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54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矿业工程   78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3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阅读夏昌世先生的三份设计草图,比较中山医学院生理生化馆,华南工学院档案馆和肇庆鼎湖山教工休养所三座建筑对于不同坡地灵活的处理手法,对其基地观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02.
山西农田灌溉用水现状及节水途径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根据山西省农田灌溉用水现状,分析了农田灌溉现状供水量满足作物的需水程度和缺水程度及农田灌溉用水现状水平,并提出了节水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3.
惠民以小型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开展高标准方田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选取近年当地6个高标准方田建设项目,从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建设及管理措施、建设效益等方面分析得出,沿黄平原区通过高标准方田建设可以明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4.
以桃仙镇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着重对农田子系统和畜牧业子系统6年的能流结构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全系统的能量产投比为1.65。农田的光能利用率低于1%,在光能利用上潜力极大;第一性生产的人工辅助能主要依赖于系统外输入;主要畜禽的饲料能量转化率在10%~20%之间。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桃仙镇农业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5.
某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贵州六盘水某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程度,以矿区周边农田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测定Cr、Ni、Cu、Pb、Zn和As含量,分析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并探究其来源。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贵州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超标倍数依次为Cu(5.82)>Ni(2.52)>Zn(2.46)>Pb(1.81)Cr(1.51)>As(1.18),重金属分布显示矿区煤矸石山和洗选厂周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较为严重。单项污染指数均值显示Cu处于重度污染水平,Ni、Zn为轻度污染水平,Pb、Cr、As为轻微污染水平;综合污染处于重度污染级别。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u、Ni、Zn、Pb处于轻度污染,Cr、As表现为尚未污染水平。研究区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68.02,已经达到轻度危害程度,其中Cu、Ni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RI)的贡献最大。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Zn与Pb、Zn与As以及Cu与Pb的相关性较强,表明Zn、Pb、AS、Cu的来源较相似,为第一类来源,主要源于采矿活动产生的三废;Ni、Cr分别为第二、三类来源,第二类重金属来源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机械损耗有关;第三类重金属主要受土壤母质影响。4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处于重度污染,轻度危害程度,Cu、Ni是研究区土壤影响最显著的生态风险因子,重金属主要源于采矿活动产生的三废。  相似文献   
106.
若干农田降雨地表径流计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当前国内外农田降雨地表径流预测方法进行综述,介绍降雨地表径流总量预测中的统计分析法、径流曲线法、人工智能法以及降雨径流过程实时预测中的水文学法、基于水量平衡与能量守恒的动力学法等5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现有预测方法在描述农田降雨入渗产流这一复杂机理问题上还存在着严重的精度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入开展农田降雨入渗产流机理研究,以期研发一套较高模拟精度的适用于农田降雨地表径流预测的机理性模型,为进一步防控因降雨冲刷作用引起的土壤侵蚀以及农田非点源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农田旱涝监控系统.该系统借助ZigBee技术在低速率无线通信方面的优势,对农田植物生长期间不同深度的农田湿度进行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不仅实现了农业种植的科学管理,还为及时掌握农田的旱涝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下坝水电站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乡境内,地处乌江水系一级支流的清水河干流中下游,是清水河水电梯级开发的第一级。由于原规划下坝水电站的正常水位980 m,库区淹没农田12.3 hm2、旱地7.3 hm2、防护林40 hm2,同时涉及房屋搬迁,库区内部分公路、桥梁需改线,工程实施难度大。为了从充分开发水资源和保护耕地资源,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淹没的耕地大多为基本农田,耕地更显宝贵,而且《清水河干流水电规划报告》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因此从保护耕地资源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对其电站正常蓄水位进行论证是非常必要的。结合下坝水电站原水电开发规划确定的正常蓄水位为980 m。为此,下坝水电站不同设计水位耕地受淹、水文地质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拟定了970 m、972 m、976 m、980 m和982 m 5种正常蓄水位规模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09.
洪山灌区是一个老灌区,输水渠系线路长,数量大,质量差,田间灌溉工程老化失修、损毁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不高;灌区地势倾斜不平,大多数农田仍然是大水漫灌,田间水量损失严重。因此,灌区农业节水改造的重点应是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  相似文献   
110.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中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理论研究,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黄河南岸的达拉特旗从农田防护林的结构、林带配置、主要造林技术、建后抚育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提高农田防护林建设成效的一些对策和先进技术,值得在沿河平原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