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05篇
化学工业   265篇
金属工艺   120篇
机械仪表   115篇
建筑科学   95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92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篇
冶金工业   74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或干扰作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母语能够帮助学习者完成语言交际的任务。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或缺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重点探讨了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磁力研磨光整加工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作义 《模具工业》2004,(12):47-50
对影响磁力研磨光整加工技术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存在的最佳值 ,对该技术在模具型腔精加工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精锻机锻造高碳铬轴承钢时存在网状碳化物不易破碎、锻件合格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锻后雾冷+正火雾冷+球化退火的热处理工艺,将轴承钢锻件网状碳化物的合格率从66%提高至93.4%。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α淀粉对型砂性能和铸钢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α淀粉是综合性能较好的防止铸钢件表面粘砂的型砂附加物,加入面砂中能有效地改善铸钢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5.
论文研究了振动铰削降低表面粗糙度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硬质合金铰刀振动铰削小口径火炮身管的实验,深入分析了振动铰削对火炮身管内膛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振动铰削把普通铰削的连续切削过程转变为断续的脉冲式切削过程,将普通铰削时的螺旋状连续切屑变成了非常细小的针状单元切屑.增强了铰削加工的断屑排屑能力,从根本上抑制了积屑瘤的形成,避免了已加工表面的犁沟和鳞刺。实验表明,振动铰削的表面粗糙度Ra比普通铰削至少提高三级,振动铰削的表面粗糙度彤值不到晋通铰削Ry值的1/14,振动铰削使孔的已加工表面均匀一致,显著提高了身管内膛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6.
An extensive study of the wire lag phenomenon in Wire-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WEDM)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trend of variation of the geometrical inaccuracy caused due to wire lag with various machine control parameters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In an extremely complicated machining process like Wire-cut EDM, which is governed by as many as ten control factor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select the best parametric combination for a particular situation arising out of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study, all the machine control parameters a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for the machining operation which comprised a rough cut followed by a trim cut.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has been to carry out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Taguchi method involving thirteen control factors with three levels for an orthogonal array L27 (313).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etermined for given machining criteria, such as: average cutting speed, surface finish characteristic and geometrical inaccuracy caused due to wire lag. Also, the optimum parametric settings for different machining situations have been found out and report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27.
对日本神户钢铁公司枥木县真冈轧制厂的方方面面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对神户钢铁公司与美国铝业公司的合资企业--神钢-美铝铝业有限公司作了附带的描述。这两家企业都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建的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世界级的铝板带轧制厂,前者的建设时间历20余年,是一步一步壮大的,原来(1+3)式热连轧生产线,后改为(1+4)式的,还有进一步改为(1+5)式的余地。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铝板带加工厂,除生产罐料处,还可生产各种热处理可强化的硬合金板带材。该厂可作为中国今后建设全新的大型现代化铝板带轧制工程的模式。  相似文献   
28.
超高精度表面的塑性加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刚 《锻压技术》2003,28(2):1-4,20
本文论述了用塑性加工技术成形高精度表面的原理及工艺条件,其结论为在最佳成形条件下,塑性加工技术完全可以生产出和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同等的高精度表面。  相似文献   
29.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烷)硅烷(TRIS)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阳离子型含硅拒水剂。通过纳米粒度-Zeta电位分析仪、接触角(CA)、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及热重分析(TG)等手段研究了粒子的核壳形貌结构和固化后树脂的热稳定性等性能,然后考察了不同硅含量和不同浓度拒水剂对织物拒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单体参与了聚合,所合成乳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100nm。当硅含量最低为2%(占壳单体的质量分数)、有效浓度为2%,整理后的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达到135.5°。  相似文献   
30.
This paper covers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layer icebonded abrasive polishing (IBAP) tool for multistage polishing of Ti-6Al-4V alloy specimens based on a systematic study that determined the number of layers, thickness of each layer, and the typ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of abrasives in each layer. Based on this study, a three-layered IBAP tool with the bottom layer consisting of soft aluminum oxide abrasives of 3?µm size with 5% concentration, the middle layer with moderately hard silicon carbide abrasives of 8?µm size with 10% concentration and the top layer with hard boron carbide abrasives of 15?µm size with 30% concentration was formulated for ultrafine finishing of Ti-6Al-4V alloy specimen in a single setup.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layered IBAP tool assessed in terms of finish and morphology over the work surface showed 81% improvement in surface finish, showing its effectiveness over a single-layered IBAP tool. Polishing studies have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generation of ultrafine surfaces, yielding a finish of 37?nm while the morphological studies on the polished surface have shown a nearly scratch-free surface on the Ti-6Al-4V allo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