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0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于雷诺平均的数学模型模拟研究环境流体密度分层与否条件下,2种入流机制的含多粒径颗粒物浊流由斜坡流至水平地形上的流动和沉积。结果表明:突然释放型浊流不论环境流体有无密度分层均在斜坡及水平地形前段形成沉积物波,而环境流体无密度分层的连续入流型浊流未出现波状沉积;自近源地区至远源地区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但突然释放型浊流在波状沉积位置有大粒径沉积物,连续入流浊流沉积呈现更均匀的由上游至下游的自然粒径分选。  相似文献   
22.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THE PLUNGING OF TURBIDITY CURREN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urbidity currents are flows driven by suspended sediment of flood-induced turbid river water with excess density. Such currents are often the governing factor in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by transporting fine materials over long distances and delivering the majority of deposition, which thus reduces the storage capacity. Therefore,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reservoir requires a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its occurrence condition and plunging position, which i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verified algebraic slip mixture model including momentum, continuity and algebraic velocity expressions to simulate 2-D turbidity currents. Test experiments in a multiphase flume were carried out. Reynolds number,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densimetric Froude number were used as parameters in the occurrence condition analysis. The plunging of turbidity currents may produce reflux and backflow due to the diving flow at the surface of the clear water. The similar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also obtained by PIV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23.
《Planning》2017,(15)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平凉组重力流沉积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露头、薄片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可知:1)研究区岩石类型丰富,发育砾屑灰岩、泥晶灰岩、砂屑灰岩、砾岩、砂岩及泥岩等。沉积构造丰富,块状层理、粒序层理、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槽模等发育。2)东部为碳酸盐岩沉积区,中部为碎屑岩沉积区,西部为碳酸盐沉积区。3)重力流沉积可分为块状搬运复合体(mass transport deposits,MTD)、碎屑流沉积及浊流沉积。MTD以砾屑灰岩及泥晶灰岩为主,变形构造发育,规模大小不一。碎屑流沉积以砾屑灰岩、砾岩为主,块状层理发育,少见粒序层理,呈层状及透镜状,为海底扇内扇-中扇及水道沉积。浊流沉积以砂岩及砂屑灰岩为主,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槽模等极为发育,构成不完整的鲍玛序列,多呈层状及透镜状。4)东部以MTD及深水水道沉积体系为主,中部发育海底扇,包括大型水道及朵叶,西部朵叶沉积较为发育,沉积物分选及磨圆较好。  相似文献   
24.
深水砂体成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深水重力流研究中,传统浊流理论正受到砂质块体搬运和底流再改造砂体概念的冲击.陆架边缘沉积物滑塌是重力流驱动沉积过程最普遍的诱因,块体搬运过程(包含滑动、滑塌以及碎屑流)由于具有较高沉积物浓度(体积分数为25%~100%),表现为弹性和塑性特征.浊流因具有较低的沉积物浓度(体积分数为1%~23%)表现为黏性流动,不属于块体搬运的范畴.除重力流外,底流也是重要的深海搬运沉积方式.4种最常见的底流分别为:温盐流、风力驱动底流、深海潮汐及斜压流,牵引构造可用来区分这4种底流形成的再改造砂体,其中内波和内潮汐引起的斜压流再改造砂体的特征仍需深入研究.仅通过地震剖面与地质体形态无法识别块体搬运和底流再改造砂体类型,岩心和露头观察是唯一能鉴别其沉积相特征的方法.短期事件,如地震、海啸、热带风暴等,可能只持续几小时或者几天,却是沉积物滑塌的重要触发机制,比长达数千年低水位沉积期更为重要.图10参61  相似文献   
25.
豫西济源盆地下侏罗统鞍腰组记录了一套发育于拉分盆地的湖相浊流沉积体系,其中丰富的物理成因沉积构造与生物成因沉积构造以及浊流沉积序列--鲍玛序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沉积环境分析表明,该组地层系湖泊浊积扇不同相带反复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26.
27.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及南部长6和长7油层组中的半深湖—深湖亚相中发育了典型的浊积岩,构成了该地区的主要储层类型,并成为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物源分析表明,西部、南部及西南物源是盆地浊积岩的主导物源。浊积岩的类型包括远源、近源浊积岩和厚层块状、薄层、微层浊积岩。盆地浊积岩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为低Eh值的还原环境产物。该地区浊积岩为低密度流的湖相浊积岩,为盆地西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对于大型拗陷型陆相湖盆,一旦条件成熟,就有可能形成浊流沉积。建立了该地区浊积岩形成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28.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上震旦统浊积扇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上震旦统库尔卡克组的野外剖面观察和详细的岩相研究认为,该组中发育有典型的浊积岩系,具浊流沉积特征的鲍马序列及底面构造;浊积层系形成于深水浊积扇环境,可划分出外扇相、中扇叶状体相、中扇水道相及中扇水道间漫滩相等。指出研究区浊积岩物源来自于滨岸砂,晚震旦世强烈的裂陷作用是触发浊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浊积体沉积相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地质特征,综述了浊积岩内涵及其形成序列和模式。对渤南洼陷6口井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微相进行了研究,从深水环境的岩性标志、密度流成因的岩石构造标志、浊积成因的粒度分布特征、地震和测井响应及适宜的形成条件等五个方面论证在洼陷带半深湖相、深湖相沉积背景下发育了湖底扇及远源砂砾岩透镜体,分析了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  相似文献   
30.
在东营凹陷纯梁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中发现了Paleodictyon遗迹化石,其遗迹组构具有高丰度和低分异度的特征。观察发现,湖相Paleodictyon不仅比海相Paleodictyon的网孔长度和潜穴直径小得多,且网格形态趋于不规则化。通过对遗迹化石的遗迹组构分析,初步推测Paleodictyon形成于与浊流有关的深湖’半深湖环境,这一认识丰富了Paleodictyon遗迹化石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