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5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54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0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25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长江下游澄通河段洲滩、汊道河势格局复杂,九龙港人工节点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对于稳定该河段河势起着重要作用。近期受上游水流条件及河势变化的影响,民主沙右侧滩岸冲刷后退,如皋中汊出流变化引起左侧边滩冲刷,九龙港节点段顶冲点下移,进而影响通州沙东水道进流条件。九龙港节点对下游河势的控制作用呈趋弱态势。基于此,提出了九龙港节点河势控制建议:尽快实施民主沙滩岸守护工程形成弯段控制顶冲点下移,重点是实施尾滩强化固滩;实施九龙港节点整治工程,从而恢复并加强九龙港节点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生态水力学法在河段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建成后造成坝后119 km的减水河段为例,用生态水力学法计算了减水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得出为满足减水河段鱼类的生存及繁衍,枯水季节猫猫滩闸址处必须保证下泄45 m3/s流量,在该流量下,锦屏二级水电站减水河段中95%左右河段水深、流速、水面宽、湿周率、过水断面面积、水面面积等水力因子可满足河道内鱼类的生存繁衍;水温的变化不会影响河道内鱼类的产卵;鱼类适应的缓流、急流、浅滩、深潭等水力形态的位置发生变化,数量保持不变。总的来说,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将随着河道流量的减小而减少,但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该实例为生态水力学法计算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3.
基于刘家峡水库凌期基本运用原则,对刘家峡水库开河期运用指标和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以2012~2013年度水情为例,提出了凌汛开河期刘家峡水库控制运用时机、流量及库水位控制指标。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压减刘家峡水库下泄流量,抑制了槽蓄水增量的过多、过快增长,减轻了宁蒙河段开河期防凌压力,有效促成了宁蒙河段全线平稳开河。  相似文献   
34.
《人民黄河》2015,(8):137-139
针对黄河北干流东岸沿黄公路改道占用黄河河道情况,在现场查勘的基础上,通过对河道冲淤演变与洪水特点分析,确定了设计洪水。根据改移公路工程的情况,利用清水动床实体模型对不同工程边界条件下50 a一遇洪水路基坡脚处河床冲刷深度进行了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来流条件和桥下路堤完全被冲毁的情况下,公路路基平均冲刷深度为4.21 m,最大冲刷深度为9.04 m,最深点位置在桩号K0+550处;在试验来流条件和桥下路堤不被冲毁的情况下,公路路基平均冲刷深度为4.12 m,最大冲刷深度为7.56 m,最深点位置在桩号K0+800处。  相似文献   
35.
黄河下游高村至孙口河段因经常出现过流能力明显小于其上下游河段的驼峰现象而被称之为驼峰河段。根据实测资料分析驼峰河段不同于其上下游河段特殊的边界条件,探讨驼峰河段特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驼峰河段具有易淤难冲的特点,属于冲淤交替变化的临界河段;2黄河下游河底高程抬升幅度最大的河段在高村附近,比降最小的河段在孙口—艾山附近;31974—2002年滩唇高程在驼峰河段增加最多,驼峰河段平滩河宽远小于上游河段平滩河宽,驼峰河段平滩断面面积也较小。  相似文献   
36.
为了进一步研究长江口水土资源和岸线开发利用工作对该段河床演变和水动力变化的影响,根据2012年及2013年枯水期长江口澄通河段两次大范围床沙取样监测成果,分析了各主支汊床沙的物质组成,粒度分布及丰枯水年粒度特征。结果表明:澄通河段主槽砂粒粗,浅滩砂粒细;主汊砂粒粗,支汊砂粒细;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床沙粒度逐渐变细;主槽及主汊区域床沙类型主要为细砂及粉砂质砂,支汊及浅滩区域床沙类型主要为砂质粉砂及黏土质粉砂;2012年,全河段床沙的粒度组成表现为,砂含量大于粉砂含量,粉砂含量大于黏土含量。  相似文献   
37.
《中国水利》2011,(5):23-24
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河南省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15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重要支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38.
黄河内蒙古段凌期槽蓄增量变化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期槽蓄增量的变化情况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刘家峡水库运用以来,内蒙古河段凌期槽蓄增量呈增大趋势,尤其是龙羊峡水库运用以来,槽蓄增量进一步增大;槽蓄增量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凌期径流量增大是槽蓄增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但龙羊峡水库运用以来槽蓄增量的增大还与河道淤积、过流能力减小有关;凌峰主要形成于巴彦高勒-头道拐之间,刘家峡水库运用以来槽蓄增量的增大对凌汛洪水影响明显,头道拐站凌汛洪水洪量和洪峰均不同程度增大;槽蓄增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温条件、径流条件及河道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39.
代文良  张娜 《人民长江》2011,42(3):9-12
为掌握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过程中库区水位、流量、含沙量变化过程,通过三峡库区寸滩、清溪场、万县、朱沱(三)水文站实测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水面比降资料,分析了蓄水过程中三峡库区沿程水面比降、库区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含沙量变化、库区冲淤变化等。分析结果为认识掌握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库区水文泥沙的变化规律积累了资料,对探索三峡库区水文泥沙的监测方式和分析研究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0.
郁玉锁 《治淮》2011,(5):28-29
一、引言目前根据实测资料分析河道冲淤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河道水下实测地形切割断面,按几何法(简称地形断面法)直接计算河道泥沙的冲淤体积,即由某一水位高程下的上、下断面过水面积计算断面间相应水位下的河道槽蓄量,对各计算断面间的河道槽蓄量累加,并由此计算全河段相应水位下的河道槽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