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9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204篇
电工技术   164篇
综合类   326篇
化学工业   2383篇
金属工艺   170篇
机械仪表   359篇
建筑科学   256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237篇
轻工业   791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118篇
武器工业   61篇
无线电   6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3篇
冶金工业   56篇
原子能技术   106篇
自动化技术   1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UV-Vis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directly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Eu(Ⅱ) during electroreduction of Eu(Ⅲ) in hydrochloric acid medium. Electroredu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flow type electrolyzer with glassy carbon cathode at the constant potential of -800 mV vs. Ag/AgCl. The effects of oxygen and concentration of hydrochloric acid on the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For 0.01 mol·L-1 hydrochloric acid, calibration curves for Eu(Ⅱ) absorption bands at 248 and 320 nm were constructed.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were estimated to be 2016 and 648 L·mol-1·cm-1, respectively. The absorbance strongly decreased with decrease in pH of the solution, whereas concentration of chloride had only a negligible effect.  相似文献   
32.
Hexagonal microtube ZnO was firstly grown on single crystal p-Si (111) substrates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fabricated Ag/n-ZnO and Au/n-ZnO Schottky junction. Schottky effective barrier heights were calculated by I-V measurement.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amount of surface states related possibly to lattice imperfections existed near the surface leads to the pinning of the surface Fermi level at 0.35 eV below the conduction-band edge. Then the fabricated Schottky barrier junctions are evaluated for their use as UV photodetectors.  相似文献   
33.
紫外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高压设备故障的新方法;在此技术上研究设计了一种放电故障紫外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对实时采集的紫外图像进行相关的技术处理,同时可对故障点进行准确定位;根据数据建立了设备状态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状态识别方法,应用MATLAB工具进行神经网络的设计和模拟,仿真结果达到预期效果;该系统可以准确地诊断设备的故障和运行状况,有较好运用前景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4.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小腿冲击器与汽车前部结构的碰撞模型,用以评价某款车保险杠系统对小腿损伤的影响。通过增加吸能部件、副保险杠加强板等方式减轻行人下肢的损伤,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吸能部件的材料、吸能部件前后面之间的距离、副保险杠加强板的厚度以及副保险杠加强板前后面之间的距离对行人下肢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正交试验设计后的前保险杠系统能有效地减小小腿冲击器的胫骨加速度以及膝关节弯曲角度,使得下肢保护指标满足Eu-roNCAP法规要求。优化设计后的前保险杠系统更好的防护行人下肢的损伤。  相似文献   
35.
被誉为"绿色技术"的光固化技术,不仅节能环保而且经济高效,已在众多领域得以应用。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制备光固化树脂对光固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衣康酸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不饱和双键和两个羧基,可替代丙烯酸、己二酸等石化资源合成各种光固化不饱和树脂,所得树脂综合性能优良。本文综述了衣康酸制备光固化树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环氧衣康酸树脂、衣康酸聚酯、衣康酸聚酯丙烯酸酯、衣康酸聚氨酯丙烯酸酯等。由衣康酸合成的光固化树脂在涂料、生物医药和3D打印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6.
In this paper the heteropoly complexes K_n[Ga(H_20)MW_(11)O_39)]·xH_20 [M=Cu(Ⅱ), Co(Ⅱ), Cr(Ⅲ),Fe(Ⅲ), Mn(Ⅳ)] have been prepared in this laboratory firstly.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chemicalanalysis, ionexchange, IR, UV and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相似文献   
37.
环保型木器涂料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水性和紫外光固化两类环保型木器涂料及其研究进展。水性木器涂料主要为丙烯酸酯与聚氨酯两大类,其研究进展集中表现为乳液改性,包括自交联、共混共聚、微乳液等;紫外光固化木器涂料包括其光固化树脂、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的功能及进展;指出研究新型乳液以提高水性木器涂料涂膜的表面性能,开发新型原材料以降低紫外光固化木器涂料的成本、扩大适应范围将成为今后环保型木器涂料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8.
对4种不同官能度的环氧树脂在紫外光辐照下用一种二苯基碘钅翁盐或两种二烷基苯甲酰锍盐光引发剂进行阳离子光固化的体系作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氨基二苯甲烷环氧树脂AG-80不能阳离子光固化,而E-51,711和TDE-85均可在二苯基碘钅翁六氟磷酸盐或1-甲基-1-十二烷基苯甲酰甲基六氟锑酸锍盐作用下进行紫外光引发阳离子聚合,其中二苯基碘钅翁六氟磷酸盐引发E-51环氧树脂阳离子光固化的效果最好,该树脂体系可用做紫外光固化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研究还发现,在停止紫外光辐照后,由于阳离子聚合链终止困难而使碘钅翁盐引发的环氧树脂光固化体系存在后固化现象,后固化速度与后固化时的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39.
异氰酸酯改性光敏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合成了具有羟基侧基的环氧丙烯酸酯,再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内烯酸-β-羟乙酯的半加成物对上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再用酸酐引入羧基,经胺中和后,水性化.可得较为稳定的自乳化光敏树脂水分散体系。通过化学测试和IR解析.确定了合成条件、合成终点及产物结构,并以此为基料配成紫外光固化涂料,所得涂层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0.
UV/Fenton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明  石彤  袁晓东  刘佳 《辽宁化工》2006,35(1):23-25
以自配硝基苯水样为处理对象,采用自制光反应器,用还原-偶氮光度法测定出水中硝基苯的含量,再计算出硝基苯的去除率,然后比较分析各反应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UV/Fenton法有较高的去除率和反应速率,反应时间、投加量和硝基苯浓度三因素影响最大。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倍数应在1.5左右;Fe2 与H2O2的摩尔比为1∶30;pH值宜选在4左右;硝基苯的质量浓度不宜大于200mg/L;载气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不大;反应时间为50 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去除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