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72篇
  免费   4358篇
  国内免费   2110篇
电工技术   181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632篇
化学工业   13098篇
金属工艺   985篇
机械仪表   2621篇
建筑科学   782篇
矿业工程   873篇
能源动力   2183篇
轻工业   13647篇
水利工程   282篇
石油天然气   19496篇
武器工业   67篇
无线电   3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82篇
冶金工业   820篇
原子能技术   54篇
自动化技术   766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719篇
  2022年   1398篇
  2021年   1789篇
  2020年   1834篇
  2019年   1865篇
  2018年   1542篇
  2017年   1909篇
  2016年   2085篇
  2015年   1897篇
  2014年   3008篇
  2013年   3439篇
  2012年   3748篇
  2011年   3862篇
  2010年   2759篇
  2009年   2546篇
  2008年   2250篇
  2007年   2974篇
  2006年   3198篇
  2005年   2803篇
  2004年   2454篇
  2003年   2285篇
  2002年   1995篇
  2001年   1675篇
  2000年   1493篇
  1999年   1244篇
  1998年   1010篇
  1997年   858篇
  1996年   682篇
  1995年   529篇
  1994年   413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1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Oil shales and coals occur in Cenozoic rift basin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Thailand. Thermally immature outcrops of these rocks may constitute analogues for source rocks which have generated oil in several of these rift basins. A total of 56 oil shale and co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ight different basins and analysed in detail in this study. The samples were analysed for their conten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Source rock quality was determined by Rock‐Eval pyrolysis. Reflected light microscopy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organic matter (maceral) composition of the rocks, and the thermal maturity was determined by vitrinite reflectance (VR) measurements. In addition to the 56 samples, VR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ree wells from two oil‐producing basins and VR gradients were constructed. Rock‐Eval screening data from one of the wells is also presented. The oil shales were deposited in freshwater (to brackish) lakes with a high preservation potential (TOC contents up to 44.18 wt%). They contain abundant lamalginite and principally algal‐derived fluorescing amorphous organic matter followed by liptodetrinite and telalginite (Botryococcus‐type). Huminite may be present in subordinate amounts. The coals are completely dominated by huminite and were formed in freshwater mires. VR values from 0.38 to 0.47%Ro show that the exposed coals are thermally immature. VR values from the associated oil shales are suppressed by 0.11 to 0.28%Ro. The oil shales have H/C ratios >1.43, and Hydrogen Index (HI) values are generally >400 mg HC/g TOC and may reach 704 mg HC/ gTOC. In general, the coals have H/C ratios between about 0.80 and 0.90, and the HI values vary considerably from approximately 50 to 300 mg HC/gTOC. The HImax of the coals, which represent the true source rock potential, range from ~160 to 310 mg HC/g TOC indicating a potential for oil/gas and oil generation. The steep VR curves from the oil‐producing basins reflect high geothermal gradients of ~62°C/km and ~92°C/km. The depth to the top oil window for the oil shales at a VR of ~0.70%Ro is determined to be between ~1100 m and 1800 m depending on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The kerogen composition of the oil shales and the high geothermal gradients result in narrow oil windows, possibly spanning only ~300 to 400 m in the warmest basins. The effective oil window of the coals is estimated to start from ~0.82 to 0.98%Ro and burial depths of ~1300 to 1400 m (~92°C/km) and ~2100 to 2300 m (~62°C/km) are necessary for efficient oil expulsion to occur.  相似文献   
52.
