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7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电工技术   181篇
综合类   290篇
化学工业   245篇
金属工艺   142篇
机械仪表   244篇
建筑科学   541篇
矿业工程   133篇
能源动力   163篇
轻工业   60篇
水利工程   566篇
石油天然气   269篇
武器工业   30篇
无线电   2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5篇
冶金工业   65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1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王强 《红水河》2011,30(3):10-12
乐滩水电站船闸及冲砂闸围堰是低水头围堰,枯水期挡水,汛期超标洪水来到前,提前从图堰预留充水段向闸室充水进行内外压力平衡,从而保证了围堰保留段在超标洪水冲刷下,损坏较小,有利于下一枯水期快速修复,重新挡水.笔者有幸参加了该工程的施工,获得的技术经验值得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2.
张拥军  牛运华  杨波 《人民长江》2011,42(16):11-14
汉江兴隆水利枢纽一期土石围堰坐落在50~60 m深的覆盖层上,覆盖层上层为厚15~30 m粉细砂、含泥粉细砂层,抗渗稳定性差,下层为30余m厚的砂砾石层,透水性大。围堰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上接复合土工膜心墙方案。为了解方案的防渗效果,采用二维稳定渗流模型和理正渗流分析软件,计算比较了不同防渗墙深度对应的渗透出逸比降和单宽渗流量。结果表明,悬挂式防渗墙不能有效控制渗透出逸比降和渗流量,与下部相对不透水层接触的着底式防渗墙渗流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3.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发历程及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生物浮岛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水质环境,另一方面还可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和增加收入,所以在水体生态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生物浮岛的起源和发展,对生物浮岛进行了分类,并回顾了生物浮岛技术在全球的研究状况,然后结合其多年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经验来介绍生物浮岛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旨在说明生物浮岛在水体生态...  相似文献   
74.
刘永昶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1):31-33,71
文章阐述了靖远电厂二期虎头咀泵站围堰防渗工程地质条件、技术参数、过程控制等,通过防渗效果分析,认为围堰防渗中达到了预期目的,表明砂砾石灌浆技术在靖远电厂二期虎头咀泵站围堰防渗工程应用取得了成功,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大型全回转浮式起重机平衡系统优化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全回转浮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况特点,在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下,将浮式起重机自重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与起升货物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之和的均方根力矩作为目标函数值,建立以平衡系统主要构件强度、刚度、结构尺寸和回转轮压合理性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设计优化数学模型,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浮式起重机平衡系统,最终得出优化数据.该数学模型在具体优化过程中取得较为满意的优化结果,为大型全回转浮式起重机的设计优化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通过改进GPU的渲染到纹理策略加速锥束反投影计算,提高了圆弧轨迹Katsevich锥束CT重建算法的执行效率.在CPU中完成投影数据的滤波处理,并将其重排为四通道浮点纹理载人GPU内存;绑定2个浮点输出纹理到帧缓冲对象的不同绑定点,用于将渲染结果输出到纹理,并同时完成反投影数据的累加计算;将矩形网格编码为四叉树结构用于加速物体切片的绘制.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较大锥角时仍能重建出高质量图像,并获得接近于实时的重建速度.  相似文献   
77.
The planar interface between two simple liquids interacting with 6-12 LJ potentials was simul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at a low temperature. The peculiar physical picture. the new breathing mode, the 2 x 2 matrix of the structure factorsS(k l, and the interfacial dynamic structure factor Slk. ), are reported.Paper presented at the Twelfth Symposium on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June 19–24, 1994, Boulder, Colorado, U.S.A.  相似文献   
78.
本文提出“针对式坦克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它要求“突破性新概念高新技术”,获得“减法设计方法”,因而形成“坦克发展新道路”.运用“系统总体取胜”的系统工程理论,处理好坦克全系统“综合”、全系统与分系统“配置”、分系统与分系统“匹配”、全系统与人及作战环境“适应”四大关系,以“相互同水平组合”替代“单项高水平爬坡”.通过“从系统总体着眼、由边际零部件突破”的途径,善于从各个部分或部件之间的结合部加以突破,实现坦克设计新发展.  相似文献   
79.
湛涛  冯全源 《微电子学》2023,53(5):917-923
提出了在屏蔽栅沟槽型MOSFET(SGT)的沟槽侧壁氧化层中形成浮动电极的结构,通过改善电场分布,优化了特征导通电阻与特征栅漏电容。在传统SGT结构的基础上,仅通过增大外延层掺杂浓度,改变浮动电极的长度和位置以及氧化层厚度,最终得到击穿电压为141.1 V、特征导通电阻为55 mΩ·mm2、特征栅漏电容为4.72 pF·mm-2的浮动电极结构。与相同结构参数的SGT结构相比,在击穿电压不变的条件下,浮动电极结构的特征导通电阻降低了9.3%,Baliga优值提升了13%,特征栅漏电容降低了28.4%。  相似文献   
80.
Micro-supercapacitors (MSCs) as high-power density energy storage units are designed to meet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requiring simple and fast fabrication technology. Herein, a fast and direct solvent-free patterning method is reported to fabricate shape-tailorable and flexible MSCs by floating catalys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FCCVD). The nitrogen-dop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N-SWCNTs) are directly deposited on a patterned filter by FCCVD with designable patterns and facilely dry-transferred on versatile substrates. The obtained MSCs deliver an excellent areal capacitance of 3.6 mF cm−2 and volumetric capacitance of 98.6 F cm−3 at a scan rate of 5 mV s−1 along with excellent long-term cycle stability over 125 000 circles. Furthermore, the MSCs show good performance uniformity, which can be readily integrated via connection in parallel or series to deliver a stable high voltage (4 V with five serially connected devices) and large capacitance (5.1 mF with five parallel devices) at a scan rate of 100 mV s−1, enabling powering the light emitting displays. Therefore, this method blazes the trail of directly preparing flexible, shape-customiz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MS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