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研究河段的水文、泥沙特点,合理设计物理模型比尺,并对模型进行水位过程率定和验证,对黄河下游"二级悬河"试验河段淤填堤河治理措施进行物理模型效果检验。实体模型试验表明,通过"二级悬河"治理,当遇到较大上滩洪水时,滩地顺堤行洪流速降低,堤根水位下降、水深减小,洪峰期滩区分流比减小,滩区断面形态得到一定改善,滩地横比降大幅减小,"二级悬河"形势发生明显改善,堤防的安全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2.
目前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东坝头以下河段,堤根低洼,横比降均值为纵比降的8倍左右,黄河下游一旦发生较大洪水,漫滩水流极易在滩区串沟和堤沟河低洼地带形成集中过流,堤沟河流速和水深较大,易造成重大的河势变化,形成横河、斜河,特别是滚河的可能性增大,水流顶冲堤防、顺堤行洪都将严重威胁下游堤防的安全,甚至造成黄河大堤的冲决。为此,开展"二级悬河"形势严重河段堤沟河的治理模型试验,与堤沟河现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堤沟河治理后堤根流速减小,横比降减小,可缓解"二级悬河"的不利态势,减轻对大堤的威胁。  相似文献   
53.
对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一切事物都有两重性一样,黄河泥沙也有两重性,既要认识到它对人类为害的一面,又要认识它对人类有益的一面。黄河断流及“二级悬河”的主要成因是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使滩区长期不能淤高,泥沙大部分淤积在断流断面以上的主河槽内,堵塞了排洪通道。必须坚定地、有计划又有步骤地废除牛产堤,妥善安置好滩区群众,移民建镇,滩区应实行行洪补偿的政策,使中常洪水也能淤滩刷槽。全流域要大力节水,提高用水效率,要严格控制和降低引黄水量,增加生态和冲沙用水,争取10—20年使黄河下游河道向良性方向转化。淤积、延伸、摆动、改道是在一定水沙条件下黄河河口的演变规律,河口治理应在尽量延长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入海流路。  相似文献   
54.
黄河下游堤防的安全涉及堤防本身、穿堤建筑物、河道整治工程等.黄河下游存在"二级悬河",而且堤防多为沙性土构成,平时大多又不偎水,堤身、堤基存在的隐患难以显露,一旦洪水漫滩出槽,将可能引起渗水、崩塌等险情,对堤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加强堤防安全监测预警工作.针对堤防隐患探测及安全监测、穿堤建筑物土石结合部渗水监测、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与监测、堤防安全评估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5.
余希红 《江苏水利》2005,(1):18-19,21
一、流域概况。废黄河是历史上的黄河故道,黄河自1194年~1855年侵泗夺淮入海.行水660余年,上游泥沙下移淤积.形成了一条高出两侧地面4-6m的“悬河”。黄河改道北徙后,废黄河自成独立水系。  相似文献   
56.
57.
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是巴基斯坦Comal Zam河中上游的一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岩体质量差,且是典型的“悬河”。主要介绍了库坝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重点阐述了库坝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简单介绍了地基的开挖与处理。  相似文献   
58.
刘荣厚  刘广柱 《山东水利》2010,(11):41-42,44
利用黄河泥沙资源填筑堤沟河、涝洼地、恢复煤田开发沉陷区,用于土地复耕,铁路、公路路基建筑,黄河大桥辅道的淤垫,土质砖、瓦烧制等原料的供应。采取引黄自流输送和机淤(管道水力输送)联合方式,对下游泥沙资源多途径利用与治理"二级悬河"的对接,既能减少河道淤积,减缓黄河下游河床抬升的速度,又可恢复耕地功能和满足生产项目需要。把泥沙资源多途径利用与治理"二级悬河"有机结合起来,将会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9.
黄河下游典型河段滩槽分界二维洪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在黄河下游河道现存生产堤条件下,针对典型洪水进行洪水模拟计算研究。通过对黄河下游典型河段的洪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该区域洪水演进、漫滩及河势变化状况、滩槽流速分布及单宽流量分布,给出滩槽分流比及滩区不同程度的淹没范围。这一研究对于明确滩槽范围、为滩区受洪水灾害补偿提供明确范围、为滩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黄河河南段二级悬河近期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黄河河南段二级悬河河长已占京广铁路桥—陶城铺河段总长的78%,防洪形势十分严峻。2002年进行的调水调沙试验表明,因黄河河道长期处于小水过流状态,故河槽淤积萎缩十分严重,二级悬河形势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主河道极易出现“小水大灾”的情况,从而严重威胁滩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南小堤一彭楼河段进行二级悬河治理试验,拟通过疏浚河槽、淤堵串沟、淤填堤河等工程措施来缓解该河段二级悬河的形势。该河段进行综合治理后,河槽过洪能力可提高到与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基本相适应的水平,二级悬河形势将有所缓解,发生横河、斜河的几率将相对减小,对防洪安全的威胁可相对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