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4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分析贵阳市气候特点及实例建筑空调负荷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ST对实例建筑室内基础室温以及全年建筑冷热负荷进行模拟,在分析模拟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贵阳市气候特点,提出如下三条贵阳市降低建筑空调能耗建议:1)舒适性空调设计应首先满足冬季采暖,然后考虑夏季制冷;2)自然通风是夏季降温的优先考虑方式,过渡季节调节是降低建筑制冷能耗的重要手段;3)增加围护结构保温和控制窗墙比是降低建筑采暖能耗的首要手段。研究结果不但能对贵阳市的建筑节能提供参考,而且还对广大温和地区建筑节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渗漏导致的降水大量流失是造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地表水短缺的主要原因,将渗漏的难利用蓝水转化为可供植被生长利用的生态绿水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提高水资源利用量的有益探索。基于蓝水绿水理论和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原理,通过采用EcoHAT系统水循环模型模拟贵阳市非城镇地区的蓝水绿水转化,发现:(1)研究区绿水占降水的份额不到50%,远低于全球65%的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转化利用潜力;(2)增加植被覆盖度和增厚土层均能实现将渗漏蓝水转化为生态绿水,增厚土层的转化效果更为显著;(3)增加植被覆盖度对减少渗漏的转化作用存在一个明显的阈值,当植被覆盖度增长到56%左右时,其减少渗漏的作用急遽减弱。鉴于研究区石漠化的典型性,本研究对类似地区提高水资源利用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文模型尺度效应是水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为深入探索水文模型的空间尺度效应,本文采用耦合遥感数据的 SVAT 模型,分别在研究区—区县单元—小流域三个不同量级的空间尺度,基于蓝水绿水视角,对贵阳市非城镇地区的水文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降水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植被覆盖度的不断增加,三个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绿水量均呈线性增长趋势;渗漏量在区县和小流域空间尺度,产生了少量异常值,但均为小数点第三位之后的微小波动;水文变化趋势总体上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SVAT 模型对研究区水文变化过程的模拟,尺度效应影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4.
贵阳保利国际广场3号楼为结构体系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其上部不规则布置的剪力墙与下部裙房大柱网之间的荷载传递较为复杂,需要设置高位转换层。为明确整体结构荷载传递路径,缓解高位转换产生的刚度弱化,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本工程采用宽梁转换体系。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要点要求,先从整体上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再结合有限元软件对结构中至关重要却相对薄弱的转换层楼板及转换梁进行了详细有限元分析,最后依据相关规范对宽梁转换构件进行设计及复核。结果表明,该宽梁转换体系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可供其他工程中转换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华  时国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3):149-150
贵阳花溪地区在中三叠世晚期为地表暴露期,遭受地表喀斯特化成岩作用较强。垄头组上部的渗流豆、鸟眼构造、帐篷构造、微型钟乳石发育,在台地边缘带形成钙质风化壳。本文通过分析古喀斯特微型钟乳石的沉积特征和成因机制,认为是地表淡水渗流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It is known that, in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Guizhou will be built into a major base for deep processing of resources. Non-ferrous metals, one of the eight ...  相似文献   
17.
戴琼  张燕龙 《城市建筑》2014,(16):30-33
日益攀升的建筑高度给酒店带来前所未有的景观角度和空间体验,同时超高层建筑特有的空间组织方式和结构类型也给酒店设计提出了诸如如何协调酒店与多种功能空间的关系、如何对在平面铺开叠加的功能流线进行竖向集约组织、如何将超高层建筑节点与酒店中的节点空间结合设计等新的课题.本文尝试通过对两个项目的图解分析和一次设计实践的回顾与思考,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针对贵阳工厂环境下口头任务对接缺乏依据性、出现事故难于追责的问题,引入深度学习模型改善贵阳方言工厂指令识别效果.自制贵阳方言工厂指令数据集,搭建指令识别系统,依次训练六种模型,其中包括拥有9层隐藏层的深度神经网络.在同一测试集下,系统随训练的进行逐渐提升性能,在DNN模型下识别错误率降至最低,远低于单音素模型识别错误率...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土壤源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及资源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层地温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对解决能源短缺、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有很大帮助。在分析贵阳市土壤源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现场热响应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区内热物性参数、地层的热效应试验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壤源浅层地温能进行了适宜性分区,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贵阳市浅层地温能的总换热功率和开发利用潜力。贵阳市土壤源浅层地温能如能充分的开发利用,则冬季可供暖面积1.95×108 m2,夏季可制冷面积1.95×108 m2,推广和利用浅层地温能对贵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旅游城市评价主要是基于生态文明基础上对城市整体旅游价值的评估。以贵阳市构建生态旅游城市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旅游资源标准及贵阳市政府出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相关政策,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生态保护3个方面,筛选20个指标构建了贵阳市旅游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邀请专家提出了指标测度及评判方法,对专家的权重数据运用理想点法(TOPSIS)甄选最优评价方案, 得到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权重, 并经一致性检验确定评价效果。构建了贵阳市生态旅游城市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为构建生态旅游城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