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3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电工技术   47篇
综合类   401篇
化学工业   33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51篇
矿业工程   47篇
能源动力   167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981篇
石油天然气   160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平湖油气田储层及含油气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义 《海洋石油》2003,23(Z1):7-12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第一个开发的复合型油气田 ,主要含油气层段为渐新统花港组油藏 (H2 -H8)和始新统平湖组气藏 (P1 -P1 1 ) ,首期开发区为F1、F2断块 ,二期开发区为B1、B2断块。在平湖油气田开发过程中 ,针对花港组油藏波阻抗与岩性相关性好 ,而平湖组中下部波阻抗与岩性相关性不好的这种地质和地球物理特点 ,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尝试多种方法预测储层及含油气 ,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成果。  相似文献   
32.
从节水、减灾、生态、新技术应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冯家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用动态法进行了可用货币计量的效益计算,说明节水改造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33.
Optimal operation of a multibasin reservoir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imulation-optimization procedure is presented for evaluating the extent of interbasin transfer of water in the Peninsular Indian river system consisting of 15 reservoirs on four river basins. A system-dependent simul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reservoir zoning to facilitate releases and transfers. The simulation model generates a larger number of solutions which are then screened by the optimization model. The Box complex nonlinear programming algorithm is used for the optimiz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evaluated through simulation with the optimal reservoir zones with respect to four indices, reliability, resiliency, vulnerability and deficit ratio.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y operating the system of 15 reservoirs as a single unit the existing utilization of water may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34.
冯久成 《人民黄河》1993,(10):14-16,56
通过对故县水库水文特征分析,论述了水库开发任务和要求。并根据水库的洪水、径流、泥沙特性,拟定了水库防洪运用的控制条件和运用方式,以及水库的兴利运用水位和原则。对水库工程的投资和效益作出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5.
漳泽水库最优兴利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漳泽水库供水能力下降。优化调度方式是提高水库效益的最有效途径。通过采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与模拟模型交互运算得到现行控制水位的水库优化调度图。采用同样方法对不同控制水位的水库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调度,选出的规划水库最优控制水位为汛限水位904 .5 m ,正常高水位905 .5 m 。优化的控制水位方案在保障水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供给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6 300 万m3 ,较现行控制水位下的供水量提高1 255 万m3 。但农业用水仍然不足,应采取一定措施给予解决,如对灌区工程进行改造,因地制宜采取不同节水措施和污水回用等。  相似文献   
36.
基于斜坡的工程地质测绘和实验室分析,总结了研究地段区域滑坡规律,引入粘弹性基础板的弯曲破坏原理,对该地段斜坡破坏机制进行分析。从岩体本身的质量和岩体在地球内外营力作用下所表现的自稳性两方面考虑,采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测区进行斜坡稳定性工程地质单元划分,并利用刚体平衡理论验证模糊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37.
三峡蓄水初期水库近坝区水环境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宁  江春波  陈永灿 《水利学报》2006,37(12):1447-1453
通过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近坝区在蓄水初期的水流和水环境特性进行了 分析。对蓄水初期的溶解氧、BOD、COD和NH3-N、Cu等水质参数进行了观测,将蓄水初期水质资料与蓄水之前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近坝区水环境变化趋势。采用大涡模拟紊流模型,考虑水体表面的热交换,对三峡近坝区的流动和水温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初期近坝区水流特性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水深增加、流速变缓,部分地段有回流区出现。水质指标变化不明显,坝前断面溶解氧浓度、悬浮物浓度有所降低,和悬浮物密切相关的污染物总磷、重金属也随之降低;蓄水初期139m水位时坝前水域尚没有出现温度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38.
河间东营油藏微生物驱替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间东营油藏的地质条件和开发特点,开展了微生物采油室内试验和评价,优选适合油藏特点的耐高温微生物菌种,优化驱替试验参数。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微生物驱替现场实施方案论证和编制。通过5个注水井组微生物驱替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39.
水库调水调沙回顾与展望--兼论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作者简要回顾了三门峡、恒山水库调度方式和小浪底工程设计、“八五”攻关和专题研究之运用方式以及碛口、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方式等。提出小浪底水库调度应坚持“多年调节泥沙 ,相机排沙”运用方式 ;调控库容应大一些 ,同时要有灵活性 ;充分利用天然大水过程排沙 ,必要时也可相机造峰 ;注重水库联合调水调沙运用及有关技术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40.
长江上游高洪水期(汛期)泥沙输移特性是决定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关键因素,直接关乎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及综合效益的发挥。借助干、支流长系列水沙资料,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入库寸滩站高洪水期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近40 a来,寸滩站场次洪水中7 d洪量未出现趋势性变化,而7 d沙量显著减少,高洪水期输沙经历了“涨水输沙占优—涨、落水基本持平—落水输沙占优”的变化过程。2013年以前,寸滩站高洪水期径流及泥沙均主要来自于金沙江,而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陆续投运后,2013—2019年寸滩站洪水场次(洪峰流量30 000 m3/s以上)共计14场。从径流来源来看,仅4场主要来自于金沙江,其余9场主要来自于嘉陵江,1场来自岷江;从泥沙来源来看,9场主要来自于嘉陵江,其余5场分别来自于沱江、岷江、横江,金沙江已不是寸滩站高洪水期过程中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沙峰排沙调度、库尾减淤调度提供理论支撑,为长江泥沙治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