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72篇
  免费   9414篇
  国内免费   5274篇
电工技术   12135篇
技术理论   13篇
综合类   6223篇
化学工业   9950篇
金属工艺   4986篇
机械仪表   3659篇
建筑科学   10951篇
矿业工程   2834篇
能源动力   12772篇
轻工业   2206篇
水利工程   1728篇
石油天然气   4822篇
武器工业   778篇
无线电   51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47篇
冶金工业   4172篇
原子能技术   1340篇
自动化技术   4776篇
  2024年   359篇
  2023年   1754篇
  2022年   2885篇
  2021年   3304篇
  2020年   3509篇
  2019年   3150篇
  2018年   2699篇
  2017年   3200篇
  2016年   3511篇
  2015年   3495篇
  2014年   5633篇
  2013年   5477篇
  2012年   6076篇
  2011年   6814篇
  2010年   5212篇
  2009年   5313篇
  2008年   4836篇
  2007年   5263篇
  2006年   4327篇
  2005年   3462篇
  2004年   2869篇
  2003年   2510篇
  2002年   2260篇
  2001年   1920篇
  2000年   1658篇
  1999年   1369篇
  1998年   1125篇
  1997年   950篇
  1996年   819篇
  1995年   627篇
  1994年   549篇
  1993年   434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20篇
  1990年   313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95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1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SFRC)常温以及经历400和800℃高温后的动态压缩性能,采用改进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结合应变直测技术对其进行了单轴冲击压缩试验.结果表明:经历400和800℃高温后,未掺钢纤维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分别只有常温时的79.2%和38.9%,弹性模量分别降为常温时的82.8%和56.2%,同时,试件的能量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钢纤维混凝土400,800℃对应的峰值应力分别降为常温时的76.8%和39.0%,弹性模量稍有降低,分别为常温的91.8%和82.7%,较基准混凝土有了较大的提高.钢纤维的加入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极限应力对应应变,曲线的下降段较为平缓,同时增强了混凝土的能量吸收能力,在20,400和800℃时,分别提高了38.5%,27.5%和25%.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25个结构钢缺口板进行的单向拉伸断裂试验,验证了提出的结构钢广义屈服模型和椭球面断裂准则.用ANSYS软件中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和用户编程功能UPFs,将提出的静水应力型广义屈服模型编制成子程序模块,对结构钢缺口板断裂试验进行了基于广义屈服模型和椭球面断裂准则的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裂纹起始于缺口边缘内侧,裂纹在厚度方向贯通后沿宽度发展,试件最终断裂于缺口薄弱断面.缺口板断裂应力场分析表明,提出的椭球面断裂准则对预测结构钢缺口板初始开裂具有广泛适用性和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993.
软岩巷道破裂特征与分阶段分区域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软岩巷道维护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该类巷道围岩内部裂隙发展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以某矿典型的软岩巷道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巷道围岩组份及微结构的特征;现场测试了巷道围岩内部破裂发展过程和规律,得到了典型软岩巷道围岩内部裂隙扩展贯通具有阶段性和非均匀性的破裂特征;根据巷道破裂发展的时间效应和区域特征,提出了分阶段、分区域控制的关键技术,包括:分阶段喷射混凝土、锚杆(索)强力支护、围岩注浆加固的过程控制和重点部位的加强支护技术.现场工程实践表明,针对软岩巷道破裂特征的分阶段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破裂的发展,实现该类巷道的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994.
制造任务分解与制造单元级资源配置协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制造任务分解与资源配置脱节的问题,提出了制造任务逐层分解与制造单元级资源配置协同优化的方法,建立了协同优化流程.在对制造任务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任务模型和制造单元资源模型,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和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在遗传算法求解搜索过程中所获得的动态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并随着求解搜索过程的深入对变异幅度进行调整,以达到全局优化和加快收敛速度的目的.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时变性、非线性、多变量、大滞后等特性,提出了采用启发式全局寻优的蚁群优化算法对整个系统进行能耗寻优.通过建立空调系统能耗数学模型,采取蚁群算法对模型能耗最小化寻优,分析了信息素变挥发系数算法的收敛性,指出了算法以概率1收敛到最优解.同时对系统进行了控制结构改造及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法使空调系统能根据负荷变化进行参数动态调整,实现各设备运行匹配良好及工况较佳的目的,平均节能率达22.3%,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对现有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节能改造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空洞”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传感器节点分两次抛洒的能耗平衡策略。基于圆形区域网络的多跳传输方式,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模型,并在各圆环内对传感器节点进行不均匀抛洒。为了克服节点密度较大圆环采集数据的冗余性,首先在各圆环内等密度抛洒只具有传感功能的节点,第二次抛洒的节点仅作为中继站向相邻圆环转发数据,根据节点平均能耗相等的原则,确定各圆环内的中继节点密度。传感节点和中继节点分别进行抛洒,不仅节省了硬件成本,而且减轻了网络的传输负载。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平衡节点能耗,缓解能量空洞问题,从而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97.
随着青西油田复杂裂缝型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深入,对双孔介质储层裂缝孔隙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定性评价,更需要定量评价.针对下白垩统裂缝型储层,阐述了利用岩芯裂缝观测和描述资料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标定,结合PoroSpect、FVI、PoroDist等软件计算裂缝孔隙度,以及利用双侧向经验公式计算裂缝孔隙度,从而实现双孔介质储层的定量评价.经青西油田岩芯地面核磁实验验证,与上述测井计算的裂缝孔隙度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应用于青西油田裂缝型储层,实现了油田双孔介质储集层的定量评价,提高了油田地质储量计算的准确性,为油田开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基于Hough变换的SAR图像舰船尾迹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与K均值聚类检测舰船尾迹的算法。该方法通过归一化Hough变换求出原图像尾迹所在直线的平均能量值,由于原图中的尾迹往往并不规则,导致能量最大值并不是整条直线的最佳统计代表值,其周围会有一些能量次大的点出现,且形成一个由若干能量点组成的点集。该文引进了K均值聚类方法,将这些点集归类,归类后的每一类的类心能很好的代表一条尾迹,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高能级强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8000、12000kN·m高能级强夯大面积处理地基加固的综合检测试验数据,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及黄土地区的特殊性,得到了高能级强夯在黄土地区的有效加固深度、湿陷性处理效果;分析了高能级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加固效果、加固深度及能级变化对地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高能级强夯的加固机理,尤其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提供了依据,也为高能级强夯的大面积设计、施工和检测提供了优化数据。  相似文献   
1000.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molten slag is an importa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for designing the refining process in electric smelting furnaces.Though conductivities of many slag systems have been measured,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of conductivity with slag composition and temperature are still very limited.In this article,the Arrhenius law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conductivities for CaO-MgO-Al2O3-SiO2,CaO-Al2O3-SiO2,CaO-MnO-Al2O3-SiO2,as well as CaO-MgO-MnO-Al2O3-SiO2 systems,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