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2篇
  免费   856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电工技术   118篇
综合类   657篇
化学工业   1453篇
金属工艺   604篇
机械仪表   435篇
建筑科学   1006篇
矿业工程   110篇
能源动力   303篇
轻工业   987篇
水利工程   59篇
石油天然气   158篇
武器工业   154篇
无线电   3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09篇
冶金工业   221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19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01.
高映法 《粘接》2004,25(6):43-44
螺旋振动光整机槽内壁的橡皮保护层由于老化及磨损等原因出现裂口甚至脱落现象,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闸把壳体的外观质量。通过分析和试验筛选出螺旋振动光整机的理想胶粘荆——CJ91胶粘剂并介绍了粘接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102.
Magnetic iron oxide (Fe3O4) was prepared by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Core–shell composite 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s with carboxyl group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and acryl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magnetic oxide, and dibenzoyl peroxide was used as an initiator. The synthesized 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so fort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duct was single‐phase Fe3O4, and its average size was about 10 nm.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icrospheres, which contained carboxyl groups, was spherical, and the average size was about 2 μm. The results of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ry tests showed that the magnetic powders produced by different surfactants had different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s. When poly(ethylene glycol) with a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4000 was used as a surfactant,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the samples reached 69.2 emu/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shape, magnetism,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icrospheres were also studied.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07  相似文献   
103.
提出压力容器简体纵焊缝产生角变形的模型。用简明的解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探讨由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K_(ta)。结果表明,利用应力集中系数估算焊缝棱角对应力的影响是较合实际的,其公式为:K_(ta)=1+6E/S,式中E为棱角度,S为筒体壁厚。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悬臂梁用不同单元类型计算应力结果与真实测量值的误差和该误差产生的影响因素。首先,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悬臂梁结构进行壳单元建模和实体单元建模,分别计算出Mises应力值,再用经典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出相同情况下悬臂梁Mises应力值,然后用电阻应变测试法计算出悬臂梁的真实应力值,计算出各种应力计算方法相对于真实测量值的误差。最后,分别计算不同厚度悬臂梁,用壳单元和实体单元分别计算出的Mises应力值,将实体单元计算应力值代替真实测量应力值,得到壳单元计算结果相对于实体单元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研究结果表明,悬臂梁用实体单元计算出的Mises应力值相对于壳单元更加接近于真实测量值。随着悬臂梁厚度的增加,壳单元计算结果的精度越来越小。对于同一厚度的悬臂梁,不同位置处壳单元计算应力值对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近似为一常数。  相似文献   
105.
大型的网壳结构具有受力合理、重量轻、造价低而且造型优美、形式新颖活泼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结构形式之一。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使用ANSYS软件,结合时程分析法,对椭球形双层网壳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得到杆单元的轴力时程曲线。通过比较杆单元在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下的轴力时程曲线,分析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规律,为今后的抗震分析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在菲克定律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云南核桃干燥过程的一维非稳态传质数学模型.通过边界条件的处理,结合云南核桃热风干燥试验,对其干燥过程中内部各层水分分布进行了模拟预测.将含水率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对比可知该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得很好,试验条件下云南核桃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变化范围为1.14×10-9~1.73×10-9 m2/s.干燥初期云南核桃表层的含水率下降速度比内层快得多,之后内层含水率下降速度比表层要快,最终各层含水率稳步下降;从表层到中心,湿度梯度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分析表明在核桃的干燥过程中,外壳是影响水分扩散的主要阻力之一.该模型有助于云南核桃干燥过程传热传质耦合的研究以及复杂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通过建立了橡胶隔振支座与设置隔振支座的网壳结构的力学模型,研究了隔震支座控制下,大跨度空间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隔震支座对结构的振动可以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但地震强度对隔震支座耗能能力影响较大,在最大水平行程内,地震强度越大,耗能能力越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隔振网壳结构体系的振动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其中:EL Centro波作用的结构被动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8.
主减速器壳体是汽车驱动桥减速器重要的零部件之一,需要一定的壳体强度和刚度。通过对两种不同强度的主减速器的实际测量,找出其中在结构上影响主减速器壳体刚度的因素,提出改进方案。通过UG软件建立相关3D模型,用HyperMesh软件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主减速器壳体,为提高主减速器壳体强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以低甲醚化蜜胺树脂为壁材,香精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香精微胶囊.通过对所制备的香精微胶囊进行显微观察、粒度分析、包裹率测试和稳定性考察,研究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并对香精微胶囊的多层造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600r/min,壁材预聚体滴加时间为30min,50min缓慢升温至75℃保温固化的条件下所得到的香精微胶囊包覆效果良好,产品乳液稳定;双层壁材香精微胶囊的粒径分布最窄,而三层壁材的香精微胶囊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包裹率可达92.26%.  相似文献   
110.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蒸发器、冷凝器污垢生长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是用污水作冷热源直接进入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进行换热的系统形式,相对于使用中间换热器的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来说,减少了换热损失,但其污垢的生长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性能.以西安某污水处理厂直接式污水源热泵为研究对象,该系统以城镇二级出水为冷热源,在机组换热器清理维护后对其进行了供暖、供冷两个工况的连续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流动形式和温度条件的不同,蒸发器和冷凝器内污垢的生长规律有所不同,作者测试计算得到了二者传热系数随着污垢生长的衰减特性,拟合出了污垢的生长预测模型,可为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