40柴油机油的基础油进行筛选,并讨论分析了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复合剂对低温动力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油品低温动力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及功能添加剂,其中基础油的影响最大。为调制大跨度粘度等级的CF-45W/40柴油机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历程的若干再认识,以高油剂混合能量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为工艺基础,提出了进料强返混、反应平流推进、产物超快分离及化学汽提的分区协同控制新理念和实现分区协同控制反应的新技术.并且为实现高油剂混合能量短接触时间催化裂化提出了新型反应器结构;同时对汽提段的功能进行了拓展与强化,提出了"化学汽提器"的概念.分区协同控制反应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轻质油收率和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为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IW润滑油异构降凝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加氢装置上考察了不同氢分压下正十六烷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并以实际油品为原料。在中型加氢装置上进行降凝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的反应温度、较低的氢分压有利于大分子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催化剂上的异构化反应。从产品要求上看,尽管低压有利于生成低倾点的油品,但由于生成了较多的芳烃,影响润滑油基础油的安定性,很难满足API Ⅱ类油或API Ⅲ类油对芳烃含量小于10%的限定指标要求。因此在工业应用时,应该综合考虑异构降凝的反应压力,在相对合理的氢分压下操作。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油酸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使其稳定分散于基础油中。利用HQ-1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纳米TiO2的自修复性能,并探讨其自修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纳米TiO2粉体作为润滑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减摩抗磨性和自修复性。  相似文献   
108.
添加剂对工业齿轮油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硫化烯烃、磷酸酯胺盐、硫磷酸酯极压抗磨剂,含氮杂环衍生物多功能添加剂和防锈剂等,对工业齿轮油抗乳化性能、极压抗磨性能、防锈性能的影响;以及硫化烯烃、磷酸酯盐极压抗磨剂与含氮杂环衍生物多功能添加剂之间的协和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2%~1.6%复合添加剂调制的CKD220工业齿轮油中,磷酸脂盐的正确选用可以提高齿轮油的抗乳化性能、防锈性能和减少防锈剂用量。硫化烯烃与磷酸脂盐、含氮杂环衍生物多功能添加剂的合理组合,可以提高齿轮油的极压抗磨性能和防锈性能,减少添加剂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09.
祖德光 《润滑油》2006,21(3):12-15
论述了由含硫原油生产Ⅰ类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由含硫原油生产Ⅰ类润滑油基础油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并非由含硫原油不能生产优质的基础油,而是我国现有的基础油生产装置是按加工大庆原油设计,不能完全适合加工含硫原油的需要,所以应适当改造。例如:增加丙烷脱沥青的溶剂比,用加氢补充精制代替白土精制等,此外,在含硫原油生产基础油时,对原油也应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110.
A computerized form is given of IR spectral determination for structural group composition in high-boiling oil fractions by Berthold's method (7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Kuklinskii's method (28 structural elements), which reduces the analysis time by factors of 3–4 and improves the accur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