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268篇
化学工业   18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577篇
矿业工程   88篇
能源动力   52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80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18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With the gradual attention of the state to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lanning and layout of the nature reserve will overlap with some coal mine area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impact of mining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nature reserve. Through the methods of GIS and RS, and evaluation o 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dex system, the differences and impact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lanning of the nature reserv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2002, the effect of water collection and artifici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on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vegetation are obvious,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vegetation type in the overlapping area of coal mine and nature reserve have changed from grass vegetation to shrub vegetation, inwhich the area of arbor forest land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veetationcoverage in the overlapping area has also increased considerably . The intensity of soil erosion ha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after mining the coal resources. Postharvest hydraulic erosion intensity is mainly below mild, and the area of artifici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 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ground subsidence caused by coal mining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less than the positive effect brought by artificial soil and water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it is generally developing in a more stable directio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tatus index increased fr om 32. 98 to 45.94, and the change degre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status in nature reserves is 12.9 ≥10. T 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tatus of the nature reser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measures in the nature reserve, coal mines need to further study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nature reserve.  相似文献   
42.
为改善汉江水电站库区水质,考察了跌水式人工湿地应用于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季溢流污染的治理情况,以维护附近生态环境平衡.通过与普通湿地的比较,发现3级跌水式湿地对COD、氨氮、总氮及总磷的去除率均高于普通湿地,分别高13.1%、7.9%、6.1%和6.0%.跌水型湿地具有较好的溶解氧梯度,而普通湿地末端容易形成厌氧环境.Biolog微平板试验的结果表明,跌水型湿地中的微生物对糖类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及脂类、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的利用程度更高.PCR-DGGE分子图谱技术分析表明,跌水型湿地的微生物种群普遍比普通湿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丰富,且特有的功能微生物与污染物去除相关.  相似文献   
43.
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矿区植被受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评估和分析露天煤矿开采区内植被受损状况,可以为露天煤矿开采区环境监测与评估,以及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提供信息支撑,促进矿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1年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提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统计不同年份不同等级植被覆盖面积,分析不同等级植被覆盖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变化速度和变化幅度。结果表明:2006—2011年,低等级指标即Ⅰ级植被的覆盖面积逐年增加,Ⅱ级和Ⅲ级植被覆盖面积逐年减少,高等级植被即Ⅳ级植覆盖面积较小且变化幅度不大,表明研究区域内植被整体状况逐渐恶化;距煤矿开采区越近,对植被的影响越大,植被覆盖面积变化速度越快,植被受损的程度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漓江流域近1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以1991、2000、2006年3个时相的TM/ETM+影像为基础,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分析了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数据,进一步分析地质条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991—2000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表现为高和较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加,中度、较低和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2000—2006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略有降低,表现为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较高和中度植被覆盖区增加,较低和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②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非岩溶区的平均植被覆盖度高于岩溶区,两者的变化趋势与流域整体变化基本一致;③从空间分布上看,1991—2006年漓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较显著。  相似文献   
45.
采用流域自身对比法,利用潜山流域水文站实测的44 a降雨量—径流量数据,定量分析了该流域降雨量—径流量变化关系.选择1987年、1999年和2007年3个典型年份,结合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定量分析研究了大别山地区潜山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该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2007年低植被覆盖区比1987年减少56%,中植被覆盖区比1987年增加12%,高植被覆盖区比1987年增加24%,2007年平均降雨量较1987年减少52%,而平均径流量较1987年减少69%,表明森林覆盖率提高能减少径流,显著降低径流系数,增强流域抗洪能力,使得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6.
刚性淹没双层植被明渠水流紊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标准 紊流模型,结合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对刚性淹没双层植被明渠水流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所得的流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表明计算方法可行。进而根据空间及时间的双平均理论,给出了双平均条件下的明渠流速,雷诺应力及紊动能分布,并对紊动能平衡方程中的各项进行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刚性双层淹没植被作用下,垂向流速分布曲线由三个拐点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雷诺应力及紊动能分布在植被顶端明显增强,高植被顶端各项值均大于低植被顶端相应值;紊动能平衡方程中的紊动耗散项及压力耗散项在紊动能平衡方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植被顶端区域产生的涡,通过喷射和扫掠作用使其附近水体发生质量及动量交换。  相似文献   
47.
含植物明渠流动分区和特征尺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生态河流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水流的紊流结构。由于流动沿垂向具有较强的不均匀性,对于含植物明渠紊流统计特性的描述,至今未有公认的、统一的沿水深分布表达形式。因此,对含植物明渠流动分区和各区特征尺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无植物明渠和含植物明渠流动分区及特征尺度研究的主要成果,重点对基于流速分布和紊流结构两种方法确定的分区和特征尺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将涡结构与流动特性参数分布规律相结合进行流动分区,在各区确定合适的特征尺度,进一步探究分区界限及流动特征尺度的影响因素及具体影响,建立普适的紊流统计特性分布规律是今后含植物明渠紊流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趋势。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讨植被重建模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合理改良与利用红壤侵蚀坡地,本文分析了草本、果树、果树+草、果树+草+农作物和果树+农作物等不同植被重建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养分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重建模式土壤养分效应差异显著,以果树+横坡套种农作物改善土壤养分效应最好,然后依次是果树+草本模式(全区覆盖优于带状覆盖)、果+草+农作物模式、果树+纵坡套种农作物,草本、果树模式改善土壤养分效应最差。赣北侵蚀坡地植被恢复,可以优先考虑恢复果树+横坡套种农作物模式和果树+草本模式。  相似文献   
49.
The presence of submerged vegetation on river beds can change the water flow structure and alter the state of sediment motion. In this study,the incipient motion of sediment in the presence of submerged flexible vegetation in open channels was investigated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The vegetation was simulated with flexible rubber cylinders arranged in parallel arrays. The effect of the vegetation density, water depth, and sediment grain size on the incipient mo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ipient motion velocity of sediment increases as the vegetation density decreases and the water depth and sediment grain size increase. With flexible plants, the incipient motion velocity of sediment is lower than it is without vegetation, and is larger than it is with rigid vegetation. A general incipient motion velocity equation was derived,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both flexible and rigid vegeta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50.
以省级行政区为分析单元,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行政分区图、中国森林覆盖率图、中国植物区系图、中国植被分区图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对同一植被分区下分析单元数据进行整合,给出全国不同植物区系、植被分区、森林覆盖率信息。采用二阶聚类综合判别法,提取中国植被分区总体信息,探求植被空间分异规律,发现一类、二类、三类植被的比例为30∶37∶23,反映出植被的区域分布特性较强;四类植被比例大致占10%,反映出大区域内部的局地小生境造成的植被分布的整体差异。另外,一类植被多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带,二类植被贯穿中国全纬度,三类植被多分布在低纬度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