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0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实验以空气为氧化剂,以负载型氧化铜为催化剂,研究了正己醇气固相催化氧化合成正己醛的过程.对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催化剂载体进行了筛选,考察了反应温度、液空时速、催化剂稳定期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CuO-MgO/Al2O3可用于催化氧化正己醇过程,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与载体的比例为m(CuO):m...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掺杂型Cr-MCM-41中介孔分子筛及其经醋酸铵处理后的Cr-MCM-41-NH4Ac,考察了它们对正己醇催化氧化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催化剂长达20 h仍然对正己醇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用XRD、DRSUV-Vis、29 Si NMR、E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r离子以Cr5+和Cr6+形式配位于Cr-MCM-41分子筛骨架,适量杂原子掺杂不会破坏Cr-MCM-41分子筛结构,但镶人分子筛骨架的Cr量很低,且存在非骨架的Cr.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与助剂》2004,(6):53-53
增塑剂的加入可降低制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制品的耐寒性能;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是一类优良的耐寒增塑剂;但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是十碳以下二元酸合成的酯类,十碳以上二元合成的酯类增塑剂却很少见。碳链越长,链段越柔顺,因此,由碳链更长二元酸合成的酯类增塑剂更能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性能。河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赵伟和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赵清香、王玉东和刘民英采用自制的杂多酸(HPA)为催化剂,用十二、十三碳二元酸分别与正丁醇、正己醇、正辛酯、异辛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八种长链脂肪酸酯,以期获得更好的优良的耐寒增塑剂。  相似文献   
14.
以碘探针光谱法和水增溶法分别测定了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_(12)-2C_(12)·2Br在正庚烷/正己醉溶液中的临界反胶束浓度crmc_l和crmc_w,并考察了助表面活性剂—己醇的用量对crmc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B型微晶淀粉为原料、正己醇为配体,采用非水溶剂法制备得到了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加时间和冷却温度等对V型复合物结晶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滴加速率为2mL/min、室温冷却制备条件,此时所得到的V型复合物的结晶度为70.7%,且具有优异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正己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以癸二酸和正己醇为原料合成了癸二酸二正己酯。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各种因素,最佳反应条件为:癸二酸用量0.05 mol,正己醇用量0.13 mol,催化剂用量3 g,带水剂甲苯15 mL,反应时间1 h,酯化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17.
C12-2-C12·2Br/正庚烷/正己醇体系中临界反胶束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碘探针光谱法和水增溶法分别测定了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_(12)-2C_(12)·2Br在正庚烷/正己醉溶液中的临界反胶束浓度crmc_l和crmc_w,并考察了助表面活性剂—己醇的用量对crmc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铝酸钠溶液中液液萃取氢氧化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正辛醇、正己醇和氟代醇3种萃取剂对NaOH的萃取平衡.实验表明,3种萃取剂的萃取平衡曲线均随水相浓度而上升,氟代醇的萃取效率较二者好.三者均能将NaAlO2溶液中游离的NaOH萃入油相,油相NaOH浓度可达34g·L-1.  相似文献   
19.
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型微晶淀粉作为原料,分别在水和醇作溶剂的情况下,与正己醇络合制备得到V型复合物。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两种条件下得到的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红外光谱对水及醇溶剂法制备得到的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进行测定,定性确定了V型复合物中正己醇配体的存在;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及醇溶剂法制备得到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水化物和无水形式晶体。水化物形式晶体颗粒间粘连较严重,无水形式晶体的颗粒直径均为0.5~1μm,二者的结晶度均达到70%以上。V型直链淀粉-正己醇复合物的水化物与无水形式晶体的熔化温度几乎相同,且其复合物中醇类配体的含量分别为9.79%和4.3%。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
通过对三组分体系液—液平衡相图测绘实验进行长期大量的探索研究,发现有机试剂正己醇可与乙醇、水组成理想的三组分液—液平衡体系,该实验体系所得数据绘图效果良好。同时,正己醇具有毒性低、气味刺激性小、微溶于水的特点,它的应用降低了实验试剂对师生的健康危害,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实验过程中选用质量量取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数据处理简洁。该实验可作为成熟的教学或学生兴趣实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