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7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41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843篇
矿业工程   45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175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5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7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风云三号”发回首幅云图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批示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风云三号”01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及第一张云图接收情况汇报上做出重要批示。胡锦涛总书记批示,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搞好各项气象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温家宝总理批示,抓紧“风云三号”子星业务运行和应用,做好气象保障和防灾减灾服务。5月29日11时58分,“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成功获取“风云三号”01星第一轨可见光图像,这标志着星地信道匹配良好,地面应用系统接收、传输、处理、存档正常。按照预定计划,“风云三号”01星11个星载遥感和探测仪器将在今  相似文献   
102.
基于VR技术的水利水文可视化防洪预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曌 《福建电脑》2008,24(11):113-11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水利水文的可视化防洪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探讨一种以虚拟现实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3S”技术、仿真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可视化系统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江苏水利》2013,(9):61-62
8月22日,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座谈会在苏州召开。省水利厅厅长李亚平在会上强调,各地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要着力提升防洪减灾综合能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水利和民生水利新发展,推进水利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水利行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图文/楼锋)  相似文献   
104.
黑龙江省水利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起步晚,以及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原因,水利发展滞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文章从7个方面,分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黑龙江省水利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5.
自然灾害对浙江农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浙江频繁遭受洪涝、台风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其中,洪涝台旱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严重,造成的损失较大。尽管长期以来各地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综合效益,但在多发性、极端性自然灾害面前,浙江农业防灾减灾意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仍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面对自然灾害新情况,应遵循自然灾害发生规律,从创新防灾减灾工作理念、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体系、完善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和救助保障机制等方面,切实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我国干旱灾害呈现多发频发趋势,对我国的城乡居民用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我国抗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和抗旱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抗旱减灾工作的需求,提出了我国建立防旱抗旱减灾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冷刚 《中国水利》2013,(24):102-102
<正>2013年,四川水利紧紧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切实改善民生,积极构建水资源配置调控、粮食安全、水利防灾减灾、民生水利、水生态环境、水利科技支撑六大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完成水利投资200.83亿元;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亿m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8.67万hm2);解决了376.5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有望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狠抓工程,水利建设合力攻坚。抓紧编制《成都经济区及  相似文献   
108.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洪涝灾害的威胁仍然存在。本文介绍了流域防洪减灾面临的新的形势与问题,《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中针对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提出的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所采取的对策措施和规划的特点,以及防洪除涝规划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我国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水旱灾害因其发生的频次高、历时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也大。近五百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重大水灾平均损粮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重大旱灾平均损粮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重大旱灾的直接损失平均占国民收入2%左右,重大水灾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收入平均约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逐渐加强,由水旱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大幅度降低,但重大水旱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0.
洪涝灾害除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外,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为了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四川德阳市政府每年都投入经费用于防汛减灾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河堤建设工程、病害水库治理工程、城市内涝治理工程以及防汛指挥系统建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成长,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城市迅速发展、人口聚集,很多原有防洪设施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德阳市过去10年间防汛减灾治理工作的回顾,并对近期防汛工作重点、防洪治理工作可能遭遇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防汛工作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