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6篇
  免费   3342篇
  国内免费   2255篇
电工技术   3984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3867篇
化学工业   3442篇
金属工艺   945篇
机械仪表   1433篇
建筑科学   3795篇
矿业工程   1450篇
能源动力   1315篇
轻工业   1963篇
水利工程   1781篇
石油天然气   2865篇
武器工业   293篇
无线电   23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86篇
冶金工业   1432篇
原子能技术   663篇
自动化技术   3186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762篇
  2021年   1182篇
  2020年   1003篇
  2019年   767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945篇
  2016年   1140篇
  2015年   1227篇
  2014年   1904篇
  2013年   2009篇
  2012年   2304篇
  2011年   2655篇
  2010年   1954篇
  2009年   2078篇
  2008年   1934篇
  2007年   2318篇
  2006年   2069篇
  2005年   1752篇
  2004年   1417篇
  2003年   1222篇
  2002年   1061篇
  2001年   897篇
  2000年   719篇
  1999年   604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380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64年   10篇
  1961年   8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介绍一种基于系统瞬时效率优化的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最佳分离因子的三重迭代确定方法。得到最佳分离因子与车速和需求功率的函数关系,并基于最佳分离因子开发出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与基于发动机最优曲线控制算法相比,基于最佳分离因子的系统瞬时最优控制算法经济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坡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运用ANSYS软件模拟不同坡角的边坡,分析计算不同坡角边坡的安全系数,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坡角边坡围岩极限破坏时的折减强度参数,分析研究边坡坡角与边坡安全系数F、边坡围岩极限破坏凝聚力c’及极限破坏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是维护退休职工权益、保证他们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分析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企业应树立全局观念,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员工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年金计划;完善政府职能,健全各项法律和制度;完善资本市场,拓宽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使企业年金得到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养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针对传统标准的不足,通过介绍传统公差标准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理论体系,分析开展新一代GPS研究和应用的战略意义,以及影响新一代GPS应用和发展的因素。并阐述了对新一代GPS发展与应用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弹性基础梁复杂弯曲综合因子N的研究,得以应用强度稳定综合理论的解析法对弹性基础梁复杂弯曲的稳定性进行计算.由于圆柱壳轴对称失效变形的微分方程可化为复杂弯曲的弹性基础梁的微分方程,于是圆柱壳和加肋圆柱壳壳板失稳的临界应力公式也可以由此方法得出.最后通过与高强钢的加肋圆柱壳的实验结果和已有工作比较,证明了强度稳定综合理论方法在圆柱壳结构壳板稳定性计算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6.
Statistical techniques represent a reliable tool for classifying, modelling and interpreting surfac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particularly for lakes. The complexity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measured variables, however, is a major problem in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s. Multivariate analysis, such as cluster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FA), wa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for th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data (including water discharges and 28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for Akkulam–Veli Lake, a tropical coastal lake system in Kerala, India. This lake is partially divided into two sub‐systems, namely Veli Lake and Akkulam Lake. Akkulam Lake exhibits freshwater characteristics, in contrast to Veli Lake, which exhibits saline water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of its close proximity to the sea. Thus, studying this lak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water quality variations in both a freshwater and saline water lake in a tropical region. Water quality patterns and variations in Akkulam–Vela Lake over three seasons, including pre‐monsoon (PRM), monsoon (MON) and post‐monsoon (POM), also were studied, utilizing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The organic pollution factor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on lake water quality during PRM.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pollution tends to decrease during MON and POM, a particular situation faced by urban lakes in tropical regions. Polluted stretches in a lake system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can easily be ascertained by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Further, the factors affecting a lake system as a whole, as well as for a particular sampling site, can easily be identified by FA. Improved water quality can be observed during POM. Akkulam and Vela lakes exhibit a wide variation in water quality during all seasons, a finding that corroborates a water flow obstruction from Akkulam Lake to Veli Lake because of the bund existing between the two lakes. The location of the bund is identified as the major reason for different hydrochemical processes in A–V Lake.  相似文献   
997.
影响岩质路堑边坡表层土稳定性因素的敏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渝怀铁路鱼嘴车站岩质路堑植被边坡,采用直剪切试验获得边坡表层绿色防护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选取5个影响边坡表层土稳定性的因素(坡度、土层厚度、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采用数学及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顺序为内摩擦角>坡度>重度>土层厚度>粘聚力,分析表明绿色防护层的内摩擦角是控制其稳定性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98.
半干旱半荒漠地区沙柳周边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与植被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中两个相互依存和影响的重要因素.土壤水分是影响沙地植被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对半干旱半荒漠地区主要植被沙柳根系发育区域内土壤水分的测定,分析了植被周围土壤含水量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含水量与日照、降雨、沙坡位置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引起沙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65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偏小;根系的分布使得植株下方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水分和植物根系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研究冬季沁河(河南段)的水化学特征为沁河水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采集沿沁河及黄河9个断面样品并对样品的主要阴、阳离子和重金属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沁河的主要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沿水流方向沁河取样断面由上到下水化学类型由Ca2+-SO42-+HCO3-型转变为Ca2+-HCO3-型;钙离子占阳离子总量51%,碳酸氢根离子占阴离子总量51%。黄河的水化学离子组成与沁河有较大区别,主要体现在钠离子和氯化物。沁河各点处的硝酸盐含量基本一致,平均为15.34mg/L(以NO3-计);氨氮浓度沿沁河径流路径呈上升趋势,平均浓度为1.42 mg/L(以NH3-N计)。冬季沁河(河南段)的水化学类型主要受控于自然因素,沁河水体中的硝酸盐主要来自地下水,氨氮主要来源于人类排放的污废水。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解析法计算难度大,且难以描述水流系统复杂边界条件和含水层结构的问题,利用GMS软件建立水流系统的剖面二维数值模型,通过软件自动生成流网图,并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部典型剖面为例,分析影响水流系统结构的各种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水流系统的水平发育规模主要受地形(边界条件)控制,而垂向循环深度主要受控于含水层各向异性,水平渗透系数和垂向渗透系数的比值与含水层的结构有关,并且依赖于模型剖分单元格尺寸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