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69篇
  免费   8815篇
  国内免费   5675篇
电工技术   6172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9691篇
化学工业   10583篇
金属工艺   3734篇
机械仪表   7228篇
建筑科学   9468篇
矿业工程   5961篇
能源动力   4550篇
轻工业   4011篇
水利工程   3528篇
石油天然气   8291篇
武器工业   1232篇
无线电   50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624篇
冶金工业   4689篇
原子能技术   1179篇
自动化技术   12185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1158篇
  2022年   1987篇
  2021年   2626篇
  2020年   2881篇
  2019年   2414篇
  2018年   2351篇
  2017年   2879篇
  2016年   3182篇
  2015年   3282篇
  2014年   5574篇
  2013年   5988篇
  2012年   6659篇
  2011年   7331篇
  2010年   5306篇
  2009年   5378篇
  2008年   5050篇
  2007年   5921篇
  2006年   5620篇
  2005年   4810篇
  2004年   4120篇
  2003年   3399篇
  2002年   2961篇
  2001年   2503篇
  2000年   2098篇
  1999年   1763篇
  1998年   1410篇
  1997年   1227篇
  1996年   1014篇
  1995年   926篇
  1994年   800篇
  1993年   527篇
  1992年   474篇
  1991年   372篇
  1990年   296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134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89篇
  1983年   63篇
  1982年   78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51篇
  1978年   31篇
  1977年   31篇
  1964年   30篇
  1955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CO2非混相驱微观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利用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应用微观网络模拟技术观察了原油与CO2间的流动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了CO2非混相驱驱油机理,并确定了CO2与大庆榆树林原油的拟混相压力。  相似文献   
102.
在压力高达1—3GPa、温度为400—700℃的条件下,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了褐煤加水的模拟实验。分析了实验产物中液态烃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压力、温度及恒温时间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模拟液态产物氯仿沥青“A”的有机碳含量为0.91%-2.55%,2GPa条件下其高峰值后移至700℃,说明高压抑制了液态烃的生成,同时压力升高有利于有机质降解产物的环化、聚合和芳构化。在400—600℃条件下,温度升高或恒温时间增长,OEP和Pr/Ph值均减小;而在700℃的恒温条件下,压力增高,OEP和Pr/Ph值均增大。说明有机质的成熟度与温度和加热时间成正相关,而压力增加抑制了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在高压条件下,芳烃演化的主要趋势是甲基化作用,压力升高有利于甲基化反应和甲基重排。  相似文献   
103.
中压蒸汽管道作为工厂的公用管网的组成部分,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用于压缩机蒸汽透平等关键工艺单元,除了对材料有特殊要求外,还要求运行可靠、管内高度洁净,因此对焊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齐鲁石化公司煤代油技术改造工程的中压蒸汽管道的施工,就焊接质量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焊接产生的气孔、夹渣、未焊透等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的焊接质量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4.
灰色预测模型在油气操作成本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油气操作成本是油气田生产消耗的主要项目,为了有效地控制油气操作成本,必须制定准确的油气操作成本计划。而油气操作成本在我国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数据项比较少,给油气操作成本预测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文章根据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采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油气操作成本预测,就可以弥补对预测所需的数据少,而且也无须剔除不可比因素,只要所建模型能满足精度要求,预测结果就可以信赖。  相似文献   
105.
高温高压下甲烷在油里的溶解度大,水包油乳化钻井液中存在油相,钻井作业中钻井液静置期间如起下钻、工具故障抢修等时间过长,储层中的甲烷气体会扩散到井眼里。在钻高含硫化氢及二氧化碳气井时,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更有可能到达与油完全互溶的状态。文章将储层内的水平段井眼的气体扩散区域划分为4个区,外滤饼区、内滤饼区、滤液滞留区、滤液未污染区,根据外滤饼区、内滤饼区、滤液滞留区不同计算参数条件,计算预测了在使用水包油乳化钻井液情况下,储层中天然气通过扩散穿过3个区后,进入储层内井眼段环空导致的环空含气质量浓度变化,对环空内含气质量浓度随扩散时间、含油浓度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定量计算。用伽略金有限元方法求解,计算表明,气体扩散量随钻井液静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水基钻井液加入油后与不加油的钻井液相比增大了气体扩散量。  相似文献   
106.
随着我国天然气主干管网的逐步形成,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市场正在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开始显现,而风险评价模型是其基础工作之一。文章在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区域市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对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区域市场风险评价的模型,并以各区域市场的用气量占全国总用气量的比重为权重,建立起完整的市场风险评价模型,可为评价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市场整体市场风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7.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油气勘探应避开高压水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K1)存在下沟组和赤金堡组2套源岩,目前它们已到成熟阶段。凹陷东侧长沙岭构造在下白垩统下沟组和赤金堡组储层中也发现油藏,但主要分布在高压水层的顶部及下部,而高压水层段存在良好的储层,并未发现油气。文章根据高压水层段的储层荧光特征,通过储层烃与源岩的对比,分析了下白垩统高压水层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水层段,储层荧光弱,储层抽提物特征既不同于赤赤金堡组源岩,也不同于下构组源岩,为就近捕获的产物;高压水层未发生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其形成时间早于油气运移的时间。建议该区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应避开高压水层,选择凹陷附近的圈闭、高压水层以下的层位。  相似文献   
108.
丝网气液分离器分离性能和压力损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丝网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丝网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计算公式。与HG/T 21618-1998《丝网除沫器》中的公式相比,此公式可以用于任意组合的丝网结构,更具普适性,并且能定量分析各种分离机理对分离的贡献。对丝网式空气过滤器计算的结果表明,此公式具有很好的精度,可以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9.
根据不同剥蚀量恢复方法的特点和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实际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滨北地区T5和T4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法和体积平衡-沉积速率法相结合对T5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应用镜质体反射率法、地层趋势分析法和沉积速率法相结合对T4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研究结果表明T5不整合面因经历较长时间的剥蚀,剥蚀量较大,剥蚀量在700~2800m之间;T4不整合面剥蚀量多在200~1000m,在经历剥蚀时间较长的地区和靠近断陷盆地边缘的地区剥蚀量大。  相似文献   
110.
国产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国产风机盘管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指出机组因风量不足、冷量风量匹配不合理以及风机盘管某些设备故障,导致了风机盘管精度低、舒适性差、能耗高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应引起空调设计和运行维护人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