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94篇
化学工业   166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344篇
矿业工程   100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136篇
水利工程   742篇
石油天然气   20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碟形湖"是指鄱阳湖湖盆区内枯水季节显露于洲滩之中的季节性子湖泊,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和水文特性、复杂多变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在碟形湖及其周边,湿生与水生植物群落有序分布、季节性演替;静水水域有利于底栖动物和鱼类生长育肥;缓慢下降的水位、逐渐伸展的泥滩为越冬候鸟持续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歇息环境,全湖80%以上的水鸟在碟形湖区域越冬.高低不一、分布广泛的碟形湖群有效地缓解了干旱、洪水灾害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冲击,对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强碟形湖保护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黄泛平原古城“环城湖”与城市防洪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泛平原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城内形态相似的“环城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成要素、历史成因、演变过程、空间格局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环城湖”在黄河洪水与泥沙作用下的生成机制与演变规律.认为:古城“环城湖”是特定自然条件下黄河泛滥引起生态环境改变与古代城市营建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古城营建过程中承担着泄洪、排涝等防洪减灾功能,并在当今城市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古城“环城湖”的形成过程与演变机制,才能重新认识和定位“环城湖”的当代价值,从本质上把握古城“环城湖”的特色与精华.  相似文献   
43.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渠道4标穿海子湖施工是整个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该穿湖段全长1 400 m,湖中布置有海子湖倒虹吸一座。由于招标技术条件要求"渠道填筑完成后需沉降半年才能浇筑混凝土"与合同控制工期"2013年4月底填筑完成,2013年6月底混凝土浇筑完成"相互矛盾,为保证海子湖倒虹吸施工及渠道填筑在旱地施工,并保证施工进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需对该部位施工导流工期进行优化。根据工程特点,特别是在合同工程量增加、外界施工干扰影响的情况下,通过渠道4标穿湖段施工导流工期优化,提高了施工效率,创造出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1998年洪水后实施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对于钉螺和血吸虫病的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结影响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的因素,并对典型"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钉螺和血吸虫病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认识某一区域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  相似文献   
45.
在湖泊引水方案和二维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影响预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引水后湖泊环境生态影响预测评价方法:①从湖泊水景的自然度、自净(健康)度、景观度、亲水度、连通度5个方面,构造了引江济湖工程对湖泊生态-环境-景观综合影响指数评价法;②从水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防洪排涝、景观生态结构等方面应用质量指标法进行工程对湖泊健康综合影响评价。实例应用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可以对湖泊引水影响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论也比较一致,为正确实施引水济湖方案提供了科学评估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6.
调查表明,超标准洪水、闸门缺陷和与生俱来的设计问题导致了2010年7月爱荷华州德里湖大坝的溃决。漫顶引起了土坝侵蚀,并最终泄空了德里湖水库,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47.
长江中游与鄱阳湖及五河构成复杂的“江-湖”系统,研究阐明鄱阳湖出湖流量的时序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是调控改善江湖关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初步选取12个潜在的出湖流量驱动因子基础上,有机结合相关系数判别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了不同潜在驱动因子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而通过构建出湖流量数学模型,量化了不同潜在驱动因子对出湖流量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赣江、抚河、饶河、修水的入湖流量,湖区星子站水位,三峡出库流量等6个驱动因子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可完整表征五河来流、湖区水位、长江干流的多重驱动作用;(2)运用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方法的出湖流量数学模型,揭示了湖区水位、长江干流来流、赣江入湖流量是最为重要的驱动因子,并且其对出湖流量的影响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特征。研究表明:影响出湖流量的众多驱动因子之间关系复杂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这为科学调控典型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
鄱阳湖旱灾     
如今,鄱阳湖的旱灾总算有所缓解,甚至一些地方竟转旱为涝,当地渔民的致富希望也早已被旱灾所蒸发。他们何以谋生?当地生态如何平衡?大气候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这一系列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更多摄影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49.
基于Landsat-TM影像的鄱阳湖典型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分层分类法,通过对鄱阳湖典型湿地(蚌湖与赣江中支口三角洲)长序列秋季Landsat-TM影像进行解译分析,探讨了1991年~2008年间鄱阳湖典型湿地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层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Landsat-TM遥感影像的解译;从1991年到2008年蚌湖和赣江中支口三角洲湿地的植被面积分别增加18.56km2和6.01km2,其中赣江主支三角洲洲滩植被分布呈向湖体扩展态势。植被分布受水情影响比较大,蚌湖湿地的苔草面积与同时期水面积呈负相关性,而赣江主支三角洲湿地植被类型结构变化受水位影响也比较明显,苔草面积变化与秋季湖口水位表现为负相关,芦苇分布面积变化则与湖口水位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0.
选取太湖流域望虞河沿线的鹅真荡和漕湖两个湖荡湿地分析湖荡湿地对水体中总磷、总溶解磷、颗粒磷以及正磷酸盐的截留净化作用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湖荡湿地对输水河道中磷有不同程度的截留净化作用,对颗粒态磷和正磷酸盐的截留净化作用最为显著。②湖荡的面积、空间结构、河水在湖荡输入、输出点的位置以及水生植物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湿地对磷的截留净化作用;③水温、pH、DO浓度和Chl-a浓度与水体中的磷浓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水温、pH、DO浓度与Chl-a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藻类是影响湖荡净化磷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