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9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9篇
能源动力   44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通过对不同的纤维原料进行改性,并研究了不同纤维改性后对成纸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纤维经过改性后添加到纸浆中抄纸,对成纸的强度都是有利的。对硫酸盐浆进行部分改性后添加5%到浆料中,抗张指数可从38.28N·m·g-1提高到47.21N·m·g-1,撕裂指数增加10.92%;对高得率浆进行改性后添加1.5%到纸浆中,纸张内结合强度从49.41J·m-2提高到了55.30J·m-2,抗张指数增加48.06%;对木屑纤维改性后添加1.5%到OCC纸浆中,抗张指数从18.89N·m·g-1增加到27.55N·m·g-1,环压强度指数增加13.99%。  相似文献   
72.
真空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在真空条件下热裂解制备了活性炭. 对比了真空与常压条件制备的活性炭的微孔性质、吸附性能及表面形貌,探讨了体系压力、裂解终温、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优良,性能明显优于常压条件制备的活性炭. 在体系压力10.5 kPa、升温速率5℃/min、裂解终温450℃、保温时间60 min时制备的活性炭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分别为1030.43和343.92 mg/g.  相似文献   
73.
绿色产品是否存在其他价值?能否将废弃物转化为具有额外价值的原材料?来自大学实验室和工业公司的研究者们正尝试采用木屑、杏仁壳或其他农产品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纺织品。Ecolastane项目主要致力于研究可再生产业用纺织纤维的生产。  相似文献   
74.
In this work,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wood sawdust (WSD)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kinetics of its pyrolysis has been studied.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proximate and ultimate analysis, lignocellulosic composition, heating value and thermal analysis of WSD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pyrolysis of WSD has been calculated by model-free Kissinger–Akahira–Sunose, Ozawa–Flynn–Wall methods and the average values are found to be 164.24 kJ mol?1 and 173.41 kJ mol?1, respectively. Coasts–Reforn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and reaction order. The predicted degree of conversion of WSD due to heat treatment is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conversion data.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kinetic parameters support the good potential of WSD as pyrolysis feedstock.  相似文献   
75.
A low temperature method was used to produce bio-oil from fir sawdust by means of microwave pyrolysis.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ratios of 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medium to sawdust,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bio-oi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optimized yield of 21.22% is achieved. Bio-oil obtained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product mainly consists of phenolic compounds with esteric compounds as the minor components. Thermal weight loss curves of bio-oil were determined by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in the oxygen atmosphere at different super-heating rates, and combustion kine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76.
对杉木屑进行不同成型直径、含水率及压缩速度条件下的冷态压缩成型试验,分析多个影响因素对木屑成型试样的松弛密度、抗压强度及比能耗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影响试验分析表明,在含水率为16%和成型直径为10 ~ 12 mm时能获得较好的成型参数,压缩速度为40 mm/min时,可获得较大的松弛密度和抗压强度,但比能耗相对较大。通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运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权重系数综合考虑松弛密度、抗压强度和比能耗的重要与次要程度,结果表明:木屑最佳成型因素水平组合为成型直径10 mm、含水率16%、压缩速度40 mm/min,此时木屑试样松弛密度、抗压强度和比能耗分别为0.91 g/cm3、315 N和30.20 J/g,综合加权评分值最高。  相似文献   
77.
在温度为613~693K、压力为20~30MPa的条件下,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在1L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塑料和木屑进行共液化研究,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溶剂填充率、温度、催化剂对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的加入能降低塑料液化对高温的要求,共液化能获得较高的液化油收率。在未添加催化剂的情况下,共液化反应在653K的温度下油收率达最大值24.0%,转化率达83.5%,油的热值为44.6MJ/kg。催化剂的使用能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并获得较高的液化油收率以及转化率。研究发现,HZSM-5分子筛的催化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8.
木屑在循环流化床中的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冷态实验条件下木屑在内径0.28m、高10m的循环流化床中的流体力学特性。着重研究了表观气速U_g=1.81~2.26m/s、循环流率G_s=0.42~0.76kg/(m~2·s)的工况下木屑在循环流化床上升管中颗粒速度与床层空隙率的轴向及径向分布特点。实验发现:循环流化床的下降管中保持足够料高是木屑实现先定循环的必要条件;颗粒在上升管中的流动为典型的环-核结构;面积平均空隙率沿床高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现象。通过将截面按径向位置r/R=0~0.71,0.71~0.93,0.93~1.00分为3个区域,分析了环区、核区和环核过渡区各自的床层空隙率以及颗粒速度沿床高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9.
针对当前国产刨花板原料来源的现状,介绍几种备料工段削片及刨片的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80.
在D90mm×990mm有机玻璃制成的流化床中,对锯末、稻秆以及它们与几种惰性粒子组成的双组分混合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锯末本身流化范围比较窄,与大于本身的粒子混合时,很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分层现象和混合质量比无关;与小粒径粒子混合时,流化情况可以得到改善,并且锯末的质量比越小,流化状态越好。长为0.8mm稻秆不能流化,与河沙混合时,稻秆的质量比小于10%,可以流化,高于10%时不容易流化:当与大粒径的粒子混合时,流化情况明显得到改善,质量比越小,流化情况越好。根据预测双组分混合物的最小流化速度公式计算,发现在生物质质量比较低的时候,试验值和预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