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7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62篇
电工技术   20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7篇
化学工业   1028篇
金属工艺   59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327篇
矿业工程   193篇
能源动力   120篇
轻工业   283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19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9篇
冶金工业   303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57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艾士卡法、库仑滴定法及高温燃烧中和法这三种煤中全硫测定方法.从这三种方法的试剂材料、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以及精密度,结合实际,详细论证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且得出了结论,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62.
温度和初始颗粒大小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絮体的形成/破碎/再絮凝过程在适当条件下具有强化去除水中颗粒物的效果,研究温度和初始颗粒大小对絮体破碎再絮凝去除水中颗粒的影响.采用PDA2000透光率脉动检测仪对絮体破碎再絮凝过程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絮体破碎后能有较大的恢复率;初始颗粒越大,絮体大小恢复率越高,由较小初始颗粒产生的絮体经破碎后再絮凝其再生能力不如大颗粒,沉后水浊度与大颗粒相比不具有降低优势.当电中和机理占主导作用时,絮体破碎后能重新絮凝,絮体大小能恢复到破碎之前;而当网捕卷扫机理占主导作用时,絮体的恢复能力不如电中和条件,再絮凝能力降低.絮体破碎后再絮凝的沉后水浊度明显低于破碎前,水温对其结果的影响不大.絮体破碎后再絮凝,适用于较大的初始颗粒和较低水温.  相似文献   
63.
本文综述了L-胱氨酸生产技术进展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山羊毛提取L-胱氨酸工艺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工艺路线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在醋酸正丁酯工业化生产中催化剂硫酸用量对中和反应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牙膏级磷酸氢钙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特点,并就每一种生产工艺的优点及不足作了评价;通过对不同生产条件进行比较,提出了适宜的工艺路线,在分析国内牙膏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对牙膏级磷酸氢钙的发展及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人民银行严格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原则,充分考虑国情需要和国际关切,重点聚焦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和污染治理三大领域。人民银行负责人指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推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除此之外,还必须在强制性、市场化、法制化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加强数字科技和金融科技在环境信息披露和共享等方面的应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不仅与特定领域息息相关,更与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密不可分,两者的相互作用,促成了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7.
中和下,风光将发展成为中国电网的主导电源.由于风光资源和负荷的逆向分布,跨区域集中消纳将是其重要发展途径,需要巨大的灵活性资源平衡其间歇性和波动性影响.如何解决这一巨大灵活性需求,是中国未来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问题之一.储能技术被视为解决新能源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但无论是居支配地位的抽水蓄能还是被寄予厚望的电化学储能,或受限于地理位置或受限于规模性、经济性、安全性,在新的技术或者手段没有突破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满足中国现在和未来新能源跨区域大规模集中消纳的需要.只有规模庞大、技术成熟的水电(包括抽水蓄能)是中国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新能源大规模集中消纳的最现实、最可靠选择.水电,特别是中国西南和长江上游水电,则需要由"电源供应者"逐步转向"电源供应者+'电池'调节者"的角色,同时也需要对梯级水电功能进行再造,即对已经建成和规划中的梯级水电站群加建季节性抽水蓄能水电站.上述两方面水电功能重塑,必然会对中国能源战略布局、梯级水电调度运行、电网电力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在国家层面及早开展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8.
石灰中和-生物净化处理含铍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以城市生活污水厂剩余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净化剂,探讨了石灰中和-生物净化处理含铍废水的新工艺,研究了石灰中和沉降及生物净化过程。结果表明:中和过程的pH值为8~10,可将水中的铍含量降低到100μg/L左右;铍的生物净化最优的pH值为7~10,温度为30℃左右,增大生物净化剂用量有利于铍的处理。采用净化柱连续实验,中和水中铍浓度可降至5μ/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净化柱中每克生物净化剂能够处理814.71μg铍。  相似文献   
69.
概述了USRP在磨损、疲劳以及腐蚀领域的防护现状,并对其防护机理进行了讨论。同时归纳了USRP技术存在的问题,比如当表面强化层的塑性变形程度达到一定的极限时,不仅很难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继续加工更会导致起皱、开裂等表面缺陷的产生,最终致使材料性能恶化。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组合USRP工艺的研究进展,并按照组合工艺中USRP技术的时间顺序,分为前端组合(超声滚压–等离子渗技术、超声滚压–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超声滚压–微弧氧化技术等)、后端组合(热处理–超声滚压技术、激光冲击–超声滚压技术、激光熔覆–超声滚压技术、激光选区熔化–超声滚压技术等)以及同步复合工艺(电脉冲辅助超声滚压技术、温度场辅助超声滚压技术等)。最后,就USRP技术及其组合工艺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USRP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0.
电力系统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电源结构、电网形态等将发生重大变化,系统成本也将随之改变。在综合考虑电源结构、发电造价、燃料成本、电网投资等因素变化基础上,采用经营期法和“成本+收益”方法,开展中远期电力系统成本及价格水平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电力系统各环节成本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电源侧成本在2040年前快速增长、之后相对稳定,而电网侧成本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电价机制和市场化制度、加强电力系统成本疏导和公平分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