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79篇
化学工业   555篇
金属工艺   57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85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4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硅酸钠、乙酸乙酯、聚丙烯酰胺等为主要成分制备出亲水膜层。测定了该亲水膜层涂覆在铝合金表面的亲水性、耐蚀性和耐热性等。结果表明:其亲水性、耐蚀性和耐热性优良,能满足空调铝合金翅片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2.
以聚丙烯酸(AA)为改性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超声辅助和表面改性的方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亲水膜,通过改变AA浓度、BPO用量、预反应及反应时间,得到不同性能的PVDF亲水膜,并对亲水膜进行了表面形貌表征、红外表征以及纯水通量测试。结果表明:随着AA浓度、BPO用量的增加以及预反应及反应时间的延长,亲水膜的水通量均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AA浓度50%、BPO用量0.8 g、预反应时间3 h、反应时间1 h,此时膜的亲水性最好,纯水通量达到66.3 L/(m~2·h)。  相似文献   
23.
研究成孔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LiCl对聚偏氟乙烯(PVDF)/聚氨酯(PU)铸膜液体系的成膜动力学以及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EG、LiCl均能加快成膜速度,膜的水通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截留率下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G对成膜的影响略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黏度因素起到的作用越大,使得成膜速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稍有降低;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截留率下降得越明显;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时,PVDF/PU复合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4.
利用浓度为20%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为85℃时,对涤纶织物进行不同时间的碱减量处理,研究其处理后机械性能和亲水性能的变化.实验表明:涤纶织物的失重率在5%左右时,强力损失为7.3%,亲水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5.
针对聚醚砜亲水性差的问题,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对聚醚砜进行磺化,制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砜及磺化聚醚砜分离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对磺化聚醚砜进行了表征,并对分离膜水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磺化度的提高,磺化聚醚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在质子性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增加,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降低;亲水性提高,分离膜的水通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6.
PLLA-PEG-PLLA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萘钾和聚乙二醇形成大分子引发剂,在超声波震荡下引发L-丙交酯开环共聚,合成出不同EO/LA物质的量比的PLLA-PEG-PLLA三嵌段共聚物。利用FT-IR和1HNMR表征了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构。通过接触角和吸水率测试表明共聚物的亲水性是随着EO含量的增大而增强。采用DSC和POM研究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结晶形貌表明,共聚物各段熔点比各自均聚物低且有一个Tg,由于共聚物中EO/LA物质的量比的不同,表现出某段的单独结晶或两段都不结晶。因此,可通过改变嵌段含量,制备不同性能的材料,扩大聚乳酸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7.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性能,但其强疏水性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可降解支架领域的应用。本研究利用氩气(Ar)低温等离子技术在PDLLA血管支架表面接枝亲水性的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聚醋酸乙烯酯(PVAc)。接触角测试表明,经等离子接枝的材料表面接触角由原来的105°~110°可降至22°,由强疏水性变为亲水性。体外细胞粘附性实验表明:等离子处理后的材料表面表现出亲水性质,其细胞的粘附性也得以明显提高,更加有利于细胞在其表面的生长。  相似文献   
28.
针对聚丙烯腈膜亲水性不佳的问题,采用马来酸酐(MA)或甲基丙烯酸(MAA)与丙烯腈(AN)进行共聚,制备亲水性聚丙烯腈,研究其成膜性,探索不同单体、单体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镜等对改性后聚丙烯腈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MA相比,采用MAA对聚丙烯腈进行改性更加合适,MAA改性聚丙烯腈的最佳单体质量比为[AN]/[MAA]=85∶15,转化率高达93.49%,远远高于MA转化率;共聚物含有羧基基团,证明AN与MAA共聚反应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29.
随着航空飞机和航天器不断向高性能发展,热控制系统的紧凑性和散热效率亟需提高。泡沫金属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热导率,在航空航天热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亲水性和疏水改性泡沫金属内的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未改性泡沫金属进行对比,得出了亲疏水性对不同孔密度和孔隙率泡沫金属池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测试样件为泡沫铜,孔密度为5、20和40 PPI,孔隙率为85%和95%。结果表明,疏水改性可使泡沫金属内池沸腾的起始过热度降低20%~30%;疏水改性泡沫金属和亲水改性泡沫金属分别在低热通量(q<4×105 W/m2)和高热通量(q≥4×105 W/m2)条件下具有最佳的沸腾换热性能;表面改性对于低孔隙率泡沫金属内池沸腾强化换热效果更加显著,且亲水改性的强化效果优于疏水改性。  相似文献   
30.
在工作气压为0.80Pa的氧氩气混合气氛下,改变氧与氩的流量比(O2/Ar:0.10,0.20,0.30),在预先镀10nm左右SiO2的普通玻璃基片上用直流(D.C.)磁控溅射法制备了300nm左右的TiO2薄膜试样。离线在500℃、氧气氛下对试样热处理2h。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研究了试样热处理前后的表面元素组成、离子状态和物相组成,用接触角分析仪测试了试样在紫外光(UV)照射后的水润湿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