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9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电工技术   97篇
综合类   386篇
化学工业   89篇
金属工艺   128篇
机械仪表   238篇
建筑科学   271篇
矿业工程   40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67篇
石油天然气   142篇
武器工业   499篇
无线电   4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6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77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针对吊箱围堰施工中,混凝土与钢板间的粘结力无详实数据的现象,介绍了确定数据的实验模型、实验步骤,并分析了实验结果,以方便施工,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22.
激光扫描三角法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三维传感新技术,其实现扫描测量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采用阵列器件,用相应的同步扫描机构实现;另一则采用单通道器件,由扫描装置进行步进扫描实现。虽然这种技术在陆地及空气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水下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空间差频扫描测量方式,并对扫描测量原理、测量周期、分辨率及速率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的应用结果显示了这种新型方式用于水下三维传感的特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3.
临海抛石回填和海沙冲填复杂地层,具有高透水性的特点,尤其受潮汐影响地下水位变幅明显。青岛奥运会国际帆船中心地下车库工程,采用放坡开挖,坡面挂网喷射混凝土保护,高压旋喷注浆穿透抛石层形成止水帷幕等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4.5m高潮汐落差情况下的基坑止水问题。  相似文献   
24.
使用水下电视系统对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溢洪道及附属结构进行了检查,查明了表面混凝土受冲蚀磨损和骨料出露情况,为水库溢洪道整体评价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际应用表明,水下电视是进行库区水下结构损伤检查和安全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5.
提出了基于差分相干解调法的DS/BDPSK水声通信技术,在接收端采用差分相干解调的方法,解决了在水声通信中载波估计较难的问题,可克服传输过程中由于载波漂移产生的频率和相位误差.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湖试试验,验证了该系统在复杂的水声信道中具有较强的抗多径能力、抗多普勒能力,能实现低误码率通信,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6.
水下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下传感网中研究较少的移动节点定位问题,基于传统定位中常用的Chan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Chan算法。该算法通过曲线拟合进行运动轨迹预测,并利用节点的移动特性修正估计位置,从而提高了水下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移动速度、通信半径、锚节点密度情况下,改进算法与传统的Chan算法相比,精度提高5%~10%。  相似文献   
27.
针对水下航行体安全操纵设计的关键环节水动力预报,用FLUENT求解不可压缩RANS方程,采用定常旋转运动坐标系,运用相对运动理论和运动叠加原理,计算RNG k-ε,可实现k-ε和SST k-ε等3种湍流模型以及不同网格分布对水下航行体做单平面回转运动所受垂向力和纵倾力矩,并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Re=11.7×106条件下,垂向力和纵倾力矩预报精度较高.该数值预报方法可行、有效,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The 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Great Lakes Research (CIGLR)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Great Lakes Observing System and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Great Lake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aboratory (NOAA GLERL) deployed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glider in southern Lake Michigan several times per year between 2012 and 2019 to collect offshore (>30 m depth) limnological measurements, including temperatur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beginning during 2015),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From these data, we calculated mixed layer depth, several measures of light penetration (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first optical depth, euphotic zone depth), and depth of the 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a. During summer, mean offshore mixed layer depth was typically 10–15 m, Kd for PAR was 0.1–0.17 m?1, first optical depth was 6–9 m, euphotic zone depth was 35–40 m, and depth of 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a was 30–35 m. We also observed substantial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se values across the basin and within and among seasons. Glider-based observations provide a wide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erspective than other methods (e.g., ship- and satellite-based observations, buoys, and fixed moorings), and are therefore a valuable, complementary tool for Great Lakes limnology. The set of observations reported here provide seasonal and basin-scale information that may help to identify anomalies useful for future glider-assisted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biophysical processes in Great Lakes limnology and ecology.  相似文献   
29.
水下群桩不可避免地发生局部冲刷而使桩基埋深减小,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因此,群桩冲刷及其防护措施十分值得研究。通过实验室水槽试验和结果分析,研究了井字形排列群桩的间距与冲刷深度变化的关系,进而研究抛石颗粒的级配及抛石层厚度对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桩间净距的增大可使群桩局部冲刷深度减小,与桩间零净距相比,当达到临界最大桩间净距时冲刷深度可减小50%~60%,临界最大桩间净距与桩弗劳德数有关;在冲刷过程的前30%时段,群桩冲刷速率较之单桩偏小约30%~50%,群桩冲刷达到平衡时的最大冲深点位于前排桩柱前;与颗粒均匀的抛石料相比,非均匀抛石在较小的抛石层厚度下可取得更优的防护效果;存在与水动力、桩径、床沙等因素有关的最佳抛石料级配和抛石层厚度,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0.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水下面板裂缝形成发展,影响了面板的工作性态。为揭示水下面板裂缝的成因,依据监测资料研究了运行期不利温度工况及施工质量对面板裂缝的影响,提出以空隙率的概率分布函数表征施工质量的方法,采用质量保证率模拟堆石区的施工缺陷区域,确定了运行期堆石坝面板裂缝分析的流程。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通过结构计算研究了面板裂缝开裂区域的应力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温度因子对深水区裂缝产生及发展影响不大。在水荷载作用下,当施工质量缺陷区堆石料质量保证率为90%时,计算的裂缝应力符合裂缝的检查情况,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面板堆石坝的安全运行具有工程意义,也对同种坝型运行期水下裂缝的成因和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