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64篇
  免费   7996篇
  国内免费   4145篇
电工技术   3949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8373篇
化学工业   15849篇
金属工艺   1908篇
机械仪表   2392篇
建筑科学   14155篇
矿业工程   5459篇
能源动力   5309篇
轻工业   5187篇
水利工程   19176篇
石油天然气   8425篇
武器工业   312篇
无线电   18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78篇
冶金工业   3420篇
原子能技术   1198篇
自动化技术   3044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1016篇
  2022年   2038篇
  2021年   2524篇
  2020年   2697篇
  2019年   2316篇
  2018年   2213篇
  2017年   2699篇
  2016年   3080篇
  2015年   3064篇
  2014年   5707篇
  2013年   5657篇
  2012年   7005篇
  2011年   7008篇
  2010年   5143篇
  2009年   5345篇
  2008年   4717篇
  2007年   6278篇
  2006年   5828篇
  2005年   5327篇
  2004年   4193篇
  2003年   3819篇
  2002年   3309篇
  2001年   2699篇
  2000年   2257篇
  1999年   1729篇
  1998年   1272篇
  1997年   1034篇
  1996年   809篇
  1995年   750篇
  1994年   548篇
  1993年   412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134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92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以某内陆核电厂址为例,选取90%频率环境来流作为设计基准,建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量与环境流量等比分配的动态排放模式,采用EFDC数学模型作为模拟手段,分析基准年逐月来流过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分配方式与环境水体中核素浓度变化的关系,模拟常态化实际来流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动态排放控制条件和水域浓度规律。应用于典型案例,提出瞬时排放量控制上限与环境流量等比例动态分配相结合的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并提出瞬时排放量上限的合理取值为3倍年均排放速率。结果表明,该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可有效降低受纳水域高浓度出现时间,并实现最大峰值浓度合理控制,削弱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环境水体的影响。这对内陆核电厂排水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福建数座河口水闸发生剧烈淘刷,闸上游和下游的最大冲刷深度达到闸室高度的0.5~1.2倍,且屡修屡毁。有的水闸经多次除险加固后,不得不再花巨资重建。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揭示了河口水闸下游水位因受东海大潮差海潮影响发生剧烈波动时的变化规律,发现了水闸泄流过程中的间歇性淹没及非常工况甚至出现逆流的独特流动现象,给出了典型日孔流及堰流泄流能力动态变化过程线,分析了消能工变化对闸址水流结构的显著影响,并对水闸水毁修复前后闸下冲刷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水闸修复前闸下涨急最高水位4.53 m,修复后下降0.67 m,水闸修复后逆流现象减弱。修复后首次水跃位置往上游移动了35 m,平均水跃高度下降47.46%,闸后及二级池末端最大流速2.27 m/s和0.08 m/s,较修复前分别下降了40.58%和96.48%。常遇泄流条件下,水闸的淹没度和泄流能力呈现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当西溪水闸62#先启孔全开,上游保持正常高水位3.2 m,下游为最低潮位-0.72 m时,修复后最大冲刷深度减少64.48%,消能防冲效果十分明显。研究成果对河口水闸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大面积水域浓度场难以实现实时测量、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采用了一种多通道荧光测试系统和方法。首先,基于单色光诱导荧光检测浓度(LIF)原理,使用探头获取离散点的浓度参数。然后,经总线或通信网络技术,将数百个测点连接起来。最后,通过数据总线或网络将采集的数据输送到中央测控计算机中,处理离散的数据后形成完整的浓度场。在恒定流浓度场中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染物测量相对误差均值不超过5%,单次测量相对误差最高值为8.33%,传感器线性度不超过5%,可检测的荧光素钠溶液浓度分辨率为0.001 ppm,系统测量稳定、精度较高。相较于其他浓度测量方法,该系统具有测量面积大、实时测量的优势,可为水污染防治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断裂构造发育对贵州两岔河水库岩溶渗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两岔口水库地质环境复杂,断层构造发育破坏了库区地层结构,导致岩溶渗漏。为保证两岔河水库的正常运行,主要针对其岩溶渗漏的地质问题,在开展工程地质测绘、岩溶调查统计、钻孔勘探及压水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断裂构造对地层结构、岩体完整性、岩溶发育及水库渗漏的控制影响。研究表明:断层构造发育破坏了库区地层结构,形成"构造切口",水库左岸不能形成地层封闭;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极破碎,地下岩溶强发育,易形成水库岩溶渗漏;地下岩溶管道发育方向基本和断层走向一致,断层构造对岩溶发育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水库渗漏为折线式复合型渗漏。