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41篇
综合类   156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2787篇
矿业工程   155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195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5篇
冶金工业   34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静压桩贯入过程中,因桩顶卸荷残留于桩身的应力较为显著。通过成层土地基中5根桩身预埋准分布式FBG光纤传感器的静压桩足尺试验,对开口PHC管桩沉桩过程中施工残余应力性状、沉桩结束17 d内桩身残余应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对后续静载荷试验影响进行了阐述。试验表明,开口PHC管桩桩身残余应力及桩侧平均残余摩阻力随贯入深度呈折线型分布,中性面深度与贯入桩长比值介于0.66~0.92之间,其大小与桩端持力层密实度及桩端残余应力呈正相关关系。土塞效应成为制约开口PHC管桩桩端残余应力不同于其他桩型的主要因素之一;休止期内桩身残余应力逐渐趋于稳定,中性面处桩身残余应力降低幅度介于3.2%~29.88%之间,桩端残余应力降低幅度介于10.78%~32.39%之间;静载荷试验过程中不考虑施工残余应力将高估中性面以上桩侧摩阻力约53.46%,低估中性面以下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分别56.62%,10%。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开口PHC管桩施工残余应力性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沉桩过程中,将发生挤土效应和土塞效应,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基于SMP强度准则,考虑土塞效应,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挤土效应及土塞效应,并推导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力场及位移场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表明,基于考虑中间主应力的SMP强度准则推导得到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力状态及位移场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本文结合云霄翔球广场一期工程静压PHC管桩施工实例,对2#楼主楼采用先引孔后压桩法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使桩端穿过砂层及卵石层进入持力层深度及有效桩长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相似文献   
94.
蒸汽养护可加速水泥的水化,但会对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带来不利影响,不同的蒸汽养护制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不同.文章主要研究水胶比、静置时间、升温速率、恒温时间、恒温温度对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并优化蒸养制度.结果表明:延长静置时间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较快的升温速率、较高的恒温温度和较长的恒温时间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有利,但是对后期强度不利;在优化的蒸养制度下制备的C80免压蒸高强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95.
摘要:文章研究了管桩混凝土在标准养护、免蒸压养护和高压蒸汽养护条件下。不同的混凝土管桩耐久性能指标,以及不同养护温度对管桩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从而得出养护温度与管桩混凝土耐久性的关系。这样既能提高生产效率也保证了混凝土管桩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96.
冯栋栋 《福建建筑》2013,(2):98-99,105
高强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新桩型以其施工方便、承载力高、质量可靠、较为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海南某挡土墙工程为例,分析了高强预应力管桩作为基础桩应用于挡土墙时的水平承载力、竖向承载力及抗剪强度,得出此类管桩的承载力主要由其水平承载力控制,为科学合理的在挡土墙工程中应用高强预应力管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预应力砼管桩是预应力技术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结合体。静压预应力管桩法逐步传统锤击法沉桩工艺,减少沉桩过程污染环境,做到城区沉桩不扰民。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沉桩工艺在广泛应的同时,施工过程工艺质量仍不稳定。对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的有地质条件方面的、材料质量、设计,制桩或打桩施工管理方面的,工序多,涉及环节多,任何加工制作和施工过程控制不严,就会出现质量事故或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98.
张翔 《建筑知识》2013,(9):352-353,360
在深圳报业集团印务厂区续建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复杂,将部分预应力管桩改为冲孔桩,施工中采取了相应措施,保证了冲孔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从而成功完成了桩基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99.
通过管桩振动台模型试脸,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单桩基础结构体系的上部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桩顶最大剪力和最大倾覆弯矩响应幅值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管桩结构体系的各种地震响应不仅与输入的加速度幅值有关,不同的上部结构和场地的动力特性也影响管桩基础地震响应幅值的变化趋势;坚硬场地上结构的地震反应与结构有关,软弱场地上结构的地震响应与场地有关;实际桩-土-上部结构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结构,必须整体考虑上部和下部结构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100.
《工业建筑》2013,(7):72-75
通过对4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在桩身填芯、配置非预应力钢筋等措施对管桩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性能以及刚度退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桩身填芯可以改善管桩的变形能力;在管桩中配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能够显著提高管桩的极限承载能力,对改善管桩的滞回性能、延性性能以及耗能能力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