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293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42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81篇
石油天然气   7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81.
以硅溶胶作增强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研究了增强剂、固化剂及催化剂对水基硅橡胶的乳液黏度、表干时间及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溶胶是水基硅橡胶有效的增强剂,硅溶胶和固化剂用量对水基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固化速率有显著影响;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可以明显改变水基硅橡胶的固化速率,但对固化物的物理机械性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当硅溶胶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4.0%时,固化膜可具有拉伸强度3.11 MPa、扯断伸长率520%、邵尔A硬度55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682.
新型紫外荧光油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自制的有机荧光粉为原料,研制了4种荧光油墨,在日光下,其印迹为白色,但在紫外线下分别呈鲜明的红色、黄色、绿色及蓝色荧光。测试了其荧光性质及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83.
在碳酸盐岩气藏中,经常需要对大段裸眼和多段长射孔井段完成的气井进行酸化作业。因此,要使纵向上所有井段都能进酸解堵和改造,必然面临着酸液的转向分流问题。原有的酸化转向技术(如封隔器和桥塞分层酸化技术、堵塞球转向技术、固体颗粒转向剂等)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但尚存在不少缺陷,这些技术适应范围窄(即条件不具备无法应用或条件不适合往往无效);在不少条件下效果不够理想;甚至存在潜在伤害、使用不便、货源受限等突出矛盾。为此,开展了水基泡沫转向技术的研究,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近几年的应用,已经初步验证了水基泡沫转向技术的作用机理、优点、分流作用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84.
水基油墨印刷纸的使用概况及其可脱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07,28(9):50-52
介绍了各种水基油墨印刷纸在国际上的使用概况,同时介绍了水基油、墨印刷纸的识别方法及其可脱墨性。对于水基油、蚤印刷的各种纸,用常规的脱墨方法进行脱墨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685.
墨水用黑色染料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对墨水行业的要求,墨水用染料技术性能及制造工艺;综述了墨水用黑色染料的技术进展,给出了一些最新开发的墨水用黑色染料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686.
适用于滩海地区的正电聚醇/甲酸盐钻井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水基钻井液仍然是滩海钻井的首选钻井液.正电聚醇钻井液和甲酸盐钻井液自从20世纪90年代在现场应用以来,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为适应滩海钻井的需要,充分发挥正电聚醇和甲酸盐的优势,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正电聚醇-甲酸盐钻井液体系.在地层孔隙压力较低或较高时,分别利用正电聚醇或甲酸盐作为主要处理剂以确保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性能并维持较低的固相含量.分析了正电聚醇、甲酸盐的作用机理及其协同增效作用.室内试验评价了该钻井液的抗温性、抑制性、保护油气层性能以及用甲酸盐加重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该钻井液在埕海4和庄海12井等进行了初步应用,在应用中钻井液粘度变化不大,埕海4井和庄海12井的平均井径扩大率分别为9.19%和6.91%,明显低于邻井;起下钻及下套管正常,无遇阻情况,电测顺利.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均表明,正电聚醇和甲酸盐的协同作用,可使钻井液具有防塌、润滑、环保和储层保护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687.
A novel method to produce a multifunctional microarray in which different types of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SAMs) are positioned on predefined surface sites on an oxide‐covered silicon substrate is described. To achieve this, a liquid‐transportation system called “liquid manipulation lithography” (LML) is developed. This system allows the delivery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molecular inks, trialkoxysilanes, onto each predefined surface position of the given substrate even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the transferred trialkoxysilane inks first form one‐molecule‐thick microstructures at each surface position through the hydrolysis of the reactive silanes with surface water adsorbed on the substrate, followed by a condensation reaction. Three types of trialkoxysilanes with long alkyl‐chains, specifically triethoxysilylundecanal (TESUD), N‐(6‐aminohexyl)‐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 (AHAPS), and octadecyltrimethoxysilane (OTS), are used as model molecular inks due to their high‐end group‐functionalities in biological and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The precise positioning of the ink with sub‐micrometer edge resolution is performed by carefully controlling a femtoliter‐scale liquid‐injection micromanipulator under a microscope. To ensure that the prepared SAM microarray is available for parallel analysis of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the area‐selective immobilization of a protein molecule is explored. Successful observation of the area‐selective biomolecular attachment confirmed a high industrial potential for the method as a lithography‐free process for the miniaturization of a multifunctional SAM array on an oxide substrate.  相似文献   
688.
介绍一种水性网印油墨主体连结料树脂的生产方法,并重点说明这种连接料的化学机理、配方及制作工艺步骤。  相似文献   
689.
聚羧酸型分散剂对水性超细颜料分散体系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溶液聚合法,以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合成了聚羧酸型高分子分散剂MM,研究了MM对颜料红22分散体系的作用.通过对颜料红22进行表面处理,探讨了聚合物结构、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用量对颜料分散体系分散稳定性、粒径、粘度的影响,并与普通分散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M用于颜料红表面改性时适宜的特性粘度为26 mL/g;在实验范围内,当分散剂用量为1.3%时,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最好;马来酸酐的摩尔百分数FMAn为25.5%时,对颜料的分散稳定性较好;在水介质中,与普通分散剂相比,分散剂MM对颜料红22有良好的分散效果,有效地减少了颜料颗粒的絮凝,粒子平均粒径小,表现出优良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690.
SMA共聚物的合成及对超细颜料水性体系的分散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用FT-IR、^13C-NMR、GPC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是MSM和SSM为主的无规聚合物,其分子量为27.599,多分散指数为2.35,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将SMA用于超细颜料水性分散体系,发现体系的离心稳定性随SMA特性黏度的减小及马来酸酐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加入第三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分散体系的离心稳定性降低.当SMA的特性黏度为21ml/g~23ml/g,马来酸酐摩尔百分含量(FMA)为38.3%时,所制备的颜料分散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其黏度、粒径、表面张力均达到喷墨印花用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