研究成果为岩溶地区水库防渗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北方渠道大多使用保温板防止混凝土衬砌受冻胀破坏。在计算保温板厚度时为了降低成本,容易忽略保温板使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保温效果变差的情况,使混凝土衬砌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便提前被破坏。内蒙古河套灌区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受酸雨、冻融作用、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保温板保温效果平均每年降低0.9℃,其中受含水量变化的影响最大。经试验测得:聚苯乙烯保温板(EPS)含水量每增加1%,会导致导热系数增大5%。基于多层材料串联热阻叠加原理和热阻等效原理,对保温板厚度计算公式进行完善,并提出相应的铺设方法和施工技术要求。该设计对保温板在季节性冻土区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由于目前缺乏对浮式取水口前流场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分析水库水温分层对取水口前各断面流速分布影响为目标,依据某水库水温资料,采用k-ε紊流模型对浮式取水口前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针对水库水温均一和水温分层的两种情况,研究取水口前流速分布,分析水库水温分层对取水口前各断面流速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浮式取水口附近,水温均一和水温分层的流速分布存在着差异,这种差距随着取水流量和淹没深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浮式管型取水设施的应用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为取水水温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以建立水环境实时调控决策支持系统为目标,集成综合数据监测体系、数据库、流域入河污染物负荷模型、河流水环境模型、水环境承载能力与污染负荷动态调控模型、GIS平台等众多模块,提出了系统组成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多种数学模型间的集成链接方法、GIS显示体系与数学模型间的交互方法、水环境状态实时模拟与基于调控措施的方案模拟等系统集成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水环境实时调控与数字化管理功能在复杂大系统中的实现思路与方法,为复杂水环境调控系统的开发与集成提供了简单实用的集成模式。系统在北运河水系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方法实现了北运河的实时调控模拟,提高了区域水环境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研究成果对水环境实时调控与决策系统的建立及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引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设施特点,应在工程建设期直至运营管理期对引调水工程适时进行无损检测,并对其建筑物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详细介绍了工程设施实体质量无损检测的主要内容、适用方法及检测结论等,为工程实体质量控制以及工程建设整体质量保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工程应用实例验证,说明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期间的实体质量检测可判定所检测出的工程质量问题缺陷是否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从而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河北作为京津冀发展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水量问题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水量和水质进行研究。基于农业和工业生活两部分,选取N肥、P肥、COD为关键污染物,以水环境最大允许容量为依据,计算了河北省2004—2015年的灰水足迹,并以此为基础,对2030年单位产值造成的灰水足迹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12年间河北省灰水足迹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农业灰水足迹以N肥为最关键污染物,随着化肥总量和平均施肥水平的增加不断增长,年均增长率0.87%;(2)工业生活灰水足迹总体呈现增长趋势,阶段内呈现下降趋势。以2011年为界,河北省灰水足迹从由农业灰水足迹决定转变为由工业生活灰水足迹决定,且工业生活灰水足迹和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性较强;(3)通过IPAT模型分析发现,农业灰水足迹除2004,2013,2015年外,其他各年份可持续性均较差,2004—2010年工业生活灰水足迹的可持续性好于2011—2015年。未来若按照现有水平继续发展,到2030年河北省单位农业产值造成的灰水足迹将下降为0.05 m~3/元,单位工业生活产值造成的灰水足迹将下降为0.006 m~3/元。  相似文献   
1000.
长大隧洞工程建设中地下水处理的实践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81.779 km)为例,围绕该隧洞建设过程中的地下水问题,介绍其总体富水情况以及地下水预测方法。通过对秦岭各支洞抽排水措施的综合研究,给出了抽排水方案的设计步骤,结合不同涌水的处理提出了突涌水的处理思路,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先进的突涌水预测手段及应用效果。根据秦岭隧洞抽排设备的配置思路以及洞外环保处理情况,指出了目前地下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处理情况的介绍、探讨和分析,对长大隧洞处理类似地下水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