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387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251篇
化学工业   163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301篇
矿业工程   352篇
能源动力   38篇
轻工业   54篇
水利工程   51篇
石油天然气   195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有效指导了油气资源不断获得新发现。新元古代以来,罗迪尼亚与潘吉亚(Pangea)超大陆2次重要板块构造分与合的旋回,控制特提斯、劳亚、冈瓦纳和太平洋4大构造域,以及克拉通、被动陆缘、裂谷、前陆、弧前和弧后等6类沉积盆地的形成。已发现油气储量中68%来自特提斯域,被动陆缘盆地占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量49%。全球盆地演化形成6套主要烃源岩、碳酸盐岩与碎屑岩2类储集层、泥页岩与膏盐2套区域性盖层。受以上因素控制,全球油气分布具有10条规律:1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2特提斯域控制全球油气富集带形成分布;3前陆冲断带控制构造油气田群分布;4克拉通内隆起控制特大型油气田展布;5台地边缘控制生物礁滩大油气田群带状分布;6被动大陆边缘控制海洋特大型油气田形成与分布;7前陆前渊斜坡控制大规模重油沥青赋存;8盆地沉积斜坡控制致密油气与煤层气聚集;9盆地深水富有机质沉积控制页岩油气滞留;10低温高压海底沉积控制水合物展布。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比例为2∶8;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中东、俄罗斯、北美和拉丁美洲4大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北美、亚太、拉丁美洲和俄罗斯4大地区。预测世界石油工业有10个发展趋势,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海域深水、陆上深层与非常规3大领域。预判石油产量峰值在2040年前后,石油工业生命周期还可再延续150年。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是化石能源利用的枯竭,而是新能源更低廉、更低碳、更大众。图7表8参36  相似文献   
72.
基于对青海1:5万喀雅克登塔格地区五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综合其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了晚泥盆世的岩浆侵入事件,其岩性组合为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等3类岩石组成。岩石系列属中—高钾钙性系列偏铝质—过铝质。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3个侵入体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63±3)Ma、(370±3)Ma、(357±2)Ma,这些年龄数值被解释为岩体的侵位年龄。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祁漫塔格晚泥盆世侵入岩形成于早古生代造山后伸展崩塌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3.
致密砂岩油藏水驱渗流特征体现非线性渗流规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且水驱过程中多孔介质会产生变形,岩石渗透率降低。通过电镜扫描试验研究致密砂岩纳米级微观孔隙特征,结合岩石颗粒分布特征,建立致密砂岩变形引起应力敏感理论模型,得到岩石介质变形系数,并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建立考虑致密砂岩岩石变形影响的渗流数学模型,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及介质变形共同作用对油、水两相非线性渗流特征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与介质变形的耦合作用造成水驱渗流阻力增大,地层压降损失增大;介质变形系数越大,相同生产时间内原油采出程度越低,随着生产时间增加,地层压降损失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74.
针对紧密对接微间隙焊缝,研究磁光成像识别的焊缝图像恢复算法,建立基于能量泛函的全变分(Total Variation)图像恢复模型,解决磁光图像退化和清晰度不高的问题.根据偏微分方程论证全变分图像恢复模型解的存在性,将图像恢复过程转化为约束最优化问题,通过泛函变分给出模型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对数值近似解的离散形式进行磁光图像恢复.试验分析采用全变分图像恢复模型降噪的同时,保持焊缝图像良好的边缘和纹理特征.结果表明,经全变分模型图像恢复后可有效提高焊缝磁光图像质量,准确地测量焊缝位置.  相似文献   
75.
袁莹  刘方方  薛培  彭晓明 《矿产勘查》2019,(10):2691-2700
帕加贡铜矿床位于秘鲁北部重要斑岩成矿带上,文章就该区岩相学、矿相学、岩石化学及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依据宏观地质产状、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生成顺序、主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等,总结了矿床成因,推测矿区成矿模型。该区砂岩中的构造破碎带是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为受构造控制的次生铜富集带,但有证据显示其成矿与深部岩体存在一定关系:(1)矿石镜下见热液成因黄铜矿及半自形中高温矿物晶出;(2)铜的富集过程伴随不相容元素含量的递增;(3)矿物组合由浅至深辉铜矿减少,黄铜矿、磁黄铁矿增加,且随深度增加,硅化逐渐增强。综合判断矿区成矿类型:浅部为受构造控制的次生富集带铜矿,深部为与岩体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6.
霍玉华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Z1):186-187
以现场调研资料为基础,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研究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地应力状态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7.
以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地球重力场的特点,探讨了地下采矿洞壁围岩侧压力的来源,提出了地下采矿围岩压力与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给出了坑壁及拱顶压力与应力的计算公式,坑壁侧压力计算公式为P=m(θ2-θ2)。  相似文献   
78.
深部围岩开挖损伤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部围岩体卸荷的特点,引入拉伸应变来描述损伤,得到了岩石损伤弹塑性耦合本构模型,并将其编译为计算软件FLAC的用户自定义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深部围岩开挖损伤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和支护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支护形式对开挖损伤区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和施工设计等环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采用ANSYS10.0版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洞室超欠挖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超挖位置、超挖深度、超挖数量等对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超欠挖部位应力集中数值解及塑性区产生的影响范围,为地下工程掘进施工和初期支护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祁东煤矿综采覆岩破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祁东煤矿地质采矿条件的特殊性,介绍了祁东煤矿综采覆岩破坏的实测结果,结合国内其他矿区覆岩破坏的一般规律及特点,对比分析了祁东煤矿综采中硬覆岩破坏的异常特征,指出了祁东煤矿综采覆岩破坏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