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5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59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0篇
水利工程   6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6 毫秒
71.
长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初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长江中游枝城至城陵矶河段称工南岸洞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经湖区调节后于城陵矶汇入长江,形成了复杂的江湖关系。受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江湖关系不断地发生调整变化,这直接关系到长江和洞庭湖的演变及其治理,因此,深入分析江湖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对研究三峡工程修建后江湖关系调整趋势于江、湖的治理均有重要意义。实测资料分析有松滋口近几十年来,长江与  相似文献   
72.
治理黄河淤沙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断流与废水并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调节水量之水库,三门峡水库不能充分调节水量的原因是库区泥沙淤积;近年来黄河下游出现小洪水,高水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亦是河道输沙能力不足引起下游泥沙淤积,文中提出在小浪底库区采用孔管塔排沙产生高含沙水流排沙,采用“沙到渠成”,淤滩刷槽技术修建明将库区淤沙送至两岸洼地及低滩的设想,对多沙河流的治理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岷江都江堰河段卵石推移质的横向分布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用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多指单位河宽的输沙率计算,对于全断面的输沙率则涉及推移质输沙带的宽度和横向输沙率分布,本文以岷江都江堰河段卵石推移质输沙率的横向分布实测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用自然对数函数描述横向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对横向强输沙区,弱输沙区和不输沙区给出了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74.
连云港核电站附近海域泥沙冲淤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连云港地区的实测资料,对窦国仁输沙关系式进行了率定和修正,推导出新的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的挟沙力关系式,进而建立了非恒定的平面二维不平衡冲淤计算数模并用实测和河工模型资料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计算结果符合实际。用经过验证的数模,对连云港核电站各种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进行了冲淤计算,为方案的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考虑环流横向输沙及河岸变形的平面二维扩展数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钟德钰  张红武 《水利学报》2004,35(7):0014-0020
本文考虑弯道环流输沙效应,在泥沙运动基本方程中增加了反映环流横向输沙附加项,对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悬移质、推移质输沙方程和河床变形过程进行了扩展。借助土力学中关于边坡稳定性理论中的圆弧滑动法,并引入多杈树搜索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的河岸崩塌变形计算方法。经扩展后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能模拟环流横向输沙及由其引起的河床冲淤和河岸变形,并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弯道发生、发展过程,计算结果与已有的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6.
从ARMA模型出发,对传统的误差实时修正方法进行改进,用服从正态分布的纯随机序列代替,延长了时间序列预测时域.用这两种方法对黄河潼关水文站水沙序列进行了预测,经计算表明,改进的时间序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7.
侯杰  邱秀云 《泥沙研究》1999,9(3):53-57
通过物理模型对悬板区流场的测试分析,以及整体模型的浑水输沙试验,揭示了悬板分层式引水渠首“引清”及高效输沙的内在原因,是悬板的设置改变了悬板区水流结构,即悬板水平分割水流,引上层清水,下层由明流生成为有压流,提高了底部流速及流速梯度,获得较高输沙能量,使其高效输沙。  相似文献   
78.
非均匀沙分级推移质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林  田林 《水利学报》2001,32(5):0065-0071
根据近底泥沙交换的随机-力学模式及输沙率概率分布,从理论上建立了非均匀沙任意粒级推移质输沙率的新公式。采用作者提出的分级起动概率和颗粒跳跃速度表达式处理有关参数,而公式所及常数则由均匀沙输移试验资料确定。由此获得的非均匀沙分级推移质公式物理概念清楚、数学处理严密、能自动适应均匀沙情形。用非均匀沙分级输移试验资料的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能合理地描述非均匀沙推移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9.
泥沙输移强度计算公式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沙强度的计算,其实质是建立输沙率与水流强度间的关系,而现有的输沙公式中所采用的水流强度指标千差万别。本文首先对以往各种水流强度指标进行了综合,归纳,提出了一般形式的水流强度指标形式。由此推导出统一形式的泥沙输移强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可概括现有的有关输沙公式。  相似文献   
80.
水利工程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沉沙地泥沙沉降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准静水沉降法、沉降概率法和超饱和输沙法,而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准静水沉降法和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尽管准静水沉降法和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分别基于两种不同的理论基础,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经一定的数学公式推演,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可以彼此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即在常数e的指数很小时,准静水沉降法计算公式是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不考虑水流挟沙力)的一种近似表达式。分段计算沉沙池时,在常数e的指数小于等于0.489的条件下,两种方法计算泥沙分组含沙量之相对误差不大于20%。计算段长度的选取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误差影响最大。只要适当选取计算段长度,准静水沉降法可用来估算沉沙池内含沙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