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8篇
  免费   1369篇
  国内免费   1354篇
电工技术   109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78篇
化学工业   8102篇
金属工艺   1208篇
机械仪表   546篇
建筑科学   577篇
矿业工程   588篇
能源动力   275篇
轻工业   3510篇
水利工程   65篇
石油天然气   8082篇
武器工业   132篇
无线电   7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18篇
冶金工业   534篇
原子能技术   232篇
自动化技术   247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1095篇
  2022年   1177篇
  2021年   1045篇
  2020年   951篇
  2019年   1059篇
  2018年   633篇
  2017年   803篇
  2016年   899篇
  2015年   923篇
  2014年   1757篇
  2013年   1520篇
  2012年   1677篇
  2011年   1616篇
  2010年   1580篇
  2009年   1532篇
  2008年   1635篇
  2007年   1553篇
  2006年   1305篇
  2005年   1323篇
  2004年   1284篇
  2003年   1063篇
  2002年   864篇
  2001年   820篇
  2000年   691篇
  1999年   566篇
  1998年   471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51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注聚规模不断扩大及深入,一些区块经历了空白水驱、注聚未见效期、见效期、含水低值期、含水回升期及后续水驱,已完成了聚驱全过程的开采。从已完成注聚区块不同阶段产油量比例中可以看出,聚驱后期含水回升期及后续水驱由于开采时间长,阶段产油量占40%左右,因此聚驱后期的综合调整对整个聚驱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由于干态聚合物电解质目前还不能满足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要求,人们致力于开发含液体增塑剂的聚合物电解质,包括凝胶型和微孔型两类体系。本文综述了含液聚合物电解质的最新进展,重点论述了各种新体系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3.
王德宪  郭利娅 《玻璃》2003,30(3):22-27
第三节 常见氧化物膜目前研究最多的氧化物膜可谓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膜 ,这两种薄膜也是接受呈色离子、制备彩色镀膜常用的基体膜 ,所以 ,有必要将它们单独列出 ,加以讨论。1 二氧化钛膜在所有高折射率材料中 ,由钛的化合物制备的氧化物膜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因此 ,对二氧化  相似文献   
44.
45.
水玻璃在高温下不仅能自身形成凝腔,与高矿化度地层水作用能产生大量沉淀,有效封堵地层中的大孔道,并且可以形成高粘物质,增加水的粘度,减小水油流度比。水玻璃与原油的活性成分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洗油效率。岩心物理模拟结果表明,水玻璃在高温、高矿化度下易进入地层,有较好的封堵效果和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46.
1.问题的提出 大庆喇嘛甸油田开展的气聚两相驱油试验目的是提高采收率。该试验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注气压力高,压力波动范围大(工作压力在12~25MPa范围内波动);二是天然气与聚合物周期性交替注入,井口及井筒内残留液量多,易冻堵。这两个特点使注气过程的顺畅性成了该项试验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开展注气工艺适应性研究,对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7.
在油田采出液中筛选的菌种,通过菌种生长、繁殖和代谢规律的研究,确定了菌种适宜的生长条件,并对菌种的调剖性能进行了室内研究。在此基础上,2004年在北二西开展了2口井聚驱后微生物调剖矿场试验,试验后取得了较好效果,菌种与油层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注水井吸水剖面得到较好改善,剖面有效期超过10个月;周围采油井见到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为探索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49.
以正硅酸乙酯、钛酸正丁酯和聚乙二醇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多孔SiO2-TiO2系块状材料。500℃焙烧2h后材料呈现非晶态结构。引入较多钛量时,使材料的孔径分布变窄、平均孔径下降,但增加了比表面积。在80℃热水中浸泡72小时以后,吸附一脱附曲线的类型和形状几乎没有变化;随着Ti含量的增加,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的变化率减小。多孔材料在98℃的20%硫酸溶液中重量损失率随Ti含量变化不大,Ti引入并不能提高材料在酸液中的耐蚀性;但引入Ti使多孔材料在95℃NaOH碱液中的耐蚀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0.
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45℃下对溶解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表观黏度(170 s-1)的影响作了全面的实验研究。采油污水取自大庆采油二厂,矿化度4013、Fe3+、∑Fe、SO42-分别为0.2、1.09、.6 mg/L。厌氧实验操作和测试均在Bactron 1.5型厌氧室中进行。污水中SRB菌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厌氧条件下增速远大于曝氧条件下的增速,放置7天时菌数相差6~600倍。用脱氧和含氧加盐蒸馏水配制的抗盐型和功能型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均随放置时间延长(1~10天)而减小,脱氧溶液的黏度总是明显大于含氧溶液。0.5 g/L超高分聚合物溶液在厌氧和曝氧条件下放置时,黏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减小,分别由1天时的22.2和28.8 mPa.s减至60天时的2.7和3.4 mPa.s,曝氧条件下的黏度总是大于厌氧条件下的黏度;加入甲醛杀菌剂使溶液黏度的减小趋缓,60天时为8.9和9.6 mPa.s;在4~8mg/L范围改变含氧量,当含氧6 mg/L时放置2~40天时的黏度均最大,40天时为18.2 mPa.s。6 mg/L为污水的合理曝氧量。分析了聚合物降解、SRB菌作用、杀菌剂作用等机理。表6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