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2篇
  免费   1190篇
  国内免费   622篇
电工技术   142篇
综合类   1721篇
化学工业   937篇
金属工艺   181篇
机械仪表   349篇
建筑科学   4394篇
矿业工程   3410篇
能源动力   203篇
轻工业   388篇
水利工程   383篇
石油天然气   5907篇
武器工业   22篇
无线电   4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55篇
冶金工业   854篇
原子能技术   95篇
自动化技术   104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1007篇
  2012年   1064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1083篇
  2009年   1025篇
  2008年   1370篇
  2007年   1333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950篇
  2004年   750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581篇
  2001年   476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31.
银狐皮毛被及皮板组织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凤侠  何晓梅 《中国皮革》2002,31(11):49-50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人工饲养银狐的毛被和皮板组织构造 ,测定了毛的长度、细度、密度、毛的鳞片高度和皮板厚度。提供了毛和皮板组织学图片 15幅。  相似文献   
32.
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不同的相似材料模拟双侧挤压作用下含盐不均匀基底变形对盖层构造的影响。实验表明:(1)双侧挤压背景下,受硬泡沫和凡士林代表的不同性质的基底的影响,上覆细沙盖层中形成的构造样式不同;(2)尽管模型的基底结构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但上覆盖层的变形样式并不完全对称;(3)变形后期,盐脊顶部上覆沙层出现明显的塌陷构造;(4)实验最终结果显示的整个背冲构造的形成是由两个分割开的次级构造逐步合并而成的。  相似文献   
33.
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泉子油田油藏类型属构造裂缝型,储层的分布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因此,储层构造裂缝的预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包括裂缝形成时期的确定,古差应力值大小估算,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确定,地质模型,力学模型,计算模型的建立以及裂缝的模拟计算,最终绘制出裂缝破裂率及裂缝方位分布图,通过分析,预测结果;裂缝方位为NNE,NW向,与测井识别和岩心剩磁定向基本吻合,裂缝预测方位平面和纵向上变化较小;沿构造转折部(背斜轴部)裂缝较发育,在构造的两翼裂缝发育较差,与岩心,井史资料描述裂缝分布一致;各层裂缝发育在纵向上交错分布并相互重叠,但总体上发育区相似,只是发育区大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4.
测井新技术在四川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随着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深入所面临的油气领域复杂和困难的技术问题,介绍应用测井新技术为四川油气开发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复杂缝,洞型储层的评价,井旁地质构造形态精细分析和地质,测井,地震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等3个方面所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5.
陆西凹陷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岩性油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浩 《特种油气藏》2002,9(2):17-19
为寻找岩性油藏,应用波阻抗反演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对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砂体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发现并落实了2个岩性圈闭,由此认为,研究区北部是大型水下扇砂体与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交汇之处,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这一结论将对今后加强储层预测工作和寻找有利砂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川东地区自1977年发现石炭系气藏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之一。回顾二十多年的勘探历史,川东高陡构造勘探经历了由低潜背斜到高陡构造,由构造圈闭气藏到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从简单到复杂的勘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根本上认识到了川东高陡构造勘探难度,首先,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差,地下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要可靠地查明地下构造形态存在一系列技术难题;再则是石炭系厚度小,变化大,埋深普遍超过4000m,要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可靠地预测厚度十分困难,因此这二十多年的勘探过程是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勘探技术难题,取得技术发展的过程;与勘探技术的创新,改进和发展是分不开的,本以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典型测线的处理解释为例。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模型。着重介绍该区处理解释技术(这里指针对高陡构造石炭系勘探中暴露的问题,经攻关研究后创建或改进发展的技术方法)以及取得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37.
千米桥潜山构造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千米桥潜山是黄骅坳陷最典型的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恢复潜山古构造是认识其油气藏特征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运用地质力学方法研究潜山内幕构造之后认为,该潜山的形成基础是古生界印支期宽缓复背斜,在燕山期挤压构造作用下形成由逆冲叠瓦扇和反冲断层构成的三角带内幕构造,抬升受侵蚀形成潜山主体,喜马拉雅的两次古旋拉张使潜山掀斜定型。晚第三纪以来发生整体热沉降,潜山两侧凹陷沙三段生成油气向潜山侧向运移成藏。  相似文献   
38.
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对勘探高成熟区挖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临南洼陷的地质特征,根据圈闭成因,形态特征将研究区的非构造圈闭分为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三大类,通过对其分布和组合型式的分析,认为该地区非构造圈闭类型和发育时代受构造控制,临南洼陷的非构造圈闭多数具有近油源,易捕集油气成藏的特点,加大勘探力度,对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谢浩 《建筑施工》2002,24(2):142-143
叙述了蓄水屋面在隔热方面的作用,探讨了蓄水屋面的构造设计措施,并提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东濮凹陷马寨滑脱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脱断层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质现象,在国内外含油气盆地中都有发现,本文运用钻井,区域地质等资料,对东濮凹陷马寨滑脱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形成滑脱断层需具备斜坡,塑性岩体和区域构造应力场3个基本条件,滑脱断层面之下油气富集程度较高,之上较差,马寨滑脱断层的发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地质构造理论,而且加深了对东濮凹陷石油地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