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21篇
  免费   4265篇
  国内免费   4889篇
电工技术   2322篇
综合类   3371篇
化学工业   3168篇
金属工艺   1231篇
机械仪表   1842篇
建筑科学   8802篇
矿业工程   6593篇
能源动力   1008篇
轻工业   1404篇
水利工程   2695篇
石油天然气   5819篇
武器工业   131篇
无线电   10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93篇
冶金工业   1978篇
原子能技术   541篇
自动化技术   2221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906篇
  2021年   1246篇
  2020年   1246篇
  2019年   1040篇
  2018年   986篇
  2017年   1241篇
  2016年   1401篇
  2015年   1433篇
  2014年   2509篇
  2013年   2456篇
  2012年   2993篇
  2011年   3056篇
  2010年   2193篇
  2009年   2253篇
  2008年   2012篇
  2007年   2416篇
  2006年   2376篇
  2005年   2208篇
  2004年   1914篇
  2003年   1648篇
  2002年   1370篇
  2001年   1218篇
  2000年   1007篇
  1999年   906篇
  1998年   662篇
  1997年   599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467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266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ur of 3Y-TZP/Ta (20 vol%) ceramic-metal composites and 3Y-TZP monolithic ceramic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against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in (UHMWPE)-on-flat wear test under dry conditions, the UHMWPE – 3Y-TZP/Ta system exhibited lower volume loss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than the UHMWPE – monolithic ceramic combinatio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n autolubricating layer that provides sufficient lubrication for reducing the friction. Owing to the lubrication of the liquid media, under wet conditions obtained using simulated body fluid (SBF), similar behaviour is observed in both cases. Additionally, the ceramic and bio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subjected to a low temperature degradation (LTD) process (often referred to as “ageing”)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ur after this treatment. In this particular case, the wear properties of the UHMWPE-biocomposite system were found to be less influenced by ageing in contrast to the case of the UHMWPE-zirconia monolithic material. In addition to their exception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3Y-TZP/Ta composites also showed high resistance to low temperature degradation and goo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making them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for orthopaedic implants.  相似文献   
22.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hygrothermal conditions on the bending of nanoplates using Levy type solution model employing the state-space concept. The nanoplates are assumed to be subjected to a hygrothermal environment. The two-unknown function plate theory is used to derive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n the basis of Eringen's nonlocal elasticity theory.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contain the small scale effect as well as hygrothermal and mechanical effects. These equations are converted into a set of first-order 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constant coefficients. Analytical solution of bending response for nanoplates under combinations of simply supported, clamped and free boundary conditions is obtained.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with those being in the open literature is made. The influences played by small scale parameter, temperature rise, the degree of moisture concentration, boundary conditions, plate aspect ratio and side-to-thickness ratio are studied.  相似文献   
23.
尹向林 《山西冶金》2006,29(1):30-31,34
通过对接轨站设置位置和布置图型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按照能够充分反映接轨站作业特点的交接方式。对接轨站所采用的布置图型进行了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24.
针对火山岩储层的特殊性(复杂性、离散性和随机性),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火山岩测井解释中岩性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技术关键是样本集和初始权重的建立,以及模型的优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会图和多元统计法的学习样本生成方法,即根据取心岩样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用交会图技术建立样本集,采用聚类分析和距离判别法确定初始权重。将研究方法应用在松辽盆地杏山地区火山岩岩性识别问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岩性解释符合率高于90%。文中通过四种岩性识别处理模式的对比研究,表明赋权重处理模式为最优处理模型。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过程中,需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经验和测井曲线信息建立典型可靠的样本文件,同时考虑神经网络方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优选模型和计算参数才能使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5.
焉耆盆地原油物理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发现原油,目前关于侏罗系产层原油的油源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对研究区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原油不仅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在地球化学组成及生物标记化合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应具有不同的来源。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属于典型腐殖型干酪根成因,而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除了具有腐殖型干酪根成因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湖相泥岩生烃的特点。通过原油与各类源岩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与西山窑、三工河组烃源岩及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对比性较好。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与八道湾组、三叠系源岩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认为八道湾组源岩为其主要源岩,三叠系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目前勘探生产主要以八道湾组烃源岩为目标,下一步应加强对三叠系烃源岩贡献区带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26.
湘中海相浅层湘冷1井酸压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冷1井具有气层埋藏浅(400m-500m)、纵向上裂隙发育的特点,属低孔、低渗的含泥质灰岩致密储层。大量室内实验和研究采用“前置液酸压+闭合酸化”工艺技术,并优选了相应降阻酸和闭合酸配方。通过酸压实现了该井工业油气流的突破,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为新区海相浅层气的开发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改造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7.
PX型高效旋风分离器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对PV型旋风分离器气固流动特性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几处影响细粉分离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进气口倾斜、排气管切口及排尘口加防返混锥等结构改进措施.在φ300mm实验室模型试验台上,通过大量对比试验,开发出了一种比现有PV型性能更优良的新一代高效旋风分离器-PX型旋风分离器.实验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PX型比PV型效率提高0.2~1.1个百分点,压力降降低10%~15%.  相似文献   
28.
IBM PC集群计算机ATA磁盘系统升级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概述了IBMPC集群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对该系统在石油地震资料处理应用中存在的ATA磁盘系统故障率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刀片式服务器的ATA磁盘系统进行升级的解决方案。对石油地震资料处理高性能运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机械-射流破岩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旋转钻井破碎井底岩石中仍是以机械破岩为主,理论与实践证明,射流辅助破岩是提高钻井破岩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它们的耦合特性研究极少。文章基于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理论分析,进行了机械与射流破岩耦合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压力和水楔作用对岩石渗流场、应力场具有重要作用,耦合作用比非耦合作用的破岩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实验条件下,砂岩的耦合作用提高破岩效率40%左右,灰岩的耦合作用提高破岩效率20%左右。  相似文献   
30.
汽油烃类族组成测试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爱荣 《石化技术》2006,13(3):37-41
介绍了使用荧光指示剂吸附色谱法、多维气相色谱法的测定影响因素和近红外光谱快速法的分析特点以及三种方法在汽油族组成测定中的应用,并就三种方法对同一试样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找出各种测定方法容易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分析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