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92篇
  免费   957篇
  国内免费   1527篇
电工技术   29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67篇
化学工业   619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520篇
矿业工程   547篇
能源动力   520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3332篇
石油天然气   1508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537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736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994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352篇
  2011年   1645篇
  2010年   1084篇
  2009年   1024篇
  2008年   936篇
  2007年   1174篇
  2006年   1392篇
  2005年   1223篇
  2004年   1104篇
  2003年   1097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毛家河水电站库区岩溶发育特征及邻谷渗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家河水电站位于碳酸盐岩地区,库首距左岸邻谷可渡河14—23km、距右岸邻谷北盘江干流14.8km,水库两岸大型落水洞、溶洞及地下岩溶管道相对较为发育。为初步判断水库存在邻谷渗漏的可能性,对水库两岸可溶岩地层岩溶发育形态、特征及规律进行了勘察,并根据现场地质调查资料对3条可疑渗漏带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2.
水库淤积初步平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淤积平衡问题对于确定淤积危害程度、可持续利用标准等都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已建、在建和规划水库淤积情况,对水库淤积初步平衡后淤积变化趋势与设计淤积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商榷。研究表明,水库淤积初步平衡后,兴利库容淤积发展仍然很快,库尾河床与水位抬升仍在继续,并未最终稳定。水库淤积平衡应该更加注重兴利库容淤积情况和库尾河床与水位抬升趋势,仅仅关注总淤积量变化情况是不够的。从区域长远利益考虑,大江大河上的水库设计淤积年限还应大大加长。  相似文献   
113.
苏里格低渗强非均质性气田开发技术对策探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集层具有低渗、强非均质性、中强压敏的特点,气井产能低,稳产期短。根据单井模拟及生产动态分析,气井低产量生产可以降低压敏效应的影响,加强气井低产量生产阶段的管理,有利于合理利用地层能量,提高井控外围低渗区储量动用程度;分层压裂、多层合采可以在纵向上充分动用气井控制储量,增加气井最终累计产气量和稳产时间;地质研究与地震相结合,是提高储集层预测精度和钻井成功率的技术关键;降低成本,争取优惠政策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4.
激电法找油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电法是非地震物探手段中的一种,由于油气在向上渗透的过程中会与地层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形成次生黄铁矿,激电法正是通过发现油气藏上方形成的次生黄铁矿晕来寻找油气的一种间接找油方法。通过详细介绍激电法寻找油气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等,从实践角度论述了激电法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范围及其特点,最后通过兴例说明了其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5.
单层开采的圆形定压边界两层油藏压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分析具有越流的多层油藏的压力动态,采用有效井径的概念,在半透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圆形定压边界、两层越流油藏单层开采时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了拉氏空间中以Bessel函数表示的精确解。数值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单层开采的两层油藏与全部打开的两层油藏的压力动态基本相同,都表现为3个阶段:早期是介于两个渗透层之间的均质流动;中间为过渡段,导数曲线出现下凹特征;晚期表现为整个油藏的均质特征。随着边界距离的增加,压力导数值趋近于0.5。半透率越大过渡段出现得越早。导数曲线下凹程度越小;储容比越大导数曲线峰值越小,导数曲线下凹程度越小;随着两层渗透率比值变小。过渡段变短,导数曲线下凹程度变小。图1参9  相似文献   
116.
张洪军 《钻采工艺》2003,26(5):55-56
建立了水驱强度影响下的水驱油渗流数学模型,在获得数学模型解的基础上,计算了考虑井筒储存、表皮效应以及水驱强度影响下油井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典型曲线,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通过这些研究为水驱油藏的试井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水驱油藏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7.
万家寨大坝外部变形控制网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泽宇 《电力学报》2003,18(4):332-333,342
结合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外部变形控制网测量项目 ,从控制网的布设、标点建造、观测、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实际观测结果说明 ,该控制网能够准确反映大坝运行状态 ,满足工程安全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118.
从地层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局部构造形变、断裂作用等多方面分析了ZJD地区裂缝的成因机理。利用地震资料确立了该区地层层速度与地层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运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地层曲率和相干体等技术对该区裂缝性储层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预测了该区主要的裂缝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119.
金沙江防洪(库容)规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长江灾害洪水特征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全沙江水库的防洪库客、防洪目标、防洪特点和调度原则,并对防洪库容的作用进行了估算和分析。从多方面比较了虎跳峡高坝方案与低坝方案,结果表明:高坝方案的效益明显高于低坝方案,而两者所需付出的代价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0.
裂缝性油气藏采收率:100个裂缝性油气田实例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世界上100个裂缝性油气藏的综合评价,研究储集层及流体本身的性质(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黏度、可动油比例、含水饱和度、润湿性及裂缝分布特征等)和驱动机制及油藏管理战略(优化日产量和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其最终采收率的影响。将裂缝性油气藏分为4类:I类的基质几乎没有孔隙度和渗透率,裂缝是储存空间和流体流动的通道;Ⅱ类的基质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裂缝提供流动通道;Ⅲ类(微孔隙)的基质具有高孔隙度和低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裂缝提供流动通道;Ⅳ类(大孔隙)的基质具有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和流动通道,裂缝仅增加渗透率。对26个Ⅱ类油气藏和20个Ⅲ类油气藏的开采历史的研究表明:Ⅱ类油气藏的采收率受水驱强度和最优日产量控制,日产量过高会很容易破坏Ⅱ类油气藏,一些Ⅱ类油气藏如果管理得当,采收率可以很高,不需要二次或三次采油;Ⅲ类油气藏的采收率主要受岩石和流体本身性质的影响,特别是基质渗透率、流体重度、润湿性以及裂缝强度等,不进行二次或三次采油不可能完全开采,往往需要采用一些提高采收率的专门技术。以往将Ⅱ类和Ⅲ类裂缝性油气藏归为一类,认识它们的区别将有助于选择更好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