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80篇
  免费   8013篇
  国内免费   4877篇
电工技术   347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9539篇
化学工业   3741篇
金属工艺   5823篇
机械仪表   9077篇
建筑科学   16064篇
矿业工程   2430篇
能源动力   1824篇
轻工业   1495篇
水利工程   2914篇
石油天然气   2086篇
武器工业   884篇
无线电   72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32篇
冶金工业   3234篇
原子能技术   1731篇
自动化技术   6081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869篇
  2022年   1705篇
  2021年   2027篇
  2020年   2242篇
  2019年   1948篇
  2018年   1875篇
  2017年   2408篇
  2016年   2593篇
  2015年   2972篇
  2014年   4478篇
  2013年   4555篇
  2012年   5740篇
  2011年   6416篇
  2010年   4813篇
  2009年   5153篇
  2008年   4838篇
  2007年   5771篇
  2006年   5009篇
  2005年   4129篇
  2004年   3455篇
  2003年   2927篇
  2002年   2386篇
  2001年   1971篇
  2000年   1770篇
  1999年   1471篇
  1998年   1188篇
  1997年   1064篇
  1996年   928篇
  1995年   764篇
  1994年   642篇
  1993年   443篇
  1992年   384篇
  1991年   288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2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19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In this paper, debonding phenomena between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strips and masonry support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single-lap shear tests, considering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bond length. To capture the post-peak response of the CFRP–masonry joint, the slip between the support and the reinforcement strip was controlled using a clip gauge positioned at the end of the reinforcement. The tests were simulated by means of a finite element model able to capture the post-peak snap-back behavior due to the failure process. The numerical model is based on zero-thickness interface elements and on a proper non-linear cohesive law.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was performed in terms of overall response, measured by both the machine stroke and the clip gauge positioned at the free end of the reinforcement. The cases of effective bond length greater and lesser than the minimum anchorage length, suggested by the CNR Italian recommendation, we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52.
扭臂式静电微驱动器的pulli-n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扭臂式微驱动器模型出发,分析了器件在静电驱动条件下pulli-n现象的产生条件,并给出公式化结果。讨论了器件的几何结构参数对于pulli-n现象的影响,并对具体结构的器件给出了pulli-n角度和pulli-n电压等方面的分析结果。对于特定的扭臂结构,pulli-n角度为悬臂梁最大扭转角度的44.04%,且与扭臂的结构参数无关。  相似文献   
53.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漏泄同轴电缆的理论研究现状。围绕使用频带和耦合损耗这两个重要电气参数,讨论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方法。基于周期性槽孔结构的空间谐波的分析,讨论了抑制高次谐波以拓展使用频带的方法。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和Matlab软件计算耦合损耗。  相似文献   
54.
基于压电陶瓷动态信息的结构裂纹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压电陶瓷的动态特性和压电系统的动态信息,对铝梁的裂纹损伤进行了分析研究。随着梁裂纹尺寸的增加,压电陶瓷片的导钠幅值下降,且系统固有频率减小。利用导钠幅值的变化和系统的动态信息,可以对裂纹的位置和尺寸大小进行识别。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针对不同地质目标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解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云  高军  孙德胜  林吉祥 《石油物探》2006,45(3):217-229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地震勘探成像技术的发展,叠前时间偏移正逐步替代常规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成为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的主流。但对于不同的地质目标,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是否优于常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呢?为此,从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基于某地区三维数据常规处理结果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针对不同地质目标进行了剖析与评价。认为: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分辨率较常规处理明显降低,但对于空间波阻抗变化明显的河流和断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要高于常规处理;对于小于1/4波长的叠置薄储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和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56.
Accurate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integrals arising in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s fundamental to achieving useful results via this solution technique. In this paper, a number of techniques are considered to evaluate the weakly singular integrals which arise in the solution of Laplace's equ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Poisson's equation in two dimensions. Both are two‐dimensional weakly singular integrals and are evaluated using (in a product fashion) methods which have recently been used for evaluating one‐dimensional weakly singular integrals arising in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The methods used are based on various polynomial transformations of conventional Gaussian quadrature points where the transformation polynomial has zero Jacobian at the singular point. Methods which split the region of integration into sub‐regions are considered as well as non‐splitting methods. In particular, the newly introduced and highly accurate generalized composite subtraction of singularity and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GSSNT) is applied to various two‐dimensional weakly singular integrals. A study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reveals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nsformation orders, position of the singular point, integration kernel and basis func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SSNT method gives the best overall results for the two‐dimensional weakly singular integrals studied.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7.
水力射孔对套管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力射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完井方式,深穿透水力射孔技术辅助定向水力压裂可以实现油气层改造和油气井增产。但是,水力射孔套管会在孔眼处造成应力集中,使得局部应力过大而削弱了套管和水泥环的强度,可能会影响套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射孔套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水力射孔后套管管体的应力分布,重点研究了水力射孔参数-孔密、孔径、孔深、射孔方位角等对套管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沿着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深穿透水力射孔,选择合适的孔密、孔径可将射孔对套管的损害降至最小。研究结果为提高水力射孔完井设计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58.
将位置敏感光电倍增管(Position sensitive photomultiplier tube,简称PSPMT)引入大气湍流引起的漂移效应的实验测量中.基于PSPMT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探测器的放置位置对输出信号的影响,通过实验方法对PSPMT进行了位置定标和增益定标,获得了入射光束在探测面上的位置坐标.测量结果显示:在入射光斑尺度达到厘米量级同时具有较高强度的情况下,一次采样无法正确反映入射位置.因此以若干次测量的统计平均值表示入射位置,并综合考虑采集卡的最高采样率、采样点和信号频率等因素,分析了在漂移测量中如何选择进行统计平均的数据点的个数.  相似文献   
59.
聚焦平台光束大气传输光束扩展的定标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议采用63.2%环围能量半径及其内平均功率密度描述激光器大气传输光斑扩展特性.通过利用数值模拟及实验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聚焦平台光束大气传输线性效应及湍流热晕相互作用引起的光束扩展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及部分实验研究,建立了描述聚焦平台光束大气传输光束扩展与大气传输特征物理参量的定标关系,从而为激光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及系统参量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基于网络的GIS的发展使地理空间信息通过网络被多用户所共享,因此必须考虑地理数据访问的安全性。文章以MapInfoSpatailWare空间数据引擎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基于此模式的数据访问安全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