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9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85篇
电工技术   83篇
综合类   314篇
化学工业   119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73篇
建筑科学   1094篇
矿业工程   170篇
能源动力   86篇
轻工业   195篇
水利工程   1194篇
石油天然气   48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5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0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53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和执法环境形势进一步严峻。立足于海河下游局的职能定位,为了做好海河下游地区河湖水域岸线管护、水资源多效利用、工程调度运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工作,必须携手河长,才能凝聚河湖管护各方力量,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2.
跨水域高程传递是黄河口及沿海观测研究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中依据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提出了利用改进的三角高程法进行跨水域高程传递。经过在实际工作中验证,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国家二等水准所规定的精度,工作流程也得到了简化,作业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3.
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耦合人类活动影响,造成了全球性变化环境背景下大范围的水资源危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退化问题,威胁河流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变化环境背景,分别从河流健康的概念和内涵、河流健康评价的内容、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评述近年来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将河流健康定义为,特定时期一定的社会公众价值体系下,在保障河流自身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持续地为人类社会提供高效合理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实现服务功能综合价值最大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河流健康概念及内涵仍存在争议,河流健康变化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河流健康评价的理论及方法有待完善,河流健康评价实践滞后及评价结果未能有效指导河流管理等。提出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的发展趋势:以流域为基本空间尺度结合多时间尺度开展河流健康评价与调控研究,因地制宜开展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研究,开展基于3S等技术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建立长期且全面的河流健康监测网络,科学界定河流健康的"基准点",以及开展河流健康评价与水资源调控的集成研究等。  相似文献   
44.
以和田地区为研究区,根据DPSIR模型构建了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发展模型综合评价了2000—2012年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5年,经济综合评价指数明显低于社会和生态综合评价指数,社会和生态趋于平衡,协调发展度处于失调衰退类;2006年生态综合评价指数急剧下降,社会综合评价指数高于生态和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开始由失调衰退类向亚协调发展类转变;2007—2012年,经济和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均高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由亚协调发展类转为协调发展类。根据协调发展趋势、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出了和田地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弯曲河流是自然界存在河流的基本形态,研究河流曲度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能够深入认识弯曲河流的生态功能。在大量文献研究基础上,梳理了河流曲度—生物栖息地、水流条件—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裁弯取直工程和河流修复工程对河流生物多样性影响等研究的进展。目前,研究仍停留在定性和半定量层面上,尚未有学者全面系统地开展河流曲度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理论和系统研究,探索河流曲度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机理,寻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长的适宜河流曲度范围。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预测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基于PSR模型构建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分形理论计算盒维数,将其作为反映生态系统演变的序参量。在此基础上对滦河流域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并从生态系统演变的角度对2025年、2035年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断恶化,随后生态修复等措施的实施,使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  相似文献   
47.
为弄清西藏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变化量,明确湿地生态系统在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运用替代成本法等核算方法,从涵养水源、调蓄洪水、保育土壤和净化水质4个方面对西藏地区2007年和2014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进行损益核算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和2014年西藏地区湿地生态系统4项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分别为6949.87亿元和7562.62亿元,同比增长8.82%,其中调蓄洪水价值量和固土保肥价值量分别增加261.84亿元和217.26亿元,占总变化量(612.75亿元)的78.2%。  相似文献   
48.
对长江、珠江等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于长江与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缺氧现象,夏季(6—8月)达到最盛,秋冬季消失;长江口的缺氧区域主要位于30.75°N~32°N,122.5°E~123.25°E附近海域,具有南北2个缺氧中心;珠江口缺氧程度相对较轻,缺氧区域主要在广州黄埔区河段至虎门水域和伶仃洋;辽河、钱塘江、海河等河口区域也时而出现零星的缺氧现象;水体缺氧受控于多项环境要素,物理层化作用是缺氧产生的最初诱因之一,陆源污染物的分解则是重要的耗氧负荷;各河口区特征各异,潮汐、洋流、营养盐、叶绿素a等要素对缺氧区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49.
“开放式创新”理论最早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科技管理学教授亨利·伽斯柏在其《开放式创新:新的科技创造盈利方向》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应把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的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均衡协调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同时,积极寻找外部合作,通过构建新的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来尽快地把创新思想变为现实产品与利润。将理想带人现实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进行高成本、低速度的封闭式创新,已经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开放式创新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盛行与普及,开放式创新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而开源是开放式创新精神的典范和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50.
数字     
《中国信息化》2014,(18):9-9
75% 75%的APP无法通过明年标准安全测试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报告称,2015年Android、iOS和WindowsPhone生态系统中的多数移动应用都将不具备可被企业接受的基本安全协议。其预测,到2017年时"终结点"(endpoint)漏洞将主要集中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