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39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进销动态     
《商品与质量》2012,(3):105
上海:中档红木家具销售走俏上海浦东新区有100多家从事红木家具生产的企业,范围包括黄浦江以东到长江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目前,当地企业的红木家具产品特色几乎囊括了明清与近现代等各种风格。据上海市浦东区豪康工艺家具有限公司的市场供销情况表明,中档红木家具产品在本地市场比较走俏,高档产品销量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442.
长江口悬沙有效沉速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长江口肖山—口外实测资料研究悬沙有效沉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个水域悬沙垂向分布近似符合指数型分布,采用Rouse公式计算悬沙有效沉速变化,洪季和枯季悬沙沉速自肖山—南、北港河段为减小趋势,且涨潮悬沙有效沉速小于落潮;无论洪季或枯季,大潮与小潮的涨潮悬沙沉速均接近,落潮悬沙沉速则大潮大于小潮;平面分布上,北槽悬沙有效沉速大于南槽,两者均存在1个悬沙沉速较大区域,恰为滞流点和滞沙点活动区域,即最大浑浊带发育区域;计算得到肖山—口外洪季悬沙有效沉速变化范围为1.60~7.94 mm/s,枯季悬沙有效沉速变化范围为2.40~6.38 mm/s.  相似文献   
443.
长江口北支小潮至大潮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0年4月23日至30日在长江口北支主槽内获得的流速和悬沙观测资料,运用机制分解法分析了从小潮到大潮连续变化过程中北支的水沙输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小潮到大潮余流和单宽输水量不断增加,输水方向向海.单宽输沙量从小潮到大潮趋于增加,但输沙方向具有小潮和大潮向海、中潮向陆的特点.在各输沙项中,平流输沙占主要地位,其输沙方向向海,输沙量从小潮到大潮显著增加,大潮输沙量约为小潮的46倍;潮泵输沙占次要地位,其输沙强度和输沙方向随潮周期变化频繁;垂向净环流的输沙强度很小,输沙方向向陆.此外,从小潮到大潮的过程中,一些重要输沙项的贡献率随潮周期变化显著,这表明各潮周期的悬沙输运机制有时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44.
利用长江口最大浊度带2008年3月和2009年5月的现场测量光谱和悬浮泥沙参数,讨论了引入悬浮泥沙粒径因子的反演模式,并尝试将絮凝体粒径参数引入模式,分析悬浮泥沙室内粒径与现场粒径对长江口表层水体离水光谱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理论分析来看,粒径对光谱产生影响的机理很明确,但采用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作为参数,引入经验模型,模型的精度反而降低。絮凝体粒径受到水动力和盐度影响,短周期性更强,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更低。这可能与粒径分布的影响相对悬沙浓度对光谱反射率的贡献要小很多,粒径分布对光谱的影响信息极容易被掩盖掉有关。建议采用更有效的粒径描述方式,比如絮凝体投影表面积参数等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5.
《中国水利》2012,(10):24-25
一、积极编制采砂规划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和水利部《关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的批复》,上海市水务局联合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于2006年启动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上海段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2007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  相似文献   
446.
长江口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强烈,其水沙序列一致性遭到破坏。以大通站1965—2019年逐月径流量和来沙量资料为基础,采用滑动窗口算法结合Copula理论的方法,研究长江口来水来沙变化特征及丰枯一致性问题,并分析水沙联合分布模型边缘函数选取不确定性问题。结果表明:(1)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通站水沙组合在1965—2019年间均呈减少趋势,并且在1979和2000年发生突变,水沙序列1965—1979年和1980—2000年阶段最优函数模型均为Clayton模型,2001—2019年则为Frank模型;(2)大通水文站3个阶段水沙序列同步频率分别是84.52%、84.40%和83.20%,远大于丰枯异步频率,揭示了长江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3)PE3-PE3边缘分布组合的95%置信区间小于PE3-GPD组合,说明采用PE3-PE3组合可以减少函数选取的不确定性。通过探讨大通站来水来沙联合变化特征,可为长江口水域水资源管理、河道整治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7.
为了解长江口滨岸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利用数理统计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长江口南北两翼(上海浦东、江苏启东)和崇明岛东部的滨岸浅层地下水化学组分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滨岸浅层地下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硬水极硬水和硬水,均以淡水为主;主要阳离子为Na^(+)和Ca^(2+),HCO_(3)^(-)为阴离子中含量最高组分;丰水期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大于枯水期,且各个组分的空间变异值较枯水期大;与浦东滨岸相比,启东和崇明岛东部的滨岸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季节性变化更明显;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长江口北翼和崇明岛东部区域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到土壤淋溶、岩石风化水解、阳离子交换作用和人为活动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仅个别点位受到海水混合作用的影响;长江口南翼主要受到岩石风化水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基本不受海水混合作用的影响,农业活动对该区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8.
长江口多级分汉,河道演变复杂,治理需求高。为加快长江口整治,国务院于2008年批准了《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在梳理规划批准以来整治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从稳定河势、保障防洪潮、提升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改善航道等方面分析了规划工程实施效果,并从水沙情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长江口综合整治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分析结果,建议从抓紧开展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加强河口保护、河口基础研究以及多目标协同治理等方面,对长江口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449.
为了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硅(BSi)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依据2014年长江口冬季(2月)、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综合调查数据,测定分析了沉积物中BSi、有机质和粒度等指标。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BSi浓度范围是0.045%~0.650%,均值为0.327%;BSi浓度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差异:秋季含量最高,夏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低;不同季节BSi空间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春、夏季呈“北高、南低”的变化趋势,秋、冬季则表现为“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BSi时空分布的因素存在季节差异:春季,BSi与Chl.a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反映了该季主要是底栖硅藻等初级生产者对沉积物中BSi的贡献较大;夏季,BSi除受初级生产的贡献外,还与沉积物中有机碳、氮(TOC、TN)的优先分解而被积累保存相关;秋季,TOC和TN含量及沉积物粒径是影响BSi的重要因素;冬季BSi分布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呈极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揭示,富含有机碳的细颗粒物质富集及底栖硅藻的初级生产是长江口生源硅积累的主...  相似文献   
450.
以大量工程现场资料为基础,初步分析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维护特征,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深水航道维护形势。分析表明,通过维护性疏浚,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状况良好,12.5 m深水航道已进入全面发挥效益的稳定运行阶段。2015年南港北槽12.5 m航道维护疏浚强度总体仍保持时空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与2011—2014年相比,2015年南港及圆圆沙段疏浚强度下降近15%,全年1—12月疏浚强度也普遍有所降低,这主要与南港河床地形条件和周边河势的改善,以及疏浚工艺与管理的优化有关。今后一段时期,在长江口河势格局及水沙动力环境整体稳定的前提下,12.5 m深水航道维护态势总体可控,且趋于向好。由于航道回淤时空分布特征未发生根本改变,后续长江口深水航道的重点维护时段和区段依然是夏秋季(6—11月)和北槽中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