压裂是低孔、低渗油层改造的主要增产措施。根据常规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数据及试油成果。研究储层四性关系,确定区块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标准。进一步对油层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为油层压裂提供施工层位和准确的储层参数。通过商543区块实例,阐述了选择压裂层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动态评价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是大型碳酸盐岩溶洞型油气藏,其储渗空间主要为大小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等组成,该油气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用静态资料来认识这类油气藏是非常困难。文章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信息进行该类型油气藏研究的新思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非线性相关参数预测方面的优势,并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试井成果,选用已知油井的产量、油嘴、油压、含水率、气油比、原油密度等6个开发动态参数作为样品输入数据,推导出影响油气藏开发的重要参数(地层系数)与生产信息的关系,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的结构模型。通过塔里木盆地塔河油气田实例研究,说明了利用动态信息评价油气藏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储层预测和非均质性分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高浓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一种新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在外形尺寸为4.5 cm×4.5 cm×30 cm、气测渗透率0.9~1.0μm2、变异系数为0.72的二维纵向非均质人造岩心上,模拟大庆油田油藏流体性质及温度条件,研究了高浓度聚合物(HPAM)驱注入时机、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段塞体积及段塞组合对驱油效果的影响。通过注入大分子量、高浓度聚合物,结合合理的注入方式,在化学剂成本与三元复合驱相当的情况下,采收率比水驱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接近或超过三元复合驱的水平。实验表明,采用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是一种较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考察了双河油田双河联、江河联注入水堵塞地层的因素;膨胀性黏土,悬浮固体颗粒。细菌及悬浮污油。含膨胀性黏土的双河南、双河北及不含膨胀性黏土的双江岩心粉,在注入水中相对于地层水中的体积膨胀度分别为14.5%、11.1%及0.02%;注入100PV不含悬浮颗粒的等体积比地层水、注入水混合水使双河、双江岩心渗透率分别下降7%和4%、9%和7%。注入水中悬浮颗粒引起岩心渗透率下降,粒径越大、颗粒浓度越大、注入量越大,则渗透率越低。在粒径2.1μm或颗粒浓度3mg/L前后下降幅度变化较大。注入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引起岩心渗透率下降,含菌量越大则渗透率开始下降时的注水量越小,注入含菌50个/L的水100PV使岩心渗透率下降7%。岩心对注水合油量敏感,注入含油量20mg/L的水50PV使岩心渗透率下降20%。在岩心注水实验中渗透率下降最严重的是双河南岩心,其次是双河北岩心.江河岩心较轻,注入精细过滤水的双河北岩心渗透率下降大大减少.说明悬浮固体是造成注水堵塞的主要因素。为了解除双河油田注水井的堵塞,研制了含黏土稳定剂、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互溶剂的土酸液,与南阳油田使用的低伤害酸液一起,用于1口注水井的解堵,效果良好。图7表4参5。  相似文献   
56.
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涠洲12-1北油田一期工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后事故率明显降低,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在油基钻井液中引入超微细颗粒材料、纤维材料、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封堵能力。在涠洲12-1北油田二期工程中应用了加强封堵能力的油基钻井液,结果钻井施工非常顺利,几乎无井下复杂事故。室内评价及二期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增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对保持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7.
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8.
双城凹陷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城凹陷断裂极为发育,均为正断层,断裂以南北向和北北东向为主,在剖面上断裂的形成明显具有分期性。断裂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基底大断裂F1对压力起到了分割面的作用,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方向,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作用,断裂的封闭性为油气的聚集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通过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双西陡坡带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结合对该区的沉积、构造等条件的分析认为双西斜坡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9.
大港孔店油田本源微生物代谢产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了大港孔店北二断块水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块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具有紧密的水动力学连通关系。在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阶段,对试验区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在地层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3年连续监测,表明本源菌激活期间菌数增加102~105倍,原油部分氧化,使得低分子脂肪酸(乙酸盐,甲酸盐,丁酸盐等)含量约增加10~100倍,碳酸氢盐从0·4~0·6g/L增加到0·7~1·8g/L,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使地层水平均表面张力降低至48~33·3mN/m,地层水相对石蜡平均界面张力降至25~13·7mN/m,产生的生物多糖代谢物使地层水平均粘度增至0·76mPa·s,最高达0·83mPa·s。这些变化改变了油层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改善了原油流动性,尤其是水动力学连通关系最好的井地层水组成的改变和增油降水效果最为明显。试验区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及代谢物随注入水主流动方向运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低分子脂肪酸及生物聚合物的作用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60.
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勇  易绍金 《油田化学》2006,23(3):289-292
综述了用微生物方法开采稠油的技术现状与进展,论题如下。①概述。②基本方法:异源微生物采油,包括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本源微生物采油压大港孔店油田的实例。③主要机理,包括产表面活性剂,降解稠油中重质组分及其他。④技术研究,包括机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研究,列举了国内外6个实例。⑤现场应用,包括国外1个、国内6个实例。⑥该技术的优势及问题。参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