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161篇
金属工艺   8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06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63篇
水利工程   11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篇
冶金工业   18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将分形几何应用于天线设计可以产生具有多频段或小型化特征的分形天线。传统的多频段分形天线Sierpinski垫片天线由于是有限次迭代生成的,它存在截取效应低端谐振频率比值几乎是其几何相似性因子的两倍,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针对一种小型化的加载型Sierpinski垫片天线进行了有效的研究,证实了加载对降低天线高端谐振频率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其工作频段的影响并提出了增大天线张角的方式以进一步小型化天线。  相似文献   
52.
国内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及装置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还原是上世纪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冶铁工艺,着重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和主要工艺装备-回转窑,在我国天津,辽宁,山东等重点企业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国内开展这一技术应用的一些经验与建议,可供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3.
BACKGROUND: In this study, the inductive effect of salinity on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a down‐flow hanging sponge (DHS) reactor, developed as a novel and cost‐effect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as evaluated by conducting a long‐term continuous experiment lasting more than 1400 days. RESULTS: The influent salinity was controlled by adding NaCl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0 to 25 g Cl? L?1. The effluent nitri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s in salinity, i.e. the fraction of nitrite to total nitrogen in the effluent increased from 1.6% at 0 g Cl? L?1 to 87.6% at 25 g Cl? L?1.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s salinity increased, the nitrifying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DHS changed markedly at the species level. In particular, the dominant 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changed from Nitrospira‐sublineage I at 0 g Cl? L?1 to Nitrobacter spp. at 15 g Cl? L?1. At 25 g Cl? L?1, no 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were detected.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DHS reactor is suitable for cost‐effective nitrite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that salinity control using NaCl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nducing nitrite accumulation.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54.
Variations i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sponge Ircinia ramosa were evaluated during two collection periods (January and May) against vicinity fouling bacteria (VFB) and sponge surface-associated bacteria (SAB). The density of fouling bacteria in the water column, as well as epibacterial abundance on the sponge surface, was enumerated during both collections, and both increased in the warmer month of May. The extracts obtained from SAB were also tested for their role i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host. Sponge-associated bacteria are capable of producing antibacterial metabolite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at originated from polar fractions in the cooler month of January shifted towards the nonpolar fractions in May. Nonpolar fractions were more useful for the sponge when threatened with increased bacterial density. Thus, the chemical nature and production of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produced by sponge or its associated bacteria appears to be governed by the environment.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epibacterial abundance over the sponge surface in nature an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displayed by the sponge extracts in laboratory bioassays. This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ction period as well as the role of associated bacteria in the eval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55.
李蒙  谭超 《中国建材科技》2018,27(1):120-121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暴雨灾害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问题,迫使相关行业人员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绿色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海绵城市成为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的热点问题,已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的战略当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城市转型的基础,海绵城市建设则是重要起点。海绵城市的建设能有效降低城市开发过程中对水环境的破坏程度,缓解城市内涝的状况,是实现城区生态水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关于绿化生态城区的研究还停留在理念以及规划设计阶段,一些具体的规划应对方法发展还不充分。本文笔者以某地区为例,从海绵城市的内涵出发,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包括编制原则、意义目的以及具体的规划方法,以期为我国的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6.
著: 《风景园林》2018,25(9):66-73
绿色屋顶是雨洪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快速发展,LID雨洪管理策略对于当下全球的城市设计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蓬勃发展历来又饱受洪水灾害的中国。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事件及雨水径流峰值流速难以准确预测。面对建筑布局日益稠密、不透水下垫面日益增多的中国城市,设计师们需要随时做好应对城市雨洪问题的准备。2015年提出的“海绵城市”战略为在城市尺度下应用和监测绿色屋顶效益提供了机会。目前业内大多数国际性绿色屋顶的研究应用都局限于小型控制实验区,借海绵城市建设之东风有机会将应用实验扩展到城市规模。中国雨洪管理智慧的历史可以追溯至5 000年前,现今中国正处于成为大尺度绿色屋顶实践世界领先者的机遇期。因此,LID应是城市设计的驱动力量而非事后补救措施。景观设计师不仅能够从场地、城市和区域3个层面上对场地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解读,而且对需要实施LID的其他因素也有全面认知。为探究中国雨洪管理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景观设计师如何参与LID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7.
针对目前油水分离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或性能较差的问题,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将纳米氧化锌涂覆在商用聚氨酯海绵的表面,随后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改性,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的油水分离特性的超疏水超亲油聚氨酯海绵。结果表明,该油水分离材料与水的接触角可高达160°,而油滴可在2 s内被完全吸收,且对各类油品都具有较高的吸油能力,均可达自身重量25倍左右。通过对油水分离后收集的油分进行FTIR检测分析发现所制备的油水分离材料具有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制备的油水分离材料的涂层与海绵之间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在丙酮溶液中超声振荡9 h之后仍保持良好的超疏水特性。另外,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聚氨酯海绵具备较好的耐酸碱腐蚀性能和重复利用性能,在重复吸油-脱油过程200次以后仍能保持超疏水超亲油特性。  相似文献   
58.
常儇宇  郭清 《工程质量》2021,39(1):66-70
以实际地块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实测的地块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评指标计算方法,并对实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9.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与城市排水防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城市用地控制、各层级规划衔接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从城市建设源头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规划思路,进而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实施方案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0.
蒋真 《重庆建筑》2015,(11):16-19
该文针对重庆市南山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暴雨引发严重地质灾害等严峻水问题,基于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建设途径的解析,从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四个方面探索南山雨水管理方法,为解决类似的城市水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