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4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353篇
化学工业   64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41篇
轻工业   3332篇
水利工程   77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2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浅析小麦种植标准综合体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综合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标准化对象和目标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因素,确定了相关要素图,构建了小麦种植标准综合体结构框架.本研究可以为推进综合标准化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有助于发挥标准化对小麦高产优质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2.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推荐的修正Penman公式分析计算了霍泉灌区长系列参考作物的腾发量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灌区冬小麦、夏玉米需水量预报模型.分析了预报模型中参数A0的变化规律,并在预报过程中进行调整.运用实测资料检验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在逐日作物需水量预报中更符合实际,具有比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3.
应用差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小麦精播机器人的定位,结合NI公司研发的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开发了小麦精播机器人定位系统。首先分析了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小麦精播机器人定位系统具体的工作流程,详细叙述了GPS数据的接收和提取、经纬度...  相似文献   
44.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进行了基于TM卫星遥感技术和小麦估产模型的冬小麦产量监测研究。在利用GPS实地采样调查和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通过影像校正、采用优化的ISODATA分类方法,结合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等操作,将样点的作物信息数据贯穿到整个校验分类过程中,信息解译精度在90%以上。利用分类提取的冬小麦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信息等,结合冬小麦估产模型,计算单点产量信息,经过线性转换,对整个区域的冬小麦产量进行监测预报,并制作了冬小麦产量分级专题图。  相似文献   
45.
基于近红外与高光谱技术的小麦种子多指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47份小麦样本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内的平均光谱,结合反映小麦品质的水分、蛋白质和湿面筋三个指标基础数据,通过OPUS软件搜寻最佳的光谱预处理和波段组合,分别建立了三个指标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模型.同时与采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建立的三个指标的近红外模型进行比较,发现高光谱模型的各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近红外模型.结果表明:当被测样品为颗粒状且内部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时,近红外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受其测量条件的限制,而高光谱采样面积大,获取信息更全面,展现出强大的分析检测潜质,为小麦品质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6.
小麦产量实时测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河南地区小麦产量估测信息滞后问题,集成传感技术、GPS和无线通信技术,对接农机收获装备,构建基于多传感器技术的小麦产量测报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小麦收割与产量测报同步进行.系统的应用实验于2015年6月在许昌市长葛县800亩试验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产量测报误差小于5%,可以满足小麦产量测报的实际需求.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河南及全国的小麦产量测报提供数据参考,为获知农田信息的时空差异性提供数据支撑,为实施“精细农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7.
以黑河市典型农作物大豆和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计算了黑河地区大豆和小麦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并和降水分布和有效降水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小麦生长阶段内,小麦需水量和降水量基本同步,但是6月-7月份亏水量约72 mm。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各月有效降水量均不能满足大豆的需水量,6月份缺水量最大为88 mm,生育期内共缺水量182 mm。考虑到当地矮杆作物灌水技术一般采用喷灌,建议灌水定额采用40 mm,小麦需在6月份喷灌一次,大豆在整个生育期内喷灌4~5次,以实现小麦和大豆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8.
本参阅众多学的研究成果,综合概述了影响CHA杂种小麦产量优势形成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杂种小麦自身生育特点和栽培环境,同时,还从更深层次阐明了杂种产量优势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以期为栽培上提出关键性的技术措施,使CHA杂种小麦的产量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以及强优势组合选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采用干灰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了田间高产试验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铁含量 .结果表明 :麦株含铁量随生育时期呈单峰曲线变化 ,其峰顶位于返青期 ;铁吸收量随生育的时期呈双峰曲线变化 ,其峰顶分别位于拔节期和乳熟期 ,而峰谷出现在开花期 ;各生育阶段麦株体内铁始终以叶片分配比率最高 ;形成 1 0 0kg籽粒需要吸收铁 1 7.98g .  相似文献   
50.
磁场对小麦的生物学性状有明显的影响。试验所采用的4个小麦品种适宜的场强分别是:铁春9号为100mT;铁春1号和辽春10号为200mT;沈免85-12为500mT。适宜的磁场处理不仅可激活种子的某些酶活生,提高发芽率等,而且有利于小麦的后期生长。在营养生长期经磁场种子的植株、茎秆粗壮,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因此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使小麦收获期的株重、穗重增加,行粒重略有提高。但有同一品种小麦的磁处理效果。在长势较差的年份大于长势旺盛的年份。研究发现磁处理小麦种子对其后期的N、P、K吸收量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