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2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470篇
电工技术   22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51篇
化学工业   125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64篇
建筑科学   228篇
矿业工程   580篇
能源动力   135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4175篇
石油天然气   173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5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河口水流、波浪、潮流、泥沙、河床变形二维数学模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河口“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泥沙运动机制,引入“波浪幅射应力”反应波浪对水体和泥沙的驱动力.考虑波浪对底部泥沙作用力、波浪对水流挟沙能力的影响及风场对水流和泥沙运动的影响.同时考虑泥沙粒径大小、水体含盐度、含沙量及水流紊动程度等因素对絮凝沉速的影响.用ADI算法求解沿水深平均方程,破开算子法解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方程及河床变形方程,引入通度概念处理岸滩不规则边界,建立河口水流、波浪、潮流、泥沙、河床变形二维数学模型.通过实测资料及卫星摇感图像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检验,表明它可以较好地预测河口泥沙的运动  相似文献   
42.
本文首先简述D>0.06mm泥沙的粒析沉降特性及其粒径偏粗的原因。继之对悬沙中粒径大于0.06mm的粒析级配组成机理,及级配组成不同对标准粒径Db与粒析粒径DL关系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Db与DL的比较试验,得出了粗、中、细型悬沙的Db~DL关系和对DL的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43.
赵鑫  王国华 《红水河》1998,17(3):47-50
1995年、1996年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为配合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的施工,抬高库水位运行,形成水库泥沙含量、淤积量增大。根据这两年库区泥沙取样分析的成果对库区泥沙予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4.
泥沙输移矢量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拾兵  刘兴年  曹叔尤 《水利学报》1998,29(9):0037-0041
本文基于Parker等人泥沙输移矢量式的分析和研究,增加了上举力的作用,并考虑了泥沙颗粒受力非平衡条件,采用牛顿力学的矢量分析法,推导了泥沙输移的通用矢量式。经对公式简化,且用Ikeda和笔者试验资料的验证,证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5.
尽管一维数学模型已比较成熟。但用于黄河下游尚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一般挟沙水流基本方程出发,考虑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及河床演变特性。汲取多家之长.建立了一维河流不平衡输沙复合模型。应用实测资料计算了黄河下游河床冲淤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而且本模型可以用于水库泥沙冲淤计算。  相似文献   
46.
47.
泥沙起动条件及机理的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单颗粒、均匀沙及非均匀沙的起动现象及其机理,认为泥沙的起动属于突变论研究的范畴。从泥沙起动所遵循起动条件的力学规律出发,导出泥沙起动条件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尖点突变性质对各种泥沙起动现象及机理进行了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48.
长江泥沙与葛洲坝、三峡水电站水轮机磨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豪 《人民长江》1994,25(5):36-41
长江葛洲坝水电站投运已10余年,三峡水利枢纽业已在建,关于上述两水电站水轮机由于泥沙造成的磨损问题,看法不一。根据葛洲坝水电站水轮机运行的实测情况表明,机组叶片出现大面积波纹,现已发展成鱼鳞状及沟槽,说明磨损是存在的;二江电站机组叶片出水边估计已平均磨薄7~8毫米,叶片外缘间隙平均扩大约3~4毫米;大江电站机组磨损情况较二江电站严重。综上所述说明,长江泥沙具有磨损能力,且是在过机泥沙细于天然情况下发生的磨损,因而对于机组浑水磨损不能套用清水空蚀概念。三峡水库库容远大于葛洲坝水库,较粗泥沙将沉淀于库区,含沙量及出库泥沙粒径将减小,其条件优于葛洲坝水电站。但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方式运行,估计初期平均含沙量约为0.4公斤/立方米,国内外水电站在同样条件下仍发生了磨损。三峡电站采用混流式机组,比数系数达2300以上,叶片出口边的速度超过40米/秒,在同样泥沙条件下,三峡电站水轮机的磨损强度将大一倍以上,此外,混流式水轮机一旦磨损,其修理较之轴流式要麻烦。建议开展对过机泥沙研究;对葛洲坝机组进行更深入系统的观测;对国内外混流式水轮机磨损进行调查、总结;对三峡电站水轮机进行抗泥沙磨损能力的研究,在设计及试验中应考虑浑水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讨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及泥沙输移规律,选取嘉陵江中游的支流李子溪为典型流域进行分析研究,在实地调查,野外测验及应用1960年-1991年实测降雨、径流、输沙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输水利沙量、最大输沙率计算方程。在此基础上,参照径流瞬时单位线原理,以线性时不变系统为基础,建立输沙瞬时单位线模型。通过输沙单位线与时段净侵蚀量的卷积得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输沙率过程  相似文献   
50.
潘庄引黄灌区在多年的引黄泥沙处理利用工作中,探索并总结出一套适合灌区特点的泥沙处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针对灌区引黄灌溉中的泥沙处理问题,在综述了灌区泥沙处理和利用的现状和新形势下传统泥沙处理方式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自然条件、工程条件等方面进行泥沙处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