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电工技术   82篇
综合类   224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37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23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50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侵蚀泥沙贡献率的7Be示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蚀泥沙来源的研究对深化侵蚀规律的认识,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7Be示踪技术结合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分别探讨了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片蚀、细沟侵蚀对侵蚀泥沙的贡献率及小区泥沙输移比。研究发现,片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0~2m区域,占总片蚀量的60%以上,细沟侵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2~5m区域,占总细沟侵蚀总量的75%以上,总体而言,侵蚀泥沙主要来源于小区坡面距坡顶1~4m区域,上部和下部泥沙贡献相对较小。对于降雨强度高的15°小区,片蚀泥沙几乎来自与全坡面,坡面不同坡段对总侵蚀泥沙的贡献率从坡顶向坡脚呈增加趋势。利用7Be示踪计算出各小区泥沙输移比在0.643~0.979之内,除5°小区外,其它小区泥沙输移比都大于0.9。  相似文献   
92.
应用改进的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对长江流域某水文站多年月径流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月径流序列具有长程相关性和多重分形特征,并采用二项倍增串级模型,对其多重分形谱拟合,表明月径流序列具有较强的多重分形性。通过对其初始序列、重排序列和替代序列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月径流序列多重分形特征是序列本身的长程相关性和胖尾概率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胖尾概率分布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近60年来我国主要江河枯季径流变化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主要江河的枯季径流系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主要江河1950~2008年枯季径流系列变化过程,对比分析了1980年前后两段时期枯季径流的变化,揭示我国主要江河近60年来水文情势变化及趋势,反映枯季径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94.
本案例采用类比分析法、指标法、定额法、水资源供需平衡法等,结合《大通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水资源管理要求以及国内环境水量研究现状,重点分析论证了工程取水方案的合理性,对《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调水总干渠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复核,确定了受水区2015年、2020年、2030年需水量和逐年缺水量;建立了取水河段可供水量、可调水量计算概念模型,运用Tennant法、区域最大取水能力阈值法、径流调节计算方法确定了取水河段可供水量、可调水量以及各水平年的调水量及其过程和供水保证程度,分析了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总结了同类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的关键思路、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5.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与传统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BP网络算法,利用黄河陕县水文站531 a天然年径流时间序列,建立了黄河中下游年径流长期变化的BP网络预测模型,并以此模型对2001—2050年黄河中下游天然年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①中下游天然年径流在未来50 a变化的大趋势是丰水时段比枯水时段略占优势,要经历2001—2020年相对丰水时段、2021—2026年相对枯水时段、2027—2037年相对丰水时段及2038—2050年相对枯水时段;②黄河中下游与上游的天然年径流变化的大趋势基本一致,但中下游出现连续枯水时段的时间较上游长。  相似文献   
96.
基于小波变换的开都河径流量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都河大山口站1956—2006年的年径流量资料为例,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其水文序列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开都河2006年以后的年径流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开都河存在6 a、10 a、15 a和38 a等4个主周期,其中38 a和10 a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主周期;2006年后的未来几年内开都河将处于偏枯期。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条件下的阜平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采用5 a滑动平均法和线性回归法,对阜平流域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估算了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降水量与径流量有一致性的变化趋势,降水量下降的趋势不明显,而径流量呈显著减少的趋势;1969—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受人类活动影响所减少的年均径流量分别占径流总减少量的21.04%、46.05%、58.30%、54.93%,受降水变化影响所减少的年均径流量分别占径流总减少量的78.96%、53.95%、41.70%、45.07%;随着年代的推移,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逐渐增大,而降水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活动导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要大于降水因素。  相似文献   
98.
1950—2010年黄河径流情势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950—2010年黄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匀、断流和连续枯水段历时较长等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天气变化、植被变化、水利工程对径流的调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影响黄河径流变化的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①长期推行节水和水土保持建设;②建立流域机构统一管理与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管理相结合的黄河水资源管理体系;③积极推进补水工程建设;④建立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排污入河许可等水资源保护制度,提升对污染物输移扩散的预测预报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李仙江流域内水文站观测资料,利用参证站法和面积综合指数法分别对该流域年平均流量和径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李仙江流域径流来源于降水,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是相应的,总的特点是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100.
汉江上游径流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汉江上游径流演变趋势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1950~2007年汉江上游安康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资料,对汉江上游径流在年际、年代、汛期(5~10月)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用径流量的累积曲线对径流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M-K法)来检验径流的趋势变化。趋势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前,汉江上游径流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到了1990年后径流量锐减,进入21世纪后径流量也在减少,但减少趋势有所缓解。重点分析了1990年后汉江上游径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径流减少主要原因为降水量的减少、气温的增高、下垫面的变化、社会经济耗水的增加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