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2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电工技术   98篇
综合类   1506篇
化学工业   588篇
金属工艺   71篇
机械仪表   190篇
建筑科学   1128篇
矿业工程   76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125篇
水利工程   230篇
石油天然气   79篇
武器工业   29篇
无线电   5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2篇
冶金工业   227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08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Bridge employment is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pattern increasingly observed in older workers between their career jobs and their complete labor force withdrawal. It serves as a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career employment to full retirement. Typical bridge employment decisions include full retirement, career bridge employment, and bridge employment in a different field. In the current study, 3 dominant theories (i.e., role theory, continuity theory, and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on retirement processes were review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eories, the authors proposed 4 categories of antecedents (i.e., individual attributes, job-related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family-related variables, and a retirement-planning-related variable) of different types of bridge employment decisions. The authors used longitudinal data of a larg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from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F. Juster & R. Suzman, 1995) to test the current hypotheses. Thes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most of the hypotheses were supported by the resul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at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92.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各高校推广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各类教学网站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网站的辅助教学作用定位不准,网站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网站建设过程过于繁复且难以维护等方面。文章在深入探讨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网站的定位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大学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建立了一个示范性的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辅助教学网站。网站内容涵盖了基本课程信息、教学资源共享、拓展资源推介、教学论坛平台等多个方面。特别是教学论坛的建设,开辟了一个师生在线互动的平台,有效解决了教师答疑时间和学生课下学习时间难以配合的矛盾。教师在教学论坛上的答疑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对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对相关力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自学型课程是北京工业大学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更新,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以2014级交通实验班学生和非实验班学生为对象,开展交通实验班自学型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已开设的自学型课程授课模式及效果调查分析结果,考虑交通工程实验班学生需求,分析并探讨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实验班自学型课程设置。结果表明,自学型课程的合理设置可以满足交通实验班学生的需求,并提高交通工程实验班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994.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架构、交叉课程之间的衔接状况以及课堂组织等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该课程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的改革措施,同时提出了今后教学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995.
工程识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从事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工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的教学体系。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形式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民航特色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涉及土力学特性及地基基础的设计,为该专业机场工程方向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文章探索将民航机场工程知识融入该课程教学内容,立足机场行业探讨课程的民航特色教学模式,分析课程教学专业性内容的延伸、互动教学方法、课程联动考核机制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该课程民航特色教学方法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测绘生产单位对测绘专业学生专业知识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广,仅依赖课堂教学难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学科知识面。因而本专业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培养学生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以利其在后期专业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学科发展动态及先进专业技术有全面认识。本文探讨如何将测绘学科的专业背景与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联系起来,寻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8.
自动化专业大类系列课程建设是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本文对自动化专业大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实验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大类系列课程的建设,将保证本科课程体系结构的相对稳定,为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各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99.
传统的课程体系基于建筑模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人才能力的培养关联度不高。有必要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经验,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的教学改革,并根据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与职业能力的对应关系构建不同的课程模块,设计出基于能力本位的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思想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00.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一些应用课程的先行课。该课程主要包含数理逻辑,集合论,图论和代数结构等内容。部分学生会感到太抽象,不容易理解,难学。通过加强对定义和定理的理解,对一些例题的讲解,发挥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也可以使学生们学好这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