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24篇
  免费   2453篇
  国内免费   2221篇
电工技术   853篇
综合类   1703篇
化学工业   1562篇
金属工艺   550篇
机械仪表   2901篇
建筑科学   332篇
矿业工程   145篇
能源动力   202篇
轻工业   1284篇
水利工程   60篇
石油天然气   82篇
武器工业   412篇
无线电   156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41篇
冶金工业   298篇
原子能技术   222篇
自动化技术   2946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867篇
  2020年   739篇
  2019年   763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493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796篇
  2014年   1851篇
  2013年   1078篇
  2012年   1785篇
  2011年   1672篇
  2010年   1379篇
  2009年   1767篇
  2008年   2027篇
  2007年   1676篇
  2006年   1700篇
  2005年   1492篇
  2004年   1541篇
  2003年   1322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803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530篇
  1998年   508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452篇
  1994年   406篇
  1993年   343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370篇
  1989年   399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3.
14.
15.
16.
17.
为了实现大规模2维相控阵天线的光学真时延系统, 采用基于硅基光子学的二进制硅基集成二进制光延迟线技术, 提出一种2维相控阵(N×N)真时延网络, 利用2维相控阵结构的对称性以及行延迟和列延迟的独立控制, 真时延网络的复杂度可以降低至(N-1)/2(N为奇数)或N/2(N为偶数)。理论分析了该时延控制方案和集成时延芯片的设计, 以8×8的2维相控阵为例, 设计实现了包含4种硅基二进制时延线的真时延芯片, 测量了该芯片的时延量, 并针对测量的时延量仿真分析了2维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扫描特性。结果表明, 该真时延网络能够满足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要求(角度误差小于0.5°); 集成光学技术的采用减小系统的体积和成本。该研究为大规模2维相控阵天线的真时延网络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节省冰洲石晶体材料、并实现偏光棱镜光路的直角分束,采用冰洲石晶体与氟化钡晶体二元复合的方案,设计了一种冰洲石-氟化钡紫外直角分束偏光镜。以波长为265.6nm的紫外光为例给出了设计实例。从理论上分析了入射光经过该偏光棱镜后,e光、o光的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及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并通过计算软件作出关系曲线图。结果表明,该偏光棱镜分束角与直角偏差小,e光、o光的光强分束比约为1:1;在240nm~400nm的波段范围内,垂直入射对应的直角分束偏差小于1.0°,光强分束比与1的偏差在0.02以内,具有较宽的光谱适用范围。该研究对直角分束棱镜的设计、制作以及实际使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行麦玲  刘义良  裴景洋  胡斌  杨天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4):0414002-0414002-6
针对目标探测类空间红外相机大范围成像、高灵敏度探测、高精度定位等应用需求,文中提出采用像方远心光路和低温光学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设计了物方视场角8°×8°、入瞳口径265 mm、工作温度200 K的像方远心折射式光学系统。镜头最大口径280 mm,采用多级分散的弹性支撑设计,解决大口径低温透镜装框、透镜组件支撑和镜头整体安装各环节的热应力卸载问题。在保证高刚度和低漏热的情况下,使低温下透镜的热应力对镜头能量集中度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镜头完成装调及室温下像质确认后,进行了力学振动试验,并将其制冷到200 K水平测试像质,测试结果表明,镜头能量集中度达到轴上75%,边缘视场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