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67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101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823篇
无线电   1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压电陶瓷能将弹药发射环境中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压电电源就是基于此特性为引信供电的环境能源。提出一种压电发电建模方法,利用其对引信压电电源的发电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共包括两个步骤:利用总能量求偏导法推导出并联压电叠堆产生的电压、电荷及电能公式;将压电结构发电模型等效为电路形式,利用电路知识分析得到压电电源的电能输出表达式。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最后以所得理论模型为指导、以最大化提高发电量为目的进行压电电源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2.
杨阳  程翔  赵杰 《现代电子技术》2011,(22):168-170
引信电路的可靠性预计在整个引信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靠性的预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其中包括可靠性参数的选择、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以及可靠性的计算。在不同的引信设计阶段,应采用不同的预计方法。为了得到引信电路的可靠性,根据设计的引信电路,绘制了引信的可靠性框图,选取合适的可靠性参数,运用不同的可靠性预计方法,对处于不同设计时期的电路可靠性进行了预计。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跟踪国外先进引信技术和引信装备的发展,有效提高武器系统的安全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光电转换安全点火装置。对其工作原理和相关关键部件的工作机理进行介绍,分析该装置涉及的关键技术(光电转换储能技术、半导体桥(SCB)点火技术、光密码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和光电密码点火控制技术),给出了光电转换安全点火装置的原理样机以及相关的技术指标(激光器功率为700 mW;电容储能为12 mJ;充电时间为7 s;SCB作用时间为3μs~12μs;SCB点火能量为1 mJ~2 mJ)。实验结果证明该装置的安全性能很高,可以有效地提高武器装备整体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4.
电磁兼容性设计在引信中越来越引起重视.对发射中引信与平台快速信息交联的电磁感应系统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和优化结构.用图解及解析分析法分析20 MHz载波发射线圈的电磁场特性,对单、双组绕线感应磁场进行数值仿真表明,双组绕法电磁场更稳定.建立感应系统发射场和接收系统的Ansys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  相似文献   
105.
张骁博  赵虹  杨建国 《煤炭学报》2011,36(6):999-1003
采用哈氏可磨测试仪对阳泉无烟煤、印尼褐煤进行研磨,测出其哈氏可磨性指数HGI,同时用马尔文激光细度仪对可磨仪研磨后的煤样进行细度测量。利用振筛机对研磨后的煤样进行筛分,区分出4种不同粒径的煤粉,然后用工业分析仪测出其工业分析成分,研究其工业分析成分之间的区别;采用热重分析仪进行燃烧试验,研究粒径及工业分析成分变化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后煤粉中的不同粒径煤粉在研磨过程中产生工业分析成分的偏离,影响煤粉的热解、着火、燃烧等特性;研磨后煤粉中的细粉相对粗粉增大了比表面积并改变了孔隙结构,对煤粉的着火、燃烧稳定性、燃烬性等都有积极的影响;由于两种煤种煤质的不同,导致其燃烧机理及燃烧特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6.
The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seagrape (Caulerpa lentillifera) from culture ponds in Penghu, Taiwan was analyzed. The phenolic content 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1,1-diphenyl-2-picryl-hydrazil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ferric ion-reducing activity, hydrogen peroxide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ferrous ion chelating (FIC) activity of the ethanolic extracts of dry seagrape samples using 2 drying methods of freeze drying and thermal drying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Oolong tea as a reference. The contents (dry weight basis) of carbohydrate, crude protein, crude lipid, crude fiber, and ash of seagrape obtained from culture ponds in Taiwan were 64.00%, 9.26%, 1.57%, 2.97%, and 22.20%, respectively. The total phenolic content (1.30 mg gallic acid equivalent [GAE]/g dry weight) of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rmally dried seagrap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than that (2.04 mg GAE/g dry weight) of freeze-dried seagrape, and bot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13.58 mg GAE/g dry weight) of Oolong tea. At the same phenolic conten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freeze-dried seagrap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than those of thermally dried seagrape. Compared with Oolong tea, seagrape, irrespective of drying method used, generally had strong hydrogen peroxide scavenging activity; but it was weak in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ferric ion-reducing activity, and FIC activit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eagrape and Oolong tea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ir phenolic cont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proximate composition, total phenoli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eagrape (Caulerpa lentillifera) in Taiwan were determined in this research to indicate nutritionally of this edible seaweed to human health, and compared these results to previous studies.  相似文献   
107.
周天胜  程翔 《兵工学报》1993,14(2):64-68
采用膛内环境硬线测试技术,用微机系统进行了包括膛压,加速度,碰击力和应变在内的内弹道多力学量数据的一次性测试和数据处理。介绍了测试设备和仪器的选用,详细地讨论了测试系统中4个主要子系统:发射系统;加速度,膛压,碰击力和应变传感装置;数据采集,记录和分析系统;回收系统。对测试中所得的力信号和应变信号进行了信号分离,同时,对应变误差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08.
在分析双电极的电容近炸引信探测方向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利用按不同方位分布的电极阵列来实现目标的定向探测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所设计的多电极电容探测器对铸铁板目标的目标特性,建立了能确定目标方位的信号识别准则,提出了利用单片机技术实现目标定向识别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为信作用方式自适应技术研制的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本系统的研制通过引信自适应一些不确定的作战条件,作战参数的变化,准确判别目标,在最佳时刻,最佳距离,选择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能力,针对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就三支路小视场探测方式,光信号基准时刻精度提取,抗海浪干扰,海情识别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系统的原理框图及软件流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方案要求并经过了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110.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was made of some physico‐chemical and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dehulled, manually dehulled and mechanically dehulled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Walp. L.) flours from brown and white varieties of the legume. The flours were used to prepare steamed bean paste, ‘Moinmoin’, which was analysed for some sensory parameters. Dehulling and dehulling methods had no appreciable influence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the flours, except ash content, 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in undehulled flour samples. Amylograph pa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urs showed varying trends because of dehulling method and/or presence of seed coats. ‘Moinmoin’ samples prepared from the flours received similar ratings for all sensory attribute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and P < 0.05), except for the low‐rated (poorer) colour of the undehulled brown produ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