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8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40篇
化学工业   81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292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根据国际和国内MIM材料烧结工艺最新的要求和技术特点,对改进MIM材料烧结炉的结构和排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比了MIM烧结使用的真空式批次炉和气氛式连续炉设备性能优缺点,提出了满足市场化要求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2.
泰和乌鸡黑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方  倪治明  张莹  朱加进 《食品与机械》2012,28(3):144-147,150
研究江西泰和乌鸡黑色素的酶法和盐酸提取工艺。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确定蛋白酶和盐酸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两种方法提取的黑色素得率、抗自由基性能、对光和热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蛋白酶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pH 6.0,温度65℃,料液比1∶2(m∶V),酶底比为1∶25(m∶m),时间4h;盐酸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m∶V),回流温度95℃,提取时间2h;酶法提取黑色素量大于盐酸提取,酶法提取的乌鸡黑色素抗自由基性能和对热的稳定性高于盐酸提取。说明蛋白酶法优于盐酸法,酶法提取的黑色素产量高,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63.
64.
65.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不同二甘醇(DEG)含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二甘醇共聚酯(PBS-co-DEG)与热塑性淀粉(TPS)共混的复合膜,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偏光显微镜等对共聚酯的结构及复合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采用N435脂肪酶对复合膜进行了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随DEG含量的增加PBS-co-DEG/TPS复合膜的亲水性、光透过率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增加,热稳定性变化不明显;与PBS/TPS复合膜相比,PBS-co-DEG/TPS复合膜的酶降解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考察蔓越莓中膳食纤维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性质。方法 利用酶解法提取蔓越莓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并采用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官能团结构和分子量, 采用质构仪和粘度计测定其凝胶性质和粘度, 同时对膳食纤维吸附亚硝酸根离子、交换阳离子、胆固醇、重金属和葡萄糖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总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较高, 分别为54.67%和38.70%, 膳食纤维具有凝胶和粘度的性质, 同时在功能上有吸附亚硝酸根离子, 交换阳离子, 吸收胆固醇, 重金属离子和葡萄糖的性能。结论 蔓越莓膳食纤维具有特殊的结构性质和很好的功能活性, 可以开发蔓越莓新功能食品。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