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67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638篇
电工技术   1645篇
综合类   1522篇
化学工业   1945篇
金属工艺   1106篇
机械仪表   3376篇
建筑科学   2618篇
矿业工程   1147篇
能源动力   2091篇
轻工业   412篇
水利工程   753篇
石油天然气   1984篇
武器工业   97篇
无线电   9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16篇
冶金工业   676篇
原子能技术   248篇
自动化技术   53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653篇
  2014年   1326篇
  2013年   1138篇
  2012年   1592篇
  2011年   1765篇
  2010年   1285篇
  2009年   1309篇
  2008年   1097篇
  2007年   1477篇
  2006年   1353篇
  2005年   1148篇
  2004年   1025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605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某洗煤厂渣浆介质泵介质密度高,负荷较重,导致拖动该渣浆泵的异步电动机接近过负载,电动机定子绕组发热严重.同时,渣浆泵在运行中调节出口阀门控制流量,致使出口压力偏大,给设备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改用机械调速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并取得较好的节电效果.  相似文献   
92.
新型采油车是在奔驰车底盘上加装机械采油系统构成,其动力由取力器从发动机取出,通过液压传动系统传递给采油抽子,进行采油作业。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与其他采油车相比,这种新型采油车具有功率大、采油抽子具有自我保护功能、钢丝绳密封寿命长、可全方位对中油井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
井下气液混输泵试验台架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对新研制的井下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样机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1套气液混输泵试验台架。整个试验台架由泵级部分、吸入部分、排出部分和数据采集部分组成。在给出试验样机基本结构和试验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样机的试验方法和步骤,通过试验得出样机在设计转速下输送纯水和含气体积分数为40%气液混输工况下的外特性曲线。前期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新建立的井下气液混输泵试验台架和研制的井下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样机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也为下一步完善设计和今后样机的试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
轴流泵不稳定流场的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福军  张玲  张志民 《水利学报》2007,38(8):1003-1009
流场压力脉动是影响大型轴流泵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时间相关的瞬态流分析理论及大涡模拟方法研究轴流泵内部非定常流动,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泵内水压力脉动结果。通过与实测扬程和功率对比,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泵的流动特征。研究表明,轴流泵内最大压力脉动发生在叶轮进口前,压力脉动频率主要受叶轮转频控制;在叶轮进口与出口处,从轮毂到轮缘压力脉动逐渐增大,而在导叶中间及导叶出口处,结果正好相反。偏离最优工况越远,脉动的相对振幅越大,在60%流量工况下泵内压力脉动约为最优工况的2倍。  相似文献   
95.
To study cell-cycle-related variations in wall permeability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wo approaches were used. First, an asynchronous culture was fractionated by centrifugal elutriation into subpopulations containing cells of increasing size. The subpopulations represented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ell cycle as judged by light microscopy. Cell wall porosity increased when these subpopulations became enriched with budded cells. Secondly, synchronous cultures were obtained by releasing MATa cells from alpha-factor induced G1-arrest. These cultures grew synchronously for at least two generations. The cell wall porosity increased sharply in these cultures, shortly before buds became visible and was maximal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bud growth. It decreased in cells which had completed nuclear migration and before abscission of the bud had occurred. The porosity reached its lowest value during abscission and in unbudded cells. We examined the incorporation of mannoproteins into the wall during the cell cycle. SDS-extractable mannoproteins were incorporated continuously. However, the incorporation of glucanase-extractable mannoproteins, which are known to affect cell wall porosity, showed cyclic oscillations and reached its maximum after nuclear migration. This coincided with a rapid decrease in cell wall porosity, indicating that glucanase-extractable mannoproteins might contribute to this decrease.  相似文献   
96.
带疏水泵加热器出口主凝结水焓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发  陈海平  刘吉臻 《动力工程》2002,22(1):1627-1629
以火电厂热力系统热力单元矩阵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带疏水泵加热器出口主凝结水焓分析计算的新方法,应用表明,其结论与常规算法完全一致,图2表1参3。  相似文献   
97.
周宝洪 《真空》2002,(2):22-23
在简要地介绍了罗茨泵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溢流阀的改进设计,使溢流阀成为既能旁通又能溢流的组合阀,罗茨泵的功能将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98.
地源热泵的地热能利用方式与工程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健敏  叶衍华  彭国荣 《制冷》2002,21(2):30-32
地源热泵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 ,是我国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策略的重点推广项目之一。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四种地热能利用方式。根据笔者的设计经验 ,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些设计参数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9.
水力喷射泵采油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一种采油新工艺 ,1994年通过ISO90 0 1质量体系认证 ,主要适用于稠油井、出砂严重及偏磨、腐蚀严重的油井。 1998年 3月开始在垦西油田K71断块实施该工艺 ,目前有管网式水力喷射泵井 2 7口 ,与常规机械采油相比 ,垦西油田油井免修期由 110d延长到 35 0d左右。介绍了管网式水利喷射泵采油工艺及其在垦西油田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0.
叶片式泵内气液两相泡状流的三维数值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思  吴玉林 《水利学报》2001,32(6):0057-0062
为研究旋转叶片式泵中的气液两相流动规律及泵性能,本文根据气泡泡状流模型提出了一个两相流三维数值分析方法。该数值计算由两部分的计算迭代完成,第一部分是已知含气率分布的连续相(液相)流场的计算。液相流动方程的三维数值求解采用了流面坐标迭代法。第二部分是已知液相流场后的分散相(气泡)轨迹的计算。气泡运动方程中考虑了流场压力梯度差产生的力、气泡周围液体产生的阻力及由于液相质量产生的惯性力等影响气泡运动的因素。通过对气泡运动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可得到泵内的含气率分布。再将两部分的计算进行反复迭代,最终得到收敛解。本文将该三维两相流数值计算方法用于多级螺旋轴流式增压泵叶轮的计算、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从叶轮回转面上看,气泡运动转轨并不明显地偏离液相流线。然而从叶轮子午面上看,几乎所有的气泡,不论其初始位置如何,它们最终都移向轮毂表面。该三维两相流数值计算以其简单实用的特点,有望成为工程中气液两相增压泵的一种有效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