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2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聚酰胺复合膜的改性及其选择渗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对称性的反渗透(RO)聚酰胺(PA)复合膜可以通过溶剂处理方法改性成为渗透汽化(PV)分离有机物水溶液的均相膜.实验选用了PA良溶剂(甲酸、乙酸、磷酸、盐酸、苯酚)作为PA膜的改性剂.溶剂改性条件(改性剂类型、浓度和处理时问)对改性膜的吸着性有明显影响.用质量分数8%的乙酸处理1h的PA膜,较之未改性膜,优先吸水性增强,对水的溶胀率SW增大,对异丙醇的溶胀率SIPA减小.乙酸处理的PA膜的SW与SIPA差值在所有溶剂处理的膜中最大,相应地PV分离IPA水溶液时,膜的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也最大,处理过程溶剂分子与PA高分子链的接触和PA膜中微囊内高分子链段向外运行,是PA膜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溶剂处理改变了膜的结构的机理能很好地解释非对称性RO膜的改性.  相似文献   
63.
用自制的液液平衡器测定了 2 98.15K下异丙醇 -苯 -水 -氟化钾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考察了氟化钾对该体系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的影响。对所测数据用改进的Eisen -Joffe方程进行了关联 ,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4.
异丙醇-水-碱/乙二醇物系常压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妮  张颂红  姚克俭 《石油化工》2006,35(5):448-451
在常压下,用循环式汽液平衡釜测定了异丙醇-水-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醋酸钾)/乙二醇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其中,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醋酸钾)/乙二醇作为复合溶剂,V(复合溶剂)∶V(异丙醇-水)分别为0.5∶1,1∶1,2∶1。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乙二醇复合溶剂可消除异丙醇-水的共沸点,并显著提高异丙醇-水的相对挥发度;当脱除复合溶剂后液相异丙醇的摩尔分数小于80%时,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乙二醇复合溶剂对异丙醇-水的分离效果优于醋酸钾/乙二醇复合溶剂。用W ils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汽相组分的平均偏差小于0.02。  相似文献   
65.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共混中空纤维复合膜用于异丙醇脱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制备了以聚砜(PS)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底膜的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共混复合膜,并用于异丙醇脱水的研究。考察了PVA/SA配比、交联剂种类和浓度以及渗透汽化实验中的操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在PVA/SA质量比为4/1、料液温度45℃、料液中异丙醇质量分数为90%时,复合膜的通量和分离因子分别为427g/(m2·h)和1727,并且根据实验数据和Arrhenius经验方程式,计算得出异丙醇渗透活化能为17 42kJ/mol。  相似文献   
66.
以二连、沈北、大庆3种原油的直馏柴油馏分为原料,在常温常压下用尿素-异丙醇水溶液进行脱蜡小型实验,对3种油脱蜡过程中络合反应、络合物洗涤等过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能生产出正构烷烃质量分数大于90%的重液体石蜡和-35#低凝点柴油.  相似文献   
67.
高PC含量的大豆磷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红  王墨林  程侣柏 《精细化工》2001,18(7):385-387
提出了制备高磷脂酰胆碱 (PC)含量的大豆磷脂的新工艺。用异丙醇作溶剂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的分离条件为 :抽提时间 5min ;抽提温度 - 5℃ ;m(磷脂 )∶m(异丙醇 ) =12∶15 7;异丙醇的体积分数 φ(异丙醇 )≈ 10 0 % ;HPLC分析结果表明 ,抽提后产品中PC的含量可以从原料中的w(PC) =2 5 6 %提高到w(PC) =6 6 8%。收率为 2 2 4%。  相似文献   
68.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BiOX (X = Cl,Br, and 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A novel series of photocatalysts, bismuth oxyhalide (BiOX, X = Cl, Br, and Ⅰ), were synthesized by a hydrolysis method. The powder samp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The XRD pattern showed that all the BiOX were well crystallized in the tetragonal structure. The band gaps of the sheet-shaped compounds BiOX (X = Cl, Br, andⅠ) were 3.44, 2.76, and 1.85 eV, respectively. BiOBr showed the highes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 degrading rhodamine B (RhB) and evolving 02 for its proper valence band (VB). BiOI has no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BiOCl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in decomposing isopropanol because of electron-hole pair separation through trapping electrons by oxygen vacancies.  相似文献   
69.
张秋荣  许前会 《化学世界》2005,46(4):202-204
采用双循环汽液平衡釜测定了环氧丙烷-异丙醇二元体系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实验数据通过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采用P7T状态方程和Wilson方程关联,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
对异丙醇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工艺的分离过程进行了基础测定,包括气液平衡和液液平衡测定;对原有的甲基异丁基酮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应用萃取精馏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工艺流程设想,预计可使甲基异丁基酮的回收率由32%提高到91.7%,每吨产品消耗蒸气由11.42t降至8.27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