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综合类   186篇
化学工业   179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97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77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61.
该文从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实际出发,以隐蔽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主线,系统分析了以断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构造运动对沉积(储层)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陷盆地"断坡控砂"模式;研究了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构成要素,提出了"网毯式"、"T-型"、"阶梯型"和"裂隙型"输导体系及其空间构成的复式输导关系;系统分析了"相"、"势"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及耦合关系,提出了"相势控藏"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62.
运用地震地层学原理 ,在孔二段中识别出八种地震相单元。结合岩心、测井和各地震相单元所处的古地理位置 ,给予各地震相以沉积学的解释。指出孔二段发育两种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于洼陷边缘 ,而湖泊体系则位于洼陷中心。综合分析表明 ,孔二段具有生烃和储集潜力  相似文献   
63.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时期,由于受中央古隆起及边缘坳陷的制约,处于陆缘盆地环境,储层的溶蚀作用较弱,充填作用较强,空间展布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这种发育特征宏观上受沉积环境、古沟槽、古水动力条件的制约,微观上受孔隙类型、充填强度以及充填物类型的影响。沉积环境决定了沉积岩的类型,后者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古沟槽纵横交错,控制着残余溶丘的平面分布;压释水决定着区域充填程度的差异。孔洞充填物质的类型主要包括白云石和方解石,白云石对有效孔隙的保存具有建设性作用,方解石对有效孔隙的保存具有破坏性作用,白云石、方解石混合充填区与古沟槽交切形成的微岩溶地貌相叠合,是今后盆地东部奥陶系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4.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晚第三纪为北缓南陡的"箕状"坳陷,沉积体北薄南厚,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发生明显的错位.其内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湖泊相碎屑沉积体,可识别出曲流河相、辫状河相、冲积扇相、曲流河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7种相类型.坳陷西南缘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其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扇三角洲相及曲流河三角洲相;曲流河相及曲流河三角洲相分布在东北缘,辫状河相、冲积扇相及扇三角洲相分布在西南缘.  相似文献   
65.
该文根据布海合隆地区泉头组河流相及其各层序地层单元在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发育特征,从他生旋回和自生旋回的角度分析了3种河流类型形成机制的差异,并根据他生旋回的控制因素———基准面的变化情况,划分出了本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建立了河流相层序地层学模式:低水位体系域以侧向加积为主,以发育辫状河为特征;水进体系域以垂向加积为主,以发育网状河为特征;高水位体系域以侧向加积为主,以发育低能曲流河为特征;水退体系域以侧向加积为主,以发育高能曲流河为特征.   相似文献   
66.
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地区白垩系地层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北三台地区白垩系层序单元的详细划分,理清了白垩系"底砾岩"的时代关系和分布特征,确定出各层序单元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并探讨了本区白垩系的成藏条件和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67.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经综合分析表明:安塞油田坪北区199井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1砂组主要是发育在大型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前缘亚相沉积。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分析认为,该区块河口坝微相为油气储集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68.
采用三种不同沉积韵律平面模型试验研究水驱后聚合物与水气交替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驱替特征。结果表明,聚合物与水气交替联驱对正韵律油藏提高采收率效果很好;对反韵律油藏和复合韵律油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采收率效果。通过分析两种不同韵律砂岩油藏水气交替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成功实例,认为聚合物与水气交替联驱法可综合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在类似油藏中比单一方法有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相似文献   
69.
油层测井相识别是油田开发的重要依据.油层的测井相类别如果发生误判,将会影响它和邻井对应油层之间的连通对比关系的判断,造成开采方案的失败.测井相的类间差异小,领域知识要求高,属于难度较大的模式识别问题.在研究了混沌建模的基本方法后,给出了一种基于相空间高斯混合模型的测井相识别方法.对每类训练样本形成一个重构相空间,用EM算法学习得到一个高斯混合模型,待识序列按其属于不同类别的高斯混合模型的条件概率进行分类.该方法可以对不规则样本的形态参数进行估计,从而提高测井相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低灰洁净煤的电选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应用高压电选机制备低灰洁净煤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首先从原料煤的煤岩组成及介电性质研究入手,对粉状物料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及理论修正,在此基础上选定原料煤,并进行了电选机操作参数及入料性质等多因素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煤的煤岩组成及介电常数是判断其电选可选性的有效依据;煤与大部分矿物质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差异;分级给料,中等转速及中高电极电压会带来良好的分选效果。最后,通过研究制备出了灰分小于3%的低灰洁净煤,高压电选技术为煤的洁净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