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9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271篇
电工技术   185篇
综合类   708篇
化学工业   116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3805篇
矿业工程   358篇
能源动力   54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479篇
石油天然气   6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篇
冶金工业   14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文章结合工程设计经验对自贡地区的高层建筑在选用天然筏板基础的设计过程中,对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涉及到的重要的地基沉降计算、结构设计和地下水等有关问题的处理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在一般高层建筑中采用天然筏板基础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工程探讨。  相似文献   
42.
针对循环动载作用下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沉降,研究解决在移动条形荷载作用下层状介质动应力和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层状介质残余应力、永久应变与残余沉降计算2个基本问题.采用Fourier积分变换与递推矩阵方法,依据平面问题动力微分方程、边界条件与层间连续条件,推导得到移动条形荷载作用下的层状介质动应力解析解.考虑应力水平和应力路径的影响,提出新的永久应变经验公式,通过卸载条件下附加永久应变的弹性边值问题求解,获得循环动载作用下层状介质残余应力与长期沉降的表达式.针对3种不同路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环道试验,研究路表残余长期沉降变化规律;通过实测值和预测值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3.
典型城市承压含水层区域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因没有处理好承压水影响而产生的基坑工程事故,研究承压含水层特性.以调查研究杭州钱塘江承压含水层特性为主,参考上海、武汉、北京、天津4个城市有关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材料,研究这5个城市的承压含水层特性.比较分析这5个城市的承压含水层埋深、厚度、水位、顶板厚度等特性,介绍各城市典型的工程实例、承压水处理方法及抽降承压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杭州、上海两地潜水与承压水的越流效果不明显,可视条件选择全降水或隔渗帷幕结合减压降水;武汉地区承压含水层埋藏浅,上层承压水可以采用疏干的方法;北京、天津两地单层含水层和隔水层厚度较小,可以尝试自渗降水.  相似文献   
44.
在盾构穿越复合地层沉降敏感区段时,对该区段的施工沉降进行了严密观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出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沉降变形的一般规律.在工程实施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沉降控制措施,确保敏感区段的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5.
在前人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采空区工作的基础上,基于采空区在沉降作用下形成的破坏"三带"的结构特点,依据其导电性差异,分析了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查明采空区"三带"分布的可行性,并提出,利用该方法不仅可圈定出地下采空区的位置,又能查明采空区沉降评价所需"三带"的分布特征。实践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采空区沉降评价中低耗高效,信息丰富,探测精度高的行之有效的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46.
利用小波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及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以累积沉降样本和间隔沉降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对沉降进行了分析预测,证明了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间隔沉降样本进行沉降分析预测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
为了评判施力盘作用下地面的承载安全,进行了一般均质地面承载力静态与动态荷载现场试验.采用平板载荷静态加载方法进行了模拟施力盘静态荷载的平板载荷试验,根据相似准则π定理进行了缩比施力盘动载试验.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静载条件下沉降量随时间变化的S-t曲线,不同尺寸承载板在相应载荷作用下的地面土体沉降量之间关联关系的P-S/D曲线及动、静荷载下载荷与沉降量关系的P-S曲线以及动静载荷对比的P-S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进行现场试验的均质地面,S-t曲线表明静态加载方法合理;P-S/D曲线在极限载荷内呈线性比例关系;动载下的沉降量S远远小于静载条件下的沉降量S,动载下的土体变形刚度较静载下的变形刚度高,瞬间动态荷载造成的地面沉降可忽略.  相似文献   
48.
以界南河颍河至泉河段治理项目(一期)工程为例,利用 PLAXIS 有限元软件在不同规格的波浪桩挡土高度和施工工法等设计和施工组合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总结波浪桩桩顶位移、岸后地面沉降的变化规律。选用打入式沉桩法时波浪桩悬臂段挡土高度宜控制在 2.0~3.0 m 范围,相关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9.
结构监测是确保工程结构建设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预测模型对结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成为了当前结构沉降预测研究的重点。针对传统预测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用于结构沉降预测存在的预测精度不够高、模型结构复杂、训练耗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度学习的结构沉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实测地铁地下隧道沉降监测数据对宽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和深度置信网络-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BLS)应用于结构沉降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其训练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验证了所提出的宽度学习算法应用于结构沉降预测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武汉地区长江一级阶地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地层,承压水与长江和汉江贯通,地下水位的变化极易对该区域的基坑工程造成危害,尤其是当基坑地连墙存在渗漏点时。假设承压水位上升导致渗漏点出现渗水或流砂,渗漏点逐渐增大甚至会威胁地连墙稳定,或导致墙外地表下沉。以武汉地区某临江基坑为原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针对地下水位升高引起地连墙薄弱点出现渗透的问题,研究基坑的变形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基坑地连墙上部预设薄弱点且承压水位超过地连墙薄弱点时出现渗漏破坏,造成的地连墙外侧地基沉降明显增大,且影响范围大,这与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规律显著不同。研究成果为武汉地区长江一级阶地受承压水位影响的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