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65篇
  免费   4506篇
  国内免费   2258篇
电工技术   798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979篇
化学工业   926篇
金属工艺   630篇
机械仪表   2221篇
建筑科学   11510篇
矿业工程   1457篇
能源动力   1589篇
轻工业   289篇
水利工程   1625篇
石油天然气   4512篇
武器工业   265篇
无线电   12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27篇
冶金工业   781篇
原子能技术   226篇
自动化技术   3431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500篇
  2022年   1109篇
  2021年   1246篇
  2020年   1442篇
  2019年   1166篇
  2018年   1140篇
  2017年   1297篇
  2016年   1411篇
  2015年   1585篇
  2014年   2689篇
  2013年   2195篇
  2012年   3161篇
  2011年   3455篇
  2010年   2470篇
  2009年   2584篇
  2008年   2417篇
  2007年   2715篇
  2006年   2444篇
  2005年   2097篇
  2004年   1646篇
  2003年   1453篇
  2002年   1129篇
  2001年   976篇
  2000年   764篇
  1999年   679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407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s a figure-of-merit, the rising ratio of crack propagation resistance to fracture initiation resistance indicates a reduction of the brittleness and enhances 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ordinary refractory ceramics. The significant nonlinear fracture behaviour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fracture process zone (FPZ). The universal dimensionless load–displacement diagram method is applied as a promising graphica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curves for magnesia refractories showing different brittleness. By applying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 together with the graphical method, the problems arisen with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fracture initiation resistance and the crack length are overcome. Meanwhile, the R-curve is subdivided with respect to the fracture processes, viz the fracture initi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PZ and the onset of traction free macro-crack. With the simultaneous crack lengths evaluated from DIC,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fracture process to the crack propagation resistance at certain loading stage is quantitatively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金鑫城  孙浩睿 《发电技术》2020,41(2):137-205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电力领域的具体体现,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要手段。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定义,从供电公司角度出发,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讨论了依托地区特点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实施策略和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得出结论: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深入建设,供电公司能够为电力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地市供电公司能够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开展更多电力相关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安全性、实用性、有效性是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潮坪相薄储层识别难度极大。围绕如何从复合地震强反射中区分并识别上、下两套储层面临的地球物理难题,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基于实际地层结构及不同储层叠加样式建立正演模型,利用全波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剖析了不同主频条件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从复合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两套储层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明确了两套储层在不同频带下的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为该区强反射界面干扰下两套薄互层储层辨识机理分析及精准预测奠定了基础。基于不同频带下薄储层辨识机理的分析结果,定性预测了薄储层平面展布,提出了深层潮坪相薄储层识别和预测难题的解决方案,为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评价、面向薄储层的地震采集技术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及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制备了海绵负载纳米Al2O3微球的复合吸附剂(NAS),并用于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Al2O3微球(NAO)的平均尺寸为200~400 nm,在海绵上负载NAO会使其分散性更好。当NAO负载量分别为80 mg/g和60 mg/g时,NAS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性能为佳,分别需要60、120 min达到平衡,适应pH为2~5;两者均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NAS对Se(Ⅳ)、Se(Ⅵ)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37.2、143.9 mg/g,能很好地与Freundlich模型拟合,说明NAS表面不均匀,且属于多层吸附。经过2次的循环,对Se(Ⅳ)和Se(Ⅵ)的去除率有所降低,但均仍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说明NAS可再生循环利用。NAS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去除水中Se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Automatic load shedding is the ultimate countermeasure against imbalance in a power system and can effectively help preventing large blackouts. Taking into account a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RES) in the distribution grid,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load and generation at the PCC becomes increasingly more difficult. For that reason an adaptation of frequency relay parameters and their locations of installation are necessary. In Europe this is rest on a multi-step plan based on values such as the yearly peak load. In this paper a novel probabilistic method for automatic load shedding is presented that uses the average values instead of peak values for load shedding. Its applicability is verified by a dynamic power system model that was developed to compare the classical and novel probabilistic load shedding principle. The method is verified using data from a German TSO.  相似文献   
16.
倪文斌  夏宇峰  陆游  张云龙  李婷 《中州煤炭》2020,(2):85-90,94
为提高园区多能互补工程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及整体效益,对供能系统设计中的负荷统计、逐时负荷匹配、供能系统、设备选型、容量配置及运行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园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可为园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某炼油厂延迟焦化加热炉三点注汽问题,采用热负荷自动调节的算法进行了研究。运用该模型方法,分析了三点注汽量对加热炉热负荷和炉管结焦系数的影响,发现三点注汽量的改变均会对热负荷和炉管结焦系数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提高注汽量将会提高热负荷,同时降低结焦系数;第1点注汽量和第2点注汽量对热负荷和结焦系数的影响较强,第3点注汽量对热负荷和结焦系数的影响较弱。在实际操作中,加热炉中的结焦程度既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合适的结焦系数能够保证正常开工周期里炉管不结焦,也能保证瓦斯、注汽量等参数的合理分配。通过对热负荷、注汽量的智能分配,可得到不同原料油加工负荷条件下更加合理的装置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地震勘探中炸药作为激发震源的激发条件多样,采用有效的震源激发方式,才能取得高信噪比的地震原始数据。本文依据有关爆破原理,理论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在厚黄土区采用多井组合的激发方式,能有效压制噪声,增强性噪比,提高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旋转壳顶在不同矢跨比、长宽比等参数影响下的风压分布特性,并得到风载体型系数,对现行风荷载规范作了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气烟囱效应——礁滩相岩性气藏的典型地震响应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品质良好的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地震模糊带称为气烟囱,发现和识别气烟囱是寻找大型气藏的有效方法。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气藏是礁滩相岩性气藏,礁、滩作为一个独立的岩性体,与周围的地层、岩性结构差异较大,由此在构造应力场中形成力学尖点,从而产生气烟囱效应。已知的黄龙场、普光等气田,其气烟囱普遍存在。点礁通常形成下方的气烟囱,台缘礁通常在上方形成气烟囱;礁滩相在构造运动中控制了断层的发育过程,凸起的礁滩相上方可能发育对冲断层;斜坡较陡的台缘礁可能发育叠置的逆冲断层;礁、滩两侧边缘的断层一般都比较发育。断层发育加强了气烟囱效应。模拟试验验证了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根据气烟囱地震相特征,预测黑池梁存在一个大型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