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2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185篇
电工技术   13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66篇
化学工业   123篇
金属工艺   72篇
机械仪表   269篇
建筑科学   2039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131篇
轻工业   105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98篇
无线电   3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2篇
冶金工业   120篇
原子能技术   63篇
自动化技术   10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AR复图像数据的CCSDS-IDC编码性能分析与四叉树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CCSDS-IDC (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图像数据压缩) 是NASA制定的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尺度间衰减性的空间图像数据压缩标准,适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幅度图像及各类遥感图像的压缩。然而,与光学图像不同,常见的SAR图像都是复图像数据,其在干涉测高等许多场合具有广泛应用,分析研究CCSDS-IDC对SAR复图像数据的编码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由于SAR复图像数据不具有尺度间的衰减性,因此将其用于SAR复图像数据编码时性能较低。考虑到SAR复图像数据DWT系数呈现出聚类特性,提出将四叉树(QC)用于DWT域的SAR复图像数据编码,发现QC对SAR复图像数据具有高效的压缩性能。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码率下,对基于DWT的SAR复图像数据压缩, QC比CCSDS-IDC最多可提高幅度峰值信噪比4.4dB,平均相位误差最多可降低0.368;与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DLWT)的CCSDS-IDC相比,QC可提高峰值信噪比3.08dB,降低平均相位误差0.25;对其它类型的图像压缩,基于聚类的QC仍能获得很好的编码性能。结论:CCSDS-IDC对SAR复图像数据编码性能低下,而QC能获得很好的编码性能。对应于图像平滑分布的尺度间衰减性,其在某些特殊图像中可能不存在,而对应于图像结构分布的聚类特性总是存在的,故在基于DWT的图像编码算法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利用小波系数的聚类特性,从而实现对更多种类图像的高效编码。  相似文献   
42.
将虚拟现实技术和人机工程相结合,基于Crystal Space 3D平台实现虚拟校园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和软件两部分组成,数据部分包括多媒体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在建模阶段引入面向对象思想并大量使用纹理,降低了三维模型的复杂度。同时,使用XML描述导出后的模型,使模型数据更容易被读取和解析。软件部分支持多种输入硬件、支持不同的漫游方式和对虚拟校园中指定地点的查询及自动寻路,并配以介绍学校文化的背景音乐,使整个虚拟系统在突出虚拟现实交互性、沉浸性等独有特性的同时,最大限度考虑“人”的使用因素,提供多样的使用方法和舒适的使用环境等人机工程特性,使系统的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43.
对于LTE的ePDCCH来说,从eCCE到PRB的映射没有交织器,如果沿用PDCCH的Hash函数进行搜索空间的随机化处理,会造成搜索空间在频域资源上过分集中,对集中式ePDCCH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为使ePDCCH的搜索空间尽量遍布在所有可能的ePDCCH资源上,对PDCCH的Hash函数进行改进,以对集中式ePDCCH的搜索空间进行随机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ePDCCH频选调度的效率,降低ePDCCH连续调度阻塞的概率.  相似文献   
44.
针对局部方向数(Local Directional Number pattern,LDN)类方法的人脸识别通常仅利用梯度信息且信息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双偏差双空间局部方向模式(Double Variation and Double Space Local Directional Pattern,DVDSLDP)。该方法首先通过像素采样扩大关联邻域信息,再利用边缘响应算子和局部前后向差分获得的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以构成双偏差信息,充分挖掘局部梯度空间信息;然后与所提取像素的灰度空间特征级联融合,以获得双空间特征,再进行模式编码得到特征图;最后依据信息熵加权级联各子块直方图获得人脸特征向量,使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分类。针对ORL、Yale、AR人脸库和相关典型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双空间特征的融合,获得了轮廓更清晰、纹理更丰富的编码特征图,在ORL和Yale库上分别达到了99.50%、94.44%的识别率,尤其是在训练样本较少时性能提升明显;该方法针对AR库的表情、光照、遮挡A和遮挡B子集分别达到了99.67%、100%、99.33%和97.33%的识别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5.
为满足光通信系统对于目标数据的快速捕获需求,缩小各级通信设备间的动态跟踪误差,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前馈补偿系统;以并串转换电路作为唯一的电能输出装置,在光通信信号发射模块、波分复用器件、嵌入式光放大器三个通信设备元件的共同调节作用下,确定PWM功率放大器的实时执行能力,达到对前馈型角编码器的调度与应用,实现空间光通信系统前馈补偿结构的搭建;配置Linux嵌入内核的移植协议,多次创建空间光环境下的通信数据根文件,以此为存储标准,计算补偿调制的基础传信率,实现对前馈脉冲波的调制与处理,完成嵌入式通信系统的前馈补偿原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前馈补偿系统后,在光通信参量等于5.0×1011 T、7.0×1011 T、9.0×1011 T的情况下,目标数据的捕获速率均超过7.0 T/mm,满足缩小通信设备间动态跟踪误差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6.
针对传统航天测控频段故障诊断方法受到信息传输时延影响而导致诊断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航天测控频段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硬件结构设计了判断故障类型的波头信号检测模块;通过地面接收机接收卫星发出的微弱信号,计算本机晶振脉冲数,以此修改北斗卫星通信数据;利用北斗授时模块,保证了输出时间的准确性,避免了延迟问题;软件部分用逻辑推理设计航天测控频段故障诊断流程,并使用北斗卫星诊断技术,纠正误差;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信号线松动脉冲信号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陀螺输出角度量漂移与实际值一致,误差为0,具有精准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47.
住区环境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一个空间,里分民居更是武汉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通过引用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对武汉里分民居的住区环境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并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认为要实现里分民居住区环境与使用者需求的真正连接,做到里分民居环境的改善,需做到:整改当前混乱境况,保证居民的生理与安全需求;加强人与环境互动,拓展民居住区的交往与休闲空间;充分利用建筑的独特风格,提升民居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8.
三角带轮压铸模智能CAD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面对对象的知识表达方法,利用MFC与MDT3.0三维造型软件相结合,研究开发了基于三维参数化造型技术的三角带轮压铸模智能CAD系统。系统由专家系统模块和图形处理模块组成,可以自动生成实心轮、辐轮的压铸模实体图和工程图,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49.
对弯头漏磁无损检测仪进行了研究,运用漏磁检测原理,采用固定的磁化器对弯头进行整体磁化,检测探头沿弯头外表面扫描运动并结合空间位置测量编码器实现漏磁信号的高精度定位和空间相关处理,解决了弯头表面漏磁场信号复杂、缺陷检测信号信噪比低的难题,为铁磁性管道弯头的无损探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对传统的数据库数字水印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关系数据库零水印一般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C4.5算法的关系数据库零水印模型。重点研究该模型关系数据库零水印构建算法并进行定性分析,发现算法具有更广的适用性和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