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128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1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1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温州全域遍布低山丘陵,卧于江 流,濒临海洋,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迥 异的气象,在这样的气象背景下温州传统山 岳空间道教洞天福地被赋予更甚的“神仙” 色彩。重点关注其云雾、潮汐、海市蜃楼等 气象景观,结合史料逐一呈现温州洞天福地 中的气象景观表征,并对比温州与渤海湾地 区之间地理结构、道教聚集、气象景观的耦 合关系,阐明温州洞天福地在气象景观视角 下的地域性特色及其区域性的研究价值。此 外,从洞天福地的核心思想出发,探讨洞天 福地气象景观与理想人居环境之间的渊源。 该研究旨在发掘更多洞天福地气象景观资源 的自然与人文价值,以洞天福地为名山胜境 的代表,为洞天福地的道教风景名山建设提 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2.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以透支资源环境为代价来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繁荣的做法不可持续。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势在必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反思批判现代主义,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93.
索贝数码的非编系统创意21是一个很优秀的非编系统软件。它在一般性的节目剪辑制作中具有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灵活,界面亲切友好等优点。然而我们的节目制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剪辑性工作,我们平时的工作中还常常要进行一些节目的包装。那么如何应用创意21制作一些复杂的包装工作呢?笔者在长期的后期制作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充分发挥了创意21能多轨实时生成,生成后又能形成AVI文件,从素材库中重新调用的优点,并结合第三方软件,编辑制作了一些节目的片头。下面就以获奖片《丘处机与崂山道教》来谈一谈它的制作过程,与大家共飨。一部优秀的电视节…  相似文献   
94.
刘琰玥  方若晗 《城市建筑》2023,(15):125-128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道教建筑的经典代表。文章对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太和宫的三座天门进行测绘勘察,通过比对三组测绘数据及现场照片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太和宫天门建筑类型的总体特征。太和宫天门与周围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三座天门的布局、结构设计、使用材料和建造工艺,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研究天门建筑对于了解和研究古代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建造技艺和工艺水平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5.
《Planning》2014,(5)
齐云山古称"白岳",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古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道教为齐云山增添了人文色彩,赋予了其四大道教名山的重要地位。本文分别从创建时期、鼎盛时期、衰落时期与恢复时期四个阶段对齐云山道教的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6.
道教与民间宗教是中华大地上多种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宗教像一些民众文化一样,是一切高雅文化、正统神学的孕育之母。道教最具代表性,它经历了由民间宗教上升为官方宗教的漫长历程,并始终保持着与民间宗教的密切联系。从道教的五个发展时期分析了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比较了道教与民间宗教在宗教经典等方面的异同,认为道教与民间宗教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7.
道教思想中的生命伦理、生态伦理、生活伦理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世俗生活,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重人贵生"观是道教伦理的重要内容:它试图解决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相依共存,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一种依赖感与亲和感,道教的饮食文化便充分反映了"道法自然"与身心和谐的统一。文章对此作了探讨,由此可以挖掘有利于今天环境保护和饮食养生相协调的营养与智慧,充分借鉴,用以指导行动。  相似文献   
98.
享有"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美誉的佛山祖庙坐落在广东省佛山市祖庙路的闹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之所以称为祖庙,据载是因为"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的缘故.  相似文献   
99.
洪钦 《山西建筑》2008,34(12):33-34
对建筑共生理论进行了介绍,基于建筑共生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应用,从道家思想的角度对建筑共生理论进行了剖析,包括人、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和矛盾双方的共生,以促进共生建筑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0.
正武当山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其总体规划严密,布局灵活,顺应山势,建筑风貌匠心独运,工艺精湛,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并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建筑群初建于唐代,而真正形成并成为皇家庙观则是在明代。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变后,为巩固皇权,宣扬"君权神授,奉天承运",敕建七宫九观三十六庵堂等大小33组建筑群,后经历代增修和维护形成现在的雄伟壮观